男子十項全能

男子十項全能

田徑運動中全能運動項目的一種。是由跑、跳、投等10個田徑項目組成的綜合性男子比賽項目。由100米跑、跳遠、鉛球、跳高、400米跑、110米欄、鐵餅、撐竿跳高、標槍、1500米跑等十個項目組成。

基本信息

比賽規則

男子十項全能男子十項全能
①徑賽項目搶跑3次取消該單項比賽資格,但仍可參加其餘項目比賽;田賽中的跳遠和投擲項目每人只有3次試跳、試擲機會。
比賽中途,如任何一個單項棄權,則不得計總分和名次。
③凡需計風速的單項成績,每秒平均風速在4米以下者,其紀錄可予承認。如風速超過每秒4米,仍可按總分計全能名次,但不能作為正式全能紀錄。
④全能運動中的徑賽項目採用電動計時或人工計時均可,但不得混合使用,應分別設定紀錄。
比賽順序
參加十項全能比賽的運動員必須在兩天內按順序完成十項比賽。
第一天:100米跑、跳遠鉛球、跳高、400米跑;
第二天:110米跨欄、鐵餅、撐竿跳高、標槍、1500米跑。
評分標準
十項全能選手的得分基於他們在每一項比賽中的表現,最後總成績最高的人獲勝。因此運動員只有每項比賽都有上佳表現而不是偏重一項才能最終獲得冠軍。
實際上,人們設計了複雜的計分系統以保證在一項比賽中占盡優勢的運動員的得分不會高於在幾項比賽中成績都較好的運動員。每一項比賽的得分都取決於該項目的評分標準,奧運會根據世界紀錄製定出一個得分對應表格,由選手的成績在表格中換算成分數,然後相加得出總分。十項全能比賽時,除採用各有關單項規則外,尚有下列特殊規定。

場館設施
田徑比賽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的國家體育場舉行。為標準400米場地,內突沿外沿半徑為36.5米。每條跑道寬1.22米(包含右側分道線),分道線寬5厘米。跑進的方向為左手靠內場。分道編號應以左手最內側分道為第1分道。即賽跑按逆時針方向進行,環形跑道從內向外依次是第1至第9號跑道。

世界記錄

男子十項全能男子十項全能
十項全能從1922年開始有世界紀錄,項目至今沒有變化,但計分方法幾經變動:有1920、1934、1950、1962和1986年五種計分法。1972年開始用電動計時。計分法每次變更都對運動員的體能、素質和技術有更高的要求。現在比賽使用1986年計分法。
1923年一1934年,十項全能成績在6000-7000分階段。這一時期傑出的選手有美國的奧斯本芬蘭的於爾耶萊等。
1936年一1960年,十項全能成績在7000-8000分階段。1936年美國選手兩次刷新世界紀錄,成績為7254分。1952年達到7592分,1960年世界紀錄達到7981分。這一時期,前蘇聯選手後來居上。1961年一1980年,十項全能達到8000分以上。
進入90年代,十項全能迅猛發展,世界紀錄達到8891分。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捷克的羅馬內-謝布爾勒獲得了8893分,向9000分大關衝擊,邁出了令人鼓舞的一步。

運動名將

全能王子謝布爾勒
捷克著名運動員,雅典奧運會兼大阪世界田徑錦標賽雙料冠軍,在2001年5月27日奧地利的格齊斯創造了9026分的世界紀錄,後被阿什頓·伊頓於2012年3月打破。
世界紀錄保持者:阿什頓·伊頓
2012年3月的土耳其室內世錦賽上,美國運動員阿什頓·伊頓就打破了室內世界紀錄。到了6月的美國奧運會田徑選拔賽上,阿什頓·伊頓以9039分的總成績獲得冠軍和奧運資格,並將沉睡11年的世界紀錄打破。2015年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十項全能比賽中拿到9045分,再度提高了他本人在2012年創造的9039分的世界紀錄,目前是十項全能世界紀錄保持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