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併發症

甲亢併發症

甲亢病長期不愈,可出現一系列合併症,如甲亢性心臟病、甲亢性肢體麻痹、甲亢性高血壓、甲亢性糖尿病、甲亢性精神病等,病情嚴重者可導致甲亢危象,搶救不急時常可危機生命。 甲亢危象是甲亢病情急劇惡化,導致全身代謝嚴重紊亂,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功能嚴重障礙,常危及生命。

概述

如診斷和搶救措施不及時,死亡率極高。即使診斷治療及時,約5~15%的病人也難以幸免於難。常見臨床表現有:"四大,一改變", 1.大熱,常大於39度 2.大汗淋漓,大汗淋漓,繼之汗閉 3.大量吐泄,常達8次每天 4.大心率,常大於140次每分,常伴心律失常 5.神經系統改變,神志改變,昏迷.

甲亢性心臟病

甲亢併發症甲亢併發症

主要症狀:心悸、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過早搏動(早搏)或陣發性房顫,甚至出現持久性房顫。

甲亢性眼突

主要症狀:眼突的急性階段表現為眼外肌及眼球後組織的炎症性反應。

甲亢性肝損害

主要症狀:除甲亢症狀以外主要為肝病改變,肝臟腫大、壓痛、全身瘙癢、黃疸、尿色深黃、大便次數增多,但食慾尚好,無厭油。

4.甲亢病白細胞減少症狀/何甲亢性貧血

甲亢合併低鉀性周期麻痹

1.性

心臟病16~73歲都可發病,發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發生於甲亢後2~3年,除有典型甲亢臨床表現外,其常有竇性心動過速、心房纖顫、心房撲動、房室傳導阻滯、室性期前收縮、心肌損傷與心肌肥大等。

心臟擴大可呈主動脈瓣型,或左右心擴大型。甲亢治癒後心臟病可隨之好轉,本病常應與心肌炎、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及其他心臟擴大疾病鑑別診斷。

2.甲亢性 本病多發生在男性青壯年身上,常與

甲亢性肌病相混,甲亢肌病的血鉀正常,異常,而甲亢周期性則有:①血鉀<3.5mmol/L,系鉀代謝異常;②鉀分布異常:血糖升高可使鉀由細胞外移向細胞內;③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強,迷走神經促進胰島素釋放增多後可促進鉀分布進一步異常;④免疫因素可致IATS、LATS-P、T3及T4等水平升高,

甲狀腺激素促進鉀水平降低;⑤甲亢的高腎上腺素能狀態可促進鉀水平下降而發生甲亢

性周期性麻痹。本型應與(Bartters syndrome)、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症、、醛固酮增多症、

重症肌無力以及藥物性鑑別。

3.甲亢危象型 發病占甲亢1%~2%,老年人較多見,常與感染、精神創傷、手術、分娩、勞累過度、突然停藥、藥物反應及其他並發病等因素有關,致使甲亢加重,交感神經活動功能加強而致危象。危象前期即可達39℃以上,脈率達120~160次/min,躁動不安、食欲不振、噁心、、、精神恍惚、大汗不止、嗜睡、發展至半與昏迷。昏迷患者說明已有危象,十分危險。升高、肝功能異常、GPT、GOT、膽紅質等均可升高,可有,,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及等。血清T3、T4、FT3、FT4均可升高,病死率較高,必須當地及時搶救。

甲亢危象

在甲亢病情未控制時,由於感染、勞累、精神緊張、術前準備不充分,放射性131碘治療等應激因素的影響,病情加劇,主要表現體溫升高、脈率增快、煩躁、噁心、嘔吐、腹瀉、大汗,甚至意識朦朧、昏迷。情況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死亡率較高。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近年已少見。應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現應積極治療。治療原則是用藥抑制甲狀腺激素的生成及分泌,降低腦及周圍組織對甲狀腺激素的反應和一般對症處理。文獻中報導有人採用更加積極措施將血中甲狀腺激素移出體外,如換血療法及腹膜透析。

甲亢眼病

甲亢突眼的原因主要是甲狀腺激素的過量作用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而使得眼外肌和提上瞼肌張力增高。突眼可與甲亢同時發生,也可以出現在甲亢之前或好轉以後,眼病的嚴重程度和甲亢多數不平行,有些病人甲亢不明顯,眼病卻很嚴重。依據病的輕重可分為良性突眼和浸潤性突眼。前者表現為眼裂增寬、眼瞼後縮、凝視、眨眼減少及輕度突眼;後者可表現過度流淚、怕光、眼內灰渣感、結膜水腫及充血、眼眶內組織水腫、眼球活動受限、視物成雙、視野缺損,甚至視力喪失、失明。良性突眼較常見,一般為雙側突出,有時可見到單眼突出;浸潤性突眼很少。對於良性突眼不需特殊治療,僅治療甲亢即可。浸潤性者在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同時,可服甲狀腺片,病情重的用

腎上腺皮質激素,少數需用眼部放射治療或眼部手術治療。不論採用哪種治療,治療期做好眼部護理(睡眠時抬高床頭,外出時戴太陽鏡以避光防塵,滴眼藥、塗眼膏或戴眼罩等)是很重要的。

甲亢肌病 較多見的是起病較慢的慢性肌病,病人常訴說蹲下起立及上樓困難,另外肌病較特殊的有周期性麻痹和重症肌無力,均少見。主要是治療甲亢,除對症處理外,尚無特殊治療方法。

預防

(一)未病先預防

情志因素在甲亢的發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濟生方.癭瘤論治》說:“癭瘤者,多由熹怒不節,憂思過度而成斯疾焉。”故,預防甲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應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其次合理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樣是重要的預防措施;同時起居規 ,勿枉作勞;扶助脾胃,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等都很重要。

(二)既病防傳變

防病於未然,是最理想的預防。但若甲亢已發生,則應早期確診,早期治療,以防止本病的傳變,即防止病情發展加重和併發症的發生。《素問.玉機真藏論篇》云:“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因而,要根據甲亢併發症發生的規律,採取預防性措施,防止併發症的發生,控制疾病的轉變。

(三)愈後防復發

俗語說:“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形象的比喻病後機體 尚有一個待恢復的狀態。津液耗傷有一個恢復的過成此時若不慎重,原有的病情有可能遷延和復發。因此,初愈階段,藥物、飲食、精神、藥膳等要綜合調理,並要定期檢查,認真監控,是病後防止復發的重要措施。

總的來說:①沿海地區應注意膳食中含碘食物,建議勿用高碘飲食防止碘甲亢;②內陸地區(缺碘地區)補碘應有限制,服用甲狀腺片劑也應有時限;③普查身體健康時應加測甲狀腺B超或甲狀腺功能,以早期發現甲亢患者,被動發現甲亢患者時病情多有延誤2~3年之久。避免精神誘因,生活規律、勞逸結合對預防發病有好處。

甲亢型糖尿病

(1)甲亢引起糖尿病

甲狀腺激素可以拮抗胰島素的作用。甲亢時超生理的甲狀腺激素含量拮抗胰島素的作用更強,並且可以促進腸葡萄糖的吸收及促進糖原異生,因此引起血糖增高,導致糖尿病。這種糖尿病是由於甲亢引起,故可稱為繼生性糖尿病。甲亢引起的糖尿病在甲亢病情控制後,不予降血糖藥物治療,血糖即可完全恢復正常。

(2)甲亢和糖尿病並存

甲亢和糖尿病都和家族性遺傳有一定的關係。這兩種病的基因缺陷往往發生在同一對染色體上,因此可能會連鎖在一起遺傳給後代。在臨床上,兩種病同時發生在一個病人身上的病例並不少見。這種糖尿病屬於原發性,不是繼發於甲亢。在甲亢病情控制後,糖尿病依然存在,不予隆血糖藥物治療,血糖不能降至正常。但是,甲亢可以加重糖尿病,使血糖進一步增高,故控制甲亢對減輕糖尿病也很重要。

中醫學對甲亢性心臟病病因病理的認識

甲亢性心臟病,根據其症狀可歸屬於心悸、怔仲、胸痹、心水等範疇。本病多因肝鬱氣滯,氣鬱化火,心肝火旺或久病及稟賦不足,氣陰虧虛所致。心肝火旺、心神不寧或日久導致氣陰雙虧,心神失養而心悸怔仲。肝氣鬱滯,氣血不行,或心氣不足,心血不暢可發生胸痹心痛。本病初期多實,病久見虛證或虛實夾雜之證。初期多為氣機郁滯,痰氣凝結於頸前所致,病久不愈可形成氣虛陰虛,氣陰兩虛。以氣鬱、痰凝、血瘀為標,氣陰虧虛為本。日久心腎陽虛、水液不化可導致水液內停,發生心水,也可因之而兼夾成痰。歸納起來,病因不外水土因素、情志因素和素體因素等3方面,病機可涉及氣、痰、火、瘀、虛5個方面,其病理為陰虛陽亢,心神不寧。以心肝腎陰虛為本,三髒之中,又以肝為關鍵,肝火內動,既能上衝心肺、甚至顛頂頭目,又常橫逆於胃悔脾。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水谷精微因氣鬱熱灼,凝聚為痰,痰濕亦可隨肝氣上犯,故臨床可出現多種不同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