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協調機制與資源最佳化配置

作者介紹

王中昭,廣西欽州人,教授,碩士生導師。廣西數量經濟學會理事。近年來,在《國際金融研究》、《統計研究》、《國際貿易問題》、《改革》等重要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在《CANADIANSOCIAL SCIENCE》發表論文1篇,EI和ISTP上收錄各1篇,出版專著3部,主編1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匯率政策與貨幣錯配協動性及其傳導機制研究》,主持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2010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一東協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中子項目負責人。先後參加了多項國家課題和省級課題的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CAFTA進程中我國周邊省區產業政策協調與區域分工研究》(負責模型的構建與實證分析部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1項、國家林業部項目1項。廣西發改委課題1項和廣西科委課題1項。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廣西大學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和二等獎2項。目前研究方向:計量經濟學,金融計量和國際貿易。

作品目錄

第一章導論第一節研究的意義第二節研究的內容和方法第三節本研究主要成果第二章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產業結構現狀和存在問題第一節南寧市第二節北海市第三節欽州市第四節防城港市第五節崇左市第六節玉林市第三章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結構協調機制分析第一節產業結構協調理論概述 一產業結構協調的概念 二產業結構協調的評價標準 三產業結構協調的特徵 四產業結構協調的分析方法第二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產業結構化水平分析 一主導產業的選擇 二產業的區域性專業化水平選擇 三產業的分工與產業高級化水平的選擇 四產業結構水平的綜合分析 五產業結構高級化演進狀態的綜合評價第三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結構變動與發展的基礎條件 一供給條件 二需求條件 三投資條件 四科技條件第四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產業協調機制分析 一產業結構的關聯效應 二產業結構轉換的傳導機理 三城市間產業結構協調機制模型的構建與分析第五節產業結構協調機制構建與政策建議 一建立經濟區產業協調機制 二加快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 三培育城市之間產業協調度高、高級化程度較好和主導性強的優勢產業 四建立與東協產業合作的機制第四章產業結構協調中的政府資源配置調控與企業利益博弈關係第一節產業結構協調中的政府與企業利益關係第二節政府的資源配置激勵調控與企業利益博弈模型設計 一模型的假設 二產業結構協調博弈機制設計第三節產業結構協調和激勵機制的分析第四節政策含義與建議第五章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產業資源配置的路徑和目標最佳化的分析第一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產業資源配置基礎條件 一資源配置的相關理論及其觀點 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產業資源配置的基礎條件第二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與東協各國的產業資源配置的合作機制和領域 一產業資源配置的合作條件與基礎 二產業資源配置合作機制的保障與載體 三產業資源配置的合作領域第三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產業資源合理流動的路徑培育 一產業資源流動的路徑及其特徵 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產業資源流動路徑的培育與分析 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產業資源流動的路徑最佳化第四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產業資源配置的協調性及最佳化目標的選擇 一石油加工煉焦業 二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三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四造紙及紙製品業 五農副食品加工業 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七醫藥製造業 八總體資源最佳化配置的目標選擇附表說明附表1至附表105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