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者消費者模式

生產者消費者模式

生產者消費者模式 是Controlnet網路中特有的一種傳輸數據的模式,設定方便,使用安全快捷。

消費模式

生產者消費者模式 是Controlnet網路中特有的一種傳輸數據的模式。用於兩個CPU之間傳輸數據,即使是不同類型同一廠家的CPU也可以通過設定來使用。

傳輸原理

類似與點對點傳送,又略有不同,一個生產者可以對應N個消費者,但是一個消費者只能對應一個生產者,每個生產者消費者對應一個地址,占一個網路節點,屬於預定性數據,在網路中優先權最高。

由於此模式如果在網路中設定過多會影響網路傳輸速度,一般用在傳輸比較重要的信息上,比如設備的啟動、停止、故障、急停等等,因為在Controlnet網路中節點數是有限制的,最高節點數為99。

如果兩個控制器之前建立了多個生產者消費者的連線,只要一個失敗,則所有的均失敗。將數據整合到用戶自定義結構或數組中 ,兩個控制器中只保留一個連線。

生產者消費者信息可以通過乙太網和Controlnet傳輸,但是同時只能通過一種途徑傳輸。 在建立標籤時必須建立在全局變數裡面,不能建立在局部變數里標籤的大小不能超過500B。如果生產者幾個數據傳輸到到同一個控制器的的幾個消費者中,將幾個數據合併在一個用戶自定義標籤中,可以減少連線數,但合併後的數據將會會用相同的RPI。

生產者消費者標籤只能用DINT和REAL,或它們的數組,或用戶自定義結構數據,因為對外運算元據必須是32位的,如果有SINT和INT的數據要傳輸,必須將它們組合在用戶自定義結構中傳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標籤數據格式必須一致,才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如果數據打包後超過了 32位,那么生產者和消費者雙方必須使用一個複製緩衝指令,以獲得數據的同步,例如Control Logix中的CPS指令。
如果生產者要傳送的32位數據,與非Control Logix的對方設備的數據結構不匹配,例如對方是16位的數據,為避免偏差,改為用戶自定義結構。

消費者的 RPI必須大於等於網路刷新時間NUT,如果幾個消費者請求同一個生產者,則會以最小最快的RPI為準。

現實意義

生產者消費者模式 為信息傳輸開闢了一個嶄新的概念,因為它的優先權最高,所以即使網路發生堵塞時它也會最先通過,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設備的安全。也有缺點,就是在網路中的個數是有限制的。生產者消費者模式在設定時比較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在將來的自動化行業必定會大大被人們所認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