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衛星計畫

生物衛星計畫

生物衛星一般由服務艙和返回艙兩部分組成。服務艙是衛星與運載火箭的接合部分,內部有衛星的姿態控制系統,電源系統和其他保證衛星正常工作的設備。服務艙與返回艙分離後留在天上不返回地面。

生物衛星計畫

美國1963年制訂了生物衛星計畫,原計畫發射6顆衛星,實際只發射了3顆。1975年以後,美國的空間生命科學研究依靠蘇聯的“宇宙”號生物衛星完成。
中國在1990年10月5日發射的返回式衛星上也進行了太空動物試驗,兩隻雄性小白鼠率先光顧宇宙,覽盡九天風光。它們在天上生活了5天零8個小時,由於種種不適應,在返回地面之前死去了。
生物衛星一般由服務艙返回艙兩部分組成。服務艙是衛星與運載火箭的接合部分,內部有衛星的姿態控制系統,電源系統和其他保證衛星正常工作的設備。服務艙與返回艙分離後留在天上不返回地面。返回艙是衛星返回地面的艙段,內裝各種實驗生物,記錄儀器,制動火箭和回收系統,艙外有防熱保護層。返回艙的外形有的呈球形,有的呈碗形,重三四百千克乃至一二噸。

白鼠做試驗品

生物衛星上為什麼常選用猴子,白鼠做試驗品呢?
猴子屬靈長類,在身體各方面與人類相近。通過猴子在太空的反應,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它們的內臟器官在飛行初期處於什麼狀態,它們心血管,骨骼,血液,神經和感覺系統在失重環境中的變化以及宇宙輻射對身體器官的影響,還有宇宙飛行對它們的生殖能力,遺傳基因的影響等,而這些實驗直接在太空人身上做是不妥當的。
白鼠以體積小,繁殖力強的優點入選太空。28隻白鼠的體積才等於一隻狗的體積,而它們又有14天就可以繁殖一代能力,可以在太空中受孕,回地面繁殖,也可以受孕後上天在太空中繁殖,還可以很快地了解太空飛行對其子孫後代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