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學文獻信息獲取與論文寫作

生物科學文獻信息獲取與論文寫作

《生物科學文獻信息獲取與論文寫作》是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蔣悟生,顧頡剛編寫。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教材結合當前文獻信息檢索教學和實際工作的需要,系統闡述了文獻信息檢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本書內容包括:科學研究與文獻信息;文獻基礎知識;國內外重要文獻檢索工具,如cNKI資料庫、超星圖書館、維普資料庫、萬方資料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資料庫、Web of Knowledge、Web of Science、Science Citation Index、Bio—logical Abstracts、Biosis Previews、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Elsevier SDOS、springerlink等;文獻信息獲取途徑與技巧;項目申請書、研究論文、學位論文的撰寫;期刊的選擇與投稿;稿件的回修與校對。本書附有光碟,以多種形式,為讀者詳細演示利用資料庫檢索文獻的過程;提供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目錄;介紹期刊影響因子和期刊名稱及其收錄的資料庫;附有國家職能部門所制定的有關標準、條例、規定等。

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生物學各專業或農林、醫學院校開設的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或從事生物、農林、醫學等方面研究的科學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蔣悟生,大學本科,天津師範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1953年出生,遼寧海城人。從事圖書情報工作和植物科學研究工作,講授《科學研究與文獻信息》、《生物文獻信息檢索與論文寫作》、《文獻信息與利用》、《植物學文獻導讀》等課程。主持、承擔多項國家、天津市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獲天津市1998年科技進步二等獎(自然科學獎);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100餘篇,其中,20多篇研究論文被SCl收錄;編寫《生物專業英語》、《英漢大學生物學辭彙》和《SCI生物科學期刊投稿指南》,分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天馬圖書出版公司出版;參加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簡明英漢詞典》編譯工作。

顧頡剛,天津師範大學生物系植物學碩士研究生。

目錄

第1章 科學研究與文獻信息

1.1 科學研究及其分類

1.2 科學研究與文獻信息

1.3 研究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參考資料

第2章 文獻信息基礎知識

2.1 信息、知識與文獻

2.2 文獻類型

2.3 信息檢索的類型

2.4 文獻發展的趨勢

2.5 檢索工具

2.6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

參考資料

第3章 國際重要文獻檢索工具

3.1 Biological Abstracts

3.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3.3 Web of Science

3.4 Web of Knowledge

3.5 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

參考資料

第4章 生物科學文獻信息的獲取

4.1 圖書資源的獲取

4.2 期刊論文的獲取

4.3 學位論文的獲取

4.4 報紙全文的獲取

4.5 會議論文的獲取

4.6 網路資源的獲取

參考資料

第5章 獲取文獻信息的技巧

5.1 檢索技術與檢索方式

5.2 參考諮詢服務的渠道

5.3 獲取原文的渠道

參考資料

第6章 如何寫項目申請書

6.1 國家級科學研究項目介紹

6.2 如何寫項目申請書

參考資料

第7章 如何撰寫研究論文

7.1 樹立嚴謹的科學學風,維護科學尊嚴

7.2 撰寫科技論文的要求

7.3 研究論文的撰寫

7.4 學位論文

參考資料

第8章 如何投稿

8.1 學術期刊的選擇

8.2 投稿

8.3 如何對待審稿意見和退稿

8.4 稿件校樣的處理

8.5 論文發表後的工作

參考資料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1章 科學研究與文獻信息

1.1 科學研究及其分類

1.1.1 科學研究的定義

科學研究是人類探究自然現象和規律,並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的一種創造性的智力活動,是創造、修改、綜合知識的探索行為。

1.1.2 科學研究的分類

科學研究按其研究過程可劃分為兩種類型:基礎類研究和套用類研究。

1.基礎類研究

基礎類研究包括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基礎研究屬於理論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的目的是通過科學實驗和理論探討,為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提供科學的依據。基礎研究能夠產生重大突破,引起人類社會的重大變革。套用基礎研究是根據國民經濟建設中所提出的科學技術要求,進行科學實驗和理論探討,它為解決這類問題提供科學依據。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成果的產出形式是知識,它沒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其創新點主要是以研究論文為載體。因此,發表研究論文是這類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越是發達的國家越是重視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近年來,我國較為重視這類研究,投入較多的資金用於該方面的研究工作。

2.套用類研究

套用類研究包括套用研究和開發研究。套用研究具有明顯的實用目的,它針對國民經濟建設中出現的科學技術問題而開展工作。它是運用基礎理論或套用基礎理論成果,著重研究如何把科學理論知識轉化為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產品,為開發研究提供比基礎研究更為具體的指導性的理論和方法。開發研究是指將套用研究的成果擴展到生產中的研究。比如,將實驗室的成果進行工業性的小試、中試、產品定型、小規模生產。套用研究能夠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它是發展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所迫切需要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