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型

生活型

與一定生境相聯繫的,主要依外貌特徵區分的生物類型。常用來描述成熟的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的外貌特徵主要指高矮、大小、形狀、分枝等;有時還結合植物的年度周期(一年生或多年生)來區分。一般可以把高等植物分為喬木、灌木、木質藤本、草質藤本、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墊狀植物、肉質植物等生活型;木本又分闊葉、針葉以及落葉、常綠等,在這種粗的劃分級別上,按植物外貌區分的生活型也常稱為生長型。

內容相關

與一定生境相聯繫的,主要依外貌特徵區分的生物類型。常用來描述成熟的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的外貌特徵主要指高矮、大小、形狀、分枝等;有時還結合植物的年度周期(一年生或多年生)來區分。一般可以把高等植物分為喬木、灌木、木質藤本、草質藤本、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墊狀植物、肉質植物等生活型;木本又分闊葉、針葉以及落葉、常綠等。在這種粗的劃分級別上,按植物外貌區分的生活型也常稱為生長型。後來,又有人用生活型描述動物:按形態,分蠕蟲型、四足獸型等;按行動方式,分游泳型、飛翔型等。鳥類學中常用的攀禽、走禽、涉禽、游禽等即屬按行為分型。所有的行為學類型都有相應的外貌特徵。

生活型是生物對於特定生境長期適應而在外貌上反映出來的類型,所以生活型是生物的一種生態分類單位,凡是在外貌上具有相同(似)適應特徵的歸為同一類生活型。在相同的生活條件下,不同親緣關係的生物可以通過趨同適應產生相同的生活型。例如,在高寒山區和極區生長的許多墊狀植物分屬不同的科,在熱帶乾旱地區生長的許多肉質植物也分屬不同的科。然而在不同的生活條件下,有些親緣關係很近的植物卻有著不同的生活型,如豆科植物就有喬木、灌木、藤本、草本等許多種生活型。因而生活型的區分與系統分類並無平行關係。一般說來,動物的可塑性比植物小得多,所以動物的科甚至目一級的生活型都基本相同。

生活型生活型

生物在不同發育階段可以表現為不同的生活型,許多木本植物的苗期和成年期、昆蟲的幼蟲和成蟲就是例子。同種植物在不同生境中也可表現為不同的生活型,許多木本種類如檜柏、雲杉等,在森林裡是高幹喬木樹型,而在其分布區的北緣或高海拔分布區邊緣則呈灌木型或呈匍匐、墊狀型。因而,描述一個物種的生活型時,是以其在分布區中心的成年個體的外部形態為代表。

植物生活型定義:植物對於不良環境條件的長期適應而在外貌上反映出來的植物類型。研究得最早也最多。自19世紀初,德國植物地理學家A.von洪堡首次進行植物生活型分類,把植物分為19個生活型。之後,又有很多學者提出過各種分類,著重點都是不同氣候分區的植物外貌特徵。其中,丹麥植物學家C.勞恩凱爾於1905年提出的高等植物生活型分類系統影響最大,套用最廣泛。他從溫度、水分等基本生態因子出發,以植物體渡過生活不利時期(冬寒或乾旱)的適應方式作為分類基礎,即以更新芽(休眠芽)距離土表的位置高低及芽的保護特徵為依據,把高等有花植物分為5大生活型類群。

①高位芽植物,包括喬木、灌木和一些生長在熱帶潮濕氣候條件下的樹狀藤本及高大草本植物。這類植物的芽位於離地面較高處的枝條上。可根據體型高矮、常綠或落葉、芽有無芽鱗保護等特徵再細分為15個亞類。

②地上芽植物,包括小灌木、某些多年生草本、墊狀植物、矮莖肉質植物等。這類植物的芽一般不高出土表20~30厘米,在冬季積雪地區常受雪層保護。可再分為4個亞類。

③地面芽植物,如草質多年生植物。這類植物在不利季節地上部分死亡,芽在土表,受土壤和枯枝落葉的保護。可再分為3個亞類。

④地下芽植物,這種植物的更新芽埋在土表以下,有根莖、塊莖、鱗莖等類型,也包括芽在水中的水生和沼生植物。可再分為7個亞類。

⑤一年生植物,以種子形式度過不良季節。

法國植物學家J.布朗-布朗凱(1932)沿用C.勞恩凱爾的分類原則,但將一切植物都包括進去,而且還考慮各類植物的生境特點,提出了更全面的分類系統。他把植物分為10大生活型類群:①浮游植物(包括大氣中、水中和冰雪中的浮游植物);②土壤微生物(包括好氣的和嫌氣的);③內生植物(包括石內、植物體內和動物體內的);④一年生植物(包括葉狀體、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⑤水生植物(包括漂浮、固著和生根的);⑥地下芽植物(包括真菌、根寄生等);⑦地面芽植物(包括葉狀體和生根的);⑧地上芽植物(包括葡匐苔蘚、枝狀地衣、墊狀的、禾本型的、灌木和半灌木等);⑨高位芽植物(包括矮高位芽、大高位芽等);⑩樹上的附生植物。

生活型生活型

植物生活型譜將一個地區的植物按阮基耶爾的生活型標準分類,再列表比較各類生活型的數量對比關係,這便稱為生活型譜。

區的生活型譜反映了該地區的氣候特徵(表1)。如在潮濕的熱帶地區,高位芽植物占優勢,在乾燥炎熱的沙漠和草原地區,一年生植物最多;在溫帶和北極地區,地面芽植物居多。 比較和分析各類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譜,則可以反映各類群落的生境特點,特別是氣候特點。

表2中,熱帶雨林中高位芽植物占絕對優勢,這反映了群落所在地區的氣候全年高溫,潮濕多雨。溫帶落葉闊葉林中高位芽植物占優勢,地面芽植物次之,這反映了該群落所在地的氣候炎熱多雨,但有一個較長的嚴冬季節。寒溫帶暗針葉林中地面芽植物占優勢,地下芽植物次之,高位芽植物又次之,這反映了當地有一個較短的夏季,但冬季漫長,嚴寒而潮濕。

生活型生活型

一個地區的生活型譜可用以反映該地區的氣候特徵。群落的生活型譜可反映各類群落的生境特點,而且在生物群落中,建群的優勢植物的生活型往往決定著群落的形態和外貌。因此,對群落生活型的分析是以外貌為原則的群落分類的基本依據,據此也能對群落結構和群落生態得到更深入的了解。此外,研究生活型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對引種工作也有意義。

動物生活型 研究得較晚,沒有比較一致的看法。美國生態學家S.C.肯迪將動物分為包殼型、珊瑚型、輻射型、雙殼型、蝸牛型、蛞蝓型、蠕蟲型、甲殼型、昆蟲型、魚型、蛇型、飛鳥型和四足獸型。還有更細的分類,如有的學者將四足獸型再分為游泳型、掘土型、奔跑型、攀援型和飛翔型。

常見生活型列表

除了上述以勞恩凱爾所提出的生活型種類,還有下列名詞(選錄),但常常為非精確的術語,且多是指其特殊生育地所造成的特殊形相(或形態,habit):

陸生植物

旱生植物(xerophyte)

濕生植物(hygrophyte)

兩棲植物(amphiphyte)

腐生植物

寄生植物

藤本植物(vine),若其植株枝條為木質又稱為木質藤本(liane)。

石生植物(lithophyte)

沙生植物(psammophyte)

鹽生植物(halophyte)

短命植物(ephemeralplan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