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歷程理論

生命歷程理論

生命歷程理論主要研究劇烈的社會變遷對個人生活與發展的顯著影響,是國際上正在興起的一種跨學科理論,已經被列為人類發展的三大基本模型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生命歷程理論生命歷程理論
生命歷程理論是興起於20世紀初的一種研究方法,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得到迅速發展。該理論的基本思想,是將個體的生命歷程看做是更大的社會力量和社會結構的產物。更重要的是,該理論創造了一系列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使這樣一種理念能夠比較有效地落到實處,不至於停留在假設階段。這樣一種理念和分析方法將生命歷程理論與其他微觀社會學視角區分開來。

生命歷程理論極其鮮明地反映了劇烈的社會變遷對個人社會生活的顯著影響。生命歷程大體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隨著時間變化而出現的受到文化和社會變遷影響的年齡級角色和生命時間序列。它關注的是人生經歷、時間選擇以及構成個人發展路徑的階段或事件的先後順序。作為一種分析範式,它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本世紀初到1940年,此時伴隨著美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帶來了移民、青少年越軌、犯罪、家庭婚姻等諸多問題。第二階段是世界大戰的再度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發生、本世紀上半葉大批移民的出現以及韓戰、文化大革命等重大社會事件的出現,使人們看到了社會事件與人的生命歷程之間的密切關聯。

起源

生命歷程理論起源於美國芝加哥學派關於移民問題的研究,20世紀60年代,經濟危機、越南戰爭、學生運動、民權運動等重大社會事件引起西方社會的動盪,個體的生命模式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這促使人們去思考社會變遷與個人生命歷程之間的關係,生命歷程理論因此而迅速發展起來。

生命歷程理論雖然是一種正在形成中的理論,但是它卻極其鮮明地反映了劇烈的社會變遷對個人社會生活的顯著影響。生命歷程大體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隨著時間變化而出現的受到文化和社會變遷影響的年齡級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它關注的是人生經歷、時間選擇以及構成個人發展路徑的階段或事件的先後順序。作為一種分析範式,它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本世紀初到1940 年,此時伴隨著美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帶來了移民、青少年越軌、犯罪、家庭婚姻等諸多問題。社會學的芝加哥學派深入實踐、廣泛調研、著書立說,揭開了生命歷程理論研究的序幕,托瑪斯(Thomas)、茲納尼茨基(Znaniecki)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兩人合著的《在歐洲和美洲的波蘭農民》也成為該理論的代表作。但當時該理論並未引起廣泛關注,而且遭到新實證主義的排斥。世界大戰的再度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發生、本世紀上半葉大批移民的出現以及韓戰、文化大革命等重大社會事件的出現,使人們看到了社會事件與人的生命歷程之間的密切關聯,於是60年代後,生命歷程理論全面復興,出現了雷德爾(Norman Ryder)、里雷伊(Matilda Riley)、林頓(Linton)、斯通(John Stone)等一批代表人物,並產生了相關的學術組織。

原理

生命歷程理論的基本原理大致可概括為四個方面:

一是, “一定時空中的生活”原理。他告訴我們, 個體在哪一年出生(出生組效應) , 屬於哪一同齡群體, 以及在什麼地方出生(地理效應) ,基本上將人與某種歷史力量聯繫起來;

二是, “相互聯繫的生活”原理。他告訴我們人總是生活在由親戚和朋友所構成的社會關係之中, 個人正是通過一定的社會關係, 才被整合入特定的群體的, 每代人注定要受到在別人的生命歷程中所發生的生活事件的巨大影響;

三是, “生活的時間性”原理。生活的時間性指的是在生命歷程中變遷所發生的社會性時間(social timing) , 他還指個體與個體之間生命歷程的協調發展。這一原理認為, 某一生活事件發生的時間甚至比事件本身更具意義, 強調了人與環境的匹配;

四是, “個人能動性”原理。他告訴我們,人總是在一定社會建制之中有計畫、有選擇地推進自己的生命歷程。即使在有約束的環境下, 個體仍具有主動性。人在社會中所做出的選擇除了受到社會情景的影響外, 還受到個人經歷和個人性格特徵的影響。

總之, 生命歷程理論關注整個生命歷程中年齡的社會意義, 研究社會模式的代際轉換, 研究巨觀事件和結構特徵對個人生活史的影響, 尤其關注年齡效應、同齡群體效應、歷史環境和年齡級變遷的效應。這對我們進行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研究, 有著創新性的啟發和補充。

分析範式

生命歷程理論的基本分析範式,是將個體的生命歷程理解為一個由多個生命事件構成的序列。比如,一個人一生中會經歷入學、就業、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這些生命事件按一定順序排列起來,就構成了一個人的生命歷程。生命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內容深受社會結構的影響,而前者反過來又會影響到個體的角色扮演。這樣,以“生命事件”概念為中介就打通了社會結構與個體社會化過程之間的關係。生命事件發生的軌跡,亦即先後次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間的過度關係,是生命歷程理論研究的基本主題。生命歷程理論之所以確定這么一個研究主題,是因為:第一,同樣一組生命事件,如果排列順序不同,對人生的影響也會大不相同。比如,有這樣一組生命事件:(1)上學;(2)喪父;(3)就業。如果按(1)、(3)、(2)的順序排列,就意味著一個人畢業參加工作後 才遭遇了喪父之痛,喪父這一事件對此人人生的影響是比較有限的,因為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收入,能夠自立了。相反,如果是按(2)、(1)、(3)的順序排列,就意味著一個人還沒有開始學業之前就喪失了父親。早年喪父,顯然會直接影響到他一生的成長。第二,生命事件之間是相互有影響的,這使得研究事件之間的過度關係顯得非常重要。在上面這個例子中,上學、喪父、就業這三個事件顯然是相互影響的,我們只有在明白了這三個事件之間的過渡關係之後,才能真正了解它們對個體社會化過程的影響。

網路與安置

人總是生存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用生命歷程理論來說就是具有“生活的相互關聯性(linked lives)”。這就告訴我們,生命存在於相互依賴之中,人的社會和歷史影響是經由這一共享的關係網路而表現出來的。居民一般通過親屬、朋友和其它社會關係來分享生活中的樂趣,分擔生活中的苦惱,相互支持,減少風險。而遷移意味著切斷了他們長期以來甚至是祖祖輩輩所建立的關係網路。他們遷到陌生的地方後,挈婦將雛,舉目無親,原來的關係網路不復存在,新的關係網路又未建立起來,遇到困難常束手無策,所以移民多有恐懼遠遷心理。即使迫不得已外遷,移民都強烈要求一系列落到實處的制度性保護。

做好外遷移民的工作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1,制定周密的外遷政策,尤其是要做好跨地區外遷的部門協調工作,並向外遷移民解釋清楚。不僅要有從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過程,而且還要有從下而上的信息反饋過程和政策修訂過程。只有制定了嚴格的外遷政策,並且讓移民心中有數之後,移民才敢於掙脫舊有關係網的保護而外遷。2,投親靠友方式外遷的移民應採取“插花式”的移民安置方法。移民去投親靠友意味著進入了某一關係網路,易於被遷入地的人際關係所接納,因而更易於適應新的環境。當然這一安置方式也要求政府有相應的制度安排作配套,諸如移民后土地問題如何解決、子女入學如何辦、蓋房用的宅基地如何解決、政府的後續扶持政策如何落實等。3,遠距離外遷儘量採用“集中安置”方式。部分村、組已表現出強烈的整體遷移願望,“要搬大家一起搬!”當然根據我們的調查對遠距離外遷政府還要處理好四大問題:一是要考慮遷入地的人地關係,例如資源的可利用量、移民環境容量等;二是遷出地和遷入地的文化背景差異,例如風俗習慣、教育水平、語言交流等;三是移民本身的意願;四是對移民的補償程度。

融入性問題

生命歷程理論的代際轉換原理認為,“每一代人都繫於其前輩人的生命歷程中重大的歷史和事件’’(Elder, 1985)。從該角度看,生命歷程理論不僅關注移民本身的社會融入性,而且還特別關注移民子女的社會融入性。融入性就是指移民在遷入地的進入、定居和適應的過程。國際上對移民的研究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巨觀層次,它認為移民現象主要是因經濟因素在全球範圍內的調整而導致,遷移是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回應,因而移民又被看作是對較大範圍內人口失衡的矯正,在此過程中國家政策應發揮積極作用;第二個層次是微觀層次,它認為移民在遷入後一般表現為馬賽克般的群體分割(vertical mosaic)、文化多元主義(cultural pluralism)和遠離主體社會(beyond the melting pot) 三種生存狀態。國際移民理論認為,由於遷入地與遷出地的文化差異,移民在遷入地往往會出現一種“非整合(non-integration)”現象,這種現象又常以兩種形式表現出來:一是由於文化的過分差異,移民無法融入主流社會,從而形成了下層階層,或出現了“貧民窟”現象。二是移民將其原有的文化帶入後在遷入地形成了真正的多元文化社會(a truly multicultural society)。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