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角

甜角

甜角,又名羅望子、木罕(傣語),為酸豆屬(Tamarindus Linn)植物,其成熟果實褐色、味甜,類似乾桂圓的味道,貓哆哩的原料。甜角果肉富含鈣、磷、鐵等多種元素,其中含鈣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冬春兩季,天高雲淡,風清氣爽,走進西雙版納的傣家村寨,很容易見到一種當地人們特別喜愛的果樹——甜角。它樹身高大,樹幹粗糙,枝葉扶疏,枝頭掛著一串串、一嘟嚕褐色的彎鉤形莢果。

基本信息

相關資料

甜角 甜角

甜角非但是調味料,還是水果的一種。每逢甜角上市,泰北甚至還舉行節慶活動呢!甜角(tamarind)其實是一種熱帶水果,本產於亞洲、北非,鹹信源自印度,中東國家與東南亞的泰國、印尼也是著名的生產國。甜角是極富經濟價值的作物,不僅是家具、食物的雙重來源,在加勒比海的人還大量種植甜角以抵擋強風颶風,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

甜角早在史前時代即被印度人重用;中世紀時被阿拉伯人發現它的美味,流入中東社會;隨著十字軍的東征,甜角進入了歐洲國家;17世紀,西班牙的軍隊將甜角帶往西印度群島。至此,幾乎每個熱帶地方都有了甜角的蹤跡。

甜角 甜角

甜角狀如豆莢,味道酸中帶甜,成熟後的豆莢呈紅色,去莢去子後擠壓成一塊塊的磚頭狀,即可等待出售。市面上常見有磚狀、片狀、粉末與濃縮的果肉。其中以磚狀保存原味最甚,又以來自泰國的為上等貨,挑選時可以用手輕輕摸一摸,柔軟的才會濕潤有味。

食用新鮮甜角前只需剝開甜角豆莢,浸泡在熱水中個把小時,去除渣籽,便是甜角水,也就是烹飪所需的基本素材了。

在民間醫療中,甜角具有通便、退燒的功能。果肉可以提供纖維,對正在復原中的病患是良好的自然通便劑;而其含有的果酸則有解熱的功效。自古以來,印度便將甜角拿來治療腸胃不適;泰國人則相信它可排除血液里的雜質,達到通血管的效果,其對人類的貢獻不可謂不大。

大家都知道咖哩只是香料集合的名稱,其中略酸的口味便歸功於甜角。印度沾醬(chutney)、豆子燉蔬菜、豆子湯,不論是肉類或海鮮,甜角都能搭配得宜。

作物生長

甜角 甜角

1、甜角樹生長緩慢,壽命長達200年,其中經濟壽命約為100年。其樹型優美,枝葉常綠,是一種理想的庭院觀賞喬木,若對幼樹施以園藝盆景技術,又不失為一種上好的盆景製作材料。

2、其花量大,花期長,5—8月均不斷開花,可謂極好的蜜源植物,其花蜜略帶酸味,口感極好,同時花又可用來做西餐沙拉。

3、甜角果肉富含糖、醋酸、酒石酸、蟻酸、檸檬酸等成分,在食品領域主要用來做調味品、飲料、果醬等,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4、同時,甜角果肉又富含鈣、磷、鐵等多種元素,其中含鈣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所以,在醫藥方面甜角也被人們廣為運用。如常食用甜角可治腹瀉、氣脹、麻風病、麻痹、癱瘓,防治壞血病、膽汁過多,可殺死人體寄生蟲,減緩酒精、曼陀羅中毒。直接口含酸角則可生津去暑,清熱解毒,消除咽喉疼痛,幫助消化,潔齒固齒。

國外分布

A.非洲

來自泰國的甜角 來自泰國的甜角

甜角原產熱帶非洲,後經蘇丹引入印度繁衍栽植,生長非常適宜,以致人們誤認為甜角是印度土生土長的植物;後來甜角由亞洲南部傳播到波斯、阿拉伯國家和歐洲等地。公元前4世紀甜角曾一度風靡古埃及和希臘。在世界上所有的熱帶果樹中,甜角分布最為廣泛,除南極洲外,其它各大洲均有分布。

B.亞洲

亞洲是世界甜角的主要出產區。印度、斯里蘭卡及東南亞各國均有栽培,主要生長於熱量條件好、降雨少、海拔不超過1500米的旱坡地;其中印度、菲律賓、泰國有成片果園,且產量都十分可觀,僅印度年產果莢達27.5萬噸;菲律賓每年出口價值8萬美元的甜角,泰國著名的甜酸角和酸酸角每年也大量出口創匯。

C.美洲

甜角 甜角

在美洲,甜角主要分布於拉美許多國家及美國的乾熱地區,墨西哥栽培面積在本洲最大,達4443公頃。美國主要分布於夏威夷、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南段、墨西哥灣沿岸和佛羅里達州,有著名的邁尼勒甜酸角。在瓜地馬拉,集中分布於墨塔瓜乾熱峽谷,且這裡還生長有大片的野生酸角樹;在非洲,甜角主要分布於埃及、衣索比亞、南非、賴索托、肯亞、奈及利亞、喀麥隆、蘇丹等國家的低海拔荒坡旱地和沙漠;南非、衣索比亞數量相對較多,在歐洲,甜角主要分布於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希臘等國家海拔1000米以下的近海坡地、荒山斜坡;一些家庭也喜歡種植甜角來美化庭院,在大洋洲,甜角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斐濟等國。

國內分布

雲南甜角 雲南甜角

甜角在我國主要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區的南部及海南、台灣,海拔不越過1400米的旱坡荒地、乾熱河谷、庭院四旁和濱海。絕大部分處於野生和半野生狀態,面積估算不到830公頃。長期以來,由於熱區龍眼、荔枝、芒果、鳳梨、咖啡、橡膠、椰子等經濟作物與甜角的比較利益差距大,因而酸角果樹的保護與發展被人們忽視。特別是受過去極左思想的影響,大量老甜角樹遭到砍伐,資源毀壞嚴重。甜角在雲南主要分布於金沙江、怒江、元江乾熱河谷及西雙版納一帶,海拔50—1350米的熱量好的地方,自然生長有版納甜型和普通酸型兩個類型。其中川滇兩省境內的金沙江乾熱河谷是我國酸角的主要產區,年產酸角100噸,單產、品質、風味都優於省內其它地區。20世紀70年代中期,甜角曾在廣州交易會上引起國外客商注意和詢購,可惜當時限於條件未能及時開拓出口。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酸角的更進一步認識和開發,甜角已在國內外市場嶄露頭角,大放異彩。

作用功效

甜角 甜角

泰國甜角果肉是加工保健食品和風味飲料的良好原料;種子富含羅望子多糖,是類似果膠但又優於果膠的良好食品增稠劑和穩定劑;葉含牡荊素,葒草素等黃酮類化合物,可作飲水漂白劑,或作蔬菜食用;其木材質地堅硬緻密,邊材黃白色,心材黑紫帶棕色,商人們譽之為“馬德拉紅木”。

甜角對補腦和頭髮很有好處。清涼解暑,開胃健脾,直接口含甜角可生津去暑,止咳化痰,消除咽喉疼痛,幫助消化,潔齒固齒,為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它具有很高的保健療效,能防治腹瀉、氣脹、麻痹、癱瘓、壞血病,殺死人體寄生蟲,減緩酒精、曼陀羅中毒;如與食鹽拌用可作為去風濕病搽劑,孕婦吃甜角開胃,也可緩解妊娠反應引起的嘔吐。

營養價值

甜角 甜角

甜角含蛋白質3.1%,碳水化合物71.8%,纖維3.0%,維生素C、A、B1、B2,鈣,磷,鐵。甜角果實飽滿,味道微酸多甜,口味勝於酸角。因為產量較少以及生產地域集中,許多認識或者喜愛酸角的人們並不認識甜角。甜角除口味優於酸角之外,具備酸角所具備的全部優點和功效,富含酸角所含的各種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無論鮮食,還是家庭製作涼飲或工廠製造食品,都對人體具有非常有益的保健作用。

栽培技術

育苗:由於甜角實生苗繁殖的後代變異性不大,能保留母株的優良特性,因此在育苗時應選擇品質好、結果多的優良母株採集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和果肉,取出種子,洗淨、晾乾保存。待秋季或春季時播種(穴播、條播均可)在預先準備好的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苗床上,然後覆蓋2~3厘米沙或細土,再蓋上松針或禾草。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光照強時還要遮蔭。在種子萌發幼苗長至高6厘米時,移人育苗袋內或繼續留在苗床中生長。播種前若事先用25~30℃的溫水浸泡種子5~6小時,更有助於萌發。

移栽:移栽最好選在春季發芽前開始進行,移栽時要施足基肥,特別是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窩穴要挖大些深些,並施足有機肥,將有利於促進根系的迅速擴展和地上部分的生長。

管理:移栽成活後,要注意加強管理,施一些氮肥和有機肥,以促進植株生長。

甜角耐高溫,喜光照,光照充足時,結果多、品質好;相反,過蔭則結果少、品質差。因此,每年都要對植株的陡長枝、枯死枝、密集枝條進行修剪、整形,保證枝葉的通風透光,促進萌發新枝,避免出現大小年,以利穩產、高產和提高品質。修剪應在春末采果之後,春芽萌發之前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