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陶河群

甘陶河群屬下元古代中、下部,主要分布於中國太行山地區滹沱河支流的甘陶河流域和河北贊皇、內丘等縣的西部;在行唐、曲陽等縣境內也有零星出露,自下而上分四個組。

基本信息

地層名稱:甘陶河群 地層名稱(英文): Gantaohe Gr
階代碼: Pt1gt
地區代碼: 11

命名:

河北省地質局區測隊1968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河北井陘縣崔家峪西約1.8km(南寺掌組南寺組),井陘縣南蒿亭鄉南東約0.8km(蒿亭組)。

簡介

甘陶河群自下而上分四個組:①南寺掌組,上部為變玄武岩、玄武質火山碎屑岩,下部為變質長石石英砂岩、砂礫岩,厚600—2600餘米,與下伏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②南寺組,上部為變玄武岩及其熔岩角礫岩,中部為白雲岩、板岩和變質砂岩,下部為砂質板岩,底部為變質砂岩夾板岩、變玄武岩。厚1000—4255米;③蒿亭組,僅分布於井陘南蒿亭一帶,下部為白雲岩、變質細砂岩、砂岩互層;上部為板岩、粉砂質板岩,厚1700—2430米;④牛山組,僅見於獲鹿縣牛山附近,為千枚岩夾白雲岩,厚度大於179米。

沿革

山根新次(1924)沿石家莊—盂縣進行前寒武紀地質調查時,指出變質的滹沱系不整合於未變質的震旦系之下,其所指的滹沱系大抵為現指甘陶河群。1959年,馬麗芳將石太鐵路線以南的這套地層自下而上分為變質礫岩、變質長石石英砂岩、板岩、白雲岩和變安山岩等5個岩段,並為1959年全國地層會議所採納。王曰倫等(1963)認為馬麗芳等所稱的滹沱系應是震旦系。河北地質局區測隊(1968)在1:20萬邢台幅、高邑幅地質圖中將石太鐵路以南的這套淺變質岩層命名為甘陶河群,自下而上分為南寺掌組、南寺組和蒿亭組。山西省地質局區調隊、河北省地質局區調隊和河北地質學院組成的“五台、太行山震旦亞界及其與滹沱群關係” 專題研究隊(1978)對河北省地質局區測隊(1968) 的意見做了部分修改和補充,在其蒿亭組之上劃出了牛山組(命名剖面在獲鹿縣北約18km牛山),即甘陶河群自下而上分為南寺掌組、南寺組、蒿亭組和牛山組。並在該群之上新建了東焦群,將其與山西五台山區的郭家寨群對比。這個劃分、對比的意見為河北省地礦局(1989)所採納。

特徵

主要分布在河北甘陶河流域和贊皇、內丘兩縣的西部地區,在行唐、曲陽亦有零星出露。自下而上分為:
1. 南寺掌組 分布在北部曲陽一帶,下部以變長石砂岩,長石石英岩為主,具少量雲母石英片岩,底部為變礫岩;上部為綠泥片岩夾變長石砂岩、絹雲石英片岩、薄層角閃片岩。南部甘陶河一帶,其下部主要為變長石石英砂岩、變砂礫岩、千枚岩和板岩;上部為變玄武岩、變熔凝灰岩及變玄武質熔岩角礫岩,局部為變玄武質角礫岩夾板岩。北部厚度為472m,南部厚度為600—2600m。該組含古沖積鐵礦,砂礫岩型金礦和火山型銅礦。
2. 南寺組 分布在曲陽一帶,下部為絹雲石英片岩、變長石砂岩、千枚狀板岩;中部為白雲片岩夾薄層大理岩;上部為白雲質大理岩夾鈣質片岩、絹雲片岩、透閃大理岩。甘陶河一帶,其底部為厚—巨厚層變長石石英砂岩夾板岩、變玄武岩;下部為砂質板岩、變長石石英砂岩和板岩;中部為白雲岩、板岩和變砂岩;上部為變玄武岩及變熔岩角礫岩。厚度為1000—4255m。該組含鉛鋅礦砂岩、含磷砂岩、含銅砂岩和板岩、火山岩型銅礦等礦床。
3. 蒿亭組 下部為白雲岩、砂質白雲岩、變細砂岩、變砂岩、變長石砂岩互層;上部為板岩、粉砂質板岩夾變砂岩、變玄武岩、變角礫岩。本組只出露於井陘縣南蒿亭附近,厚度為1700—2430m。
4. 牛山組 為千枚岩夾白雲岩,僅出露於獲鹿縣牛山附近,厚度大於179m。該群變質作用屬於低綠片岩相黑雲母變質級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類型。遭受一次區域褶皺變形,呈向斜構造。原岩為礫岩、 砂岩、 泥質岩、 鎂質碳酸鹽岩、 玄武岩、 安山玄武岩及中、 基性凝灰岩和火山角礫岩等,沉積環境是在五台運動後強烈斷裂活動造成的斷陷盆地。太行山區的錐疊層石最早出現於該群,其 Conophyton beidaxingensis只是外形象錐體,但不見明顯的錐形基本層, 微觀上見雲霧構造,該種與長城系疊層石差異較大。不僅出現燕山地區長城系下部幾乎所有的重要分子,而且還含洲際疊層石的最老分子,如Pilaria cf. Perplexa, Mistassinia wabassinon 以及五台山區的 Stromacoluma hodouensis,Gruneria sp.和加拿大阿菲布的絕大多數分子。該群南寺掌組、南寺組、蒿亭組的古地磁位置(φN、λE)和古緯度(φρ,N)分別為φN=35.0 、20.6 、17.2 ,λE=121.8 、90.6 、90.3 ;φρ,N=17. 、27.5 、30.7 。其與上覆古元古代東焦群呈高角度不整合接觸,與下伏阜平群、五台群呈不整合接觸(河北地礦局,1989)

備考

陳晉鑣等(1980)根據該群與五台山區滹沱群的可比性,推測其沉積下限不小於2400Ma。
編撰者: 王汝錚
作者1: 河北省地礦局
年份1:1989
系名: 古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