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聯合大學音樂系

甘肅聯合大學音樂系

甘肅聯合大學音樂系成立於1998年。現有音樂表演、音樂教育兩個專業, 354名學生,20名專任教師。是教育部表演藝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分委會所在地。 先後開辦過成人專科、成人本科,普通師範類和非師範類專科等音樂專業,已經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從事教學、表演和民眾藝術活動管理策劃的複合型人才。

學院介紹

甘肅聯合大學音樂系成立於1998年。現有音樂表演、音樂教育兩個專業, 354名學生,20名專任教師。是教育部表演藝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分委會所在地。先後開辦過成人專科、成人本科,普通師範類和非師範類專科等音樂專業,已經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從事教學、表演和民眾藝術活動管理策劃的複合型人才。

培養目標

甘肅聯合大學音樂系 甘肅聯合大學音樂系

1、音樂教育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在音樂學科的基本技能、基礎理論方面具備較好的素質、較強的能力和較全面的修養,勝任課堂教學、課外音樂活動輔導和基本音樂技能培訓工作的合格的中、國小音樂教師。

2、音樂表演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夠較熟練地運用音樂表演專業必需的某一專業技能,具備在專業表演團體,企事業單位的藝術團體從事音樂表演工作的能力,或在各級各類民眾文化事業單位從事民眾音樂文化策劃與表演工作能力的套用型人才。

課程設定

1、基礎課程: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基礎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基礎鋼琴、中西方音樂史、中外音樂欣賞、藝術概論、電腦音樂製作。

2、主修課程:聲樂演唱、器樂演奏、鋼琴編配與伴奏、合唱與指揮法、形體與舞蹈、歌曲寫作、音樂教學法、舞台表演、音樂文化管理與策劃。

3、各類選修課程及藝術實踐,專業實訓和專業實習。

教學條件

全系有專職教師20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11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3人。系內設聲樂、器樂、理論三個教研室。建有西洋管弦樂隊、民族管弦樂隊、電聲樂隊三個學生樂團,現有的實踐性的教學硬體設施主要包括20餘間演練室、2間專用的教室,一間電腦音樂製作室和1個小劇場舞台並配套音響燈光設備,為教學演練提供了舞台。另建有三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可滿足學生崗位實踐的需要。

教學成果

近年來,音樂系教師在國內外知名出版社先後出版了各類音樂專著和《人民音樂》、《音樂藝術》、《音樂周報》、《中國音樂教育》等國家核心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師生在國際級、國家級音樂賽事中獲得金銀銅獎10餘項。其中包括第四屆國際合唱節比賽金獎,第二屆一顆紅心中國老區行全國展演活動總決賽一等獎,甘肅省教學成果獎2項,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獎1項等。建設、完善中的《中國音樂史與欣賞》課是目前甘肅省高職高專院校音樂專業中唯一的一門省級精品課。

辦學特色

音樂系各專業立足本校辦學宗旨,面向社會實際需求,以厚基礎、強技能、重實踐為基本辦學方針,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突出音樂活動策劃與專業技能表演;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注重音樂知識傳授與能力拓展的培養;以特色專業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學生知識結構、專業技術能力建設。使音樂系朝者一個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前進。

領導成員

黨總支書記王三槐

系副主任張世成

系辦公室主任寧學軍

政治輔導員翟書藝

教務幹事唐宏智

師資風采

王蘭平,男。1982年7月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1983年3月——1994年10月在蘭州市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任聲樂教師。1994年11月——1998年9月在甘肅省教育學院任教。1998年10月——2001年7月在甘肅教育學院音樂系任聲樂教師。2001年9月至今在甘肅聯合大學音樂系任聲樂教師。

劉忠現為甘肅聯合大學學術帶頭人、教育部高職高專表演藝術類委員會甘肅分委會副主任、甘肅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主授中外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等課。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音樂研究、西北地方音樂研究。近幾年分別獲得過:甘肅省教學成果獎2次、甘肅省高校社科獎1次、全國青歌賽甘肅賽區優秀獎和《中國音樂史與欣賞》的省級精品課等榮譽。主持過《花兒生態與形態研究》、《甘肅學校藝術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等課題。出版專著、教材各1部,在《人民音樂》、《黃鐘》、《蘭州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

丁曉莉,音樂系教師,副教授,中共黨員,中國美育學會會員。1989年西北師大音樂系畢業,分配到本校任教至今,教授聲樂、藝術概論、形體與舞蹈等課程,教學嚴謹負責,教學方法行之有效。對中國民族音樂,特別是穆斯林音樂進行探索研究,發表論文數篇。指導、編排的節目多次獲獎。

陳新平,副教授。1983年考入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附中)師從聲樂教育家陶思夢教授。1987年考入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本科)師從聲樂教育家齊宏恩教授,1991年8月經著名歌唱家王宏偉推薦被蘭州軍區政治部戰鬥歌舞團特招入伍為歌隊演員。2003年8月在甘肅聯合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從事聲樂、合唱教學工作。2004年擔任甘肅聯合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聲樂教研室主任。

獲獎情況:

2006年12月第十二屆CCTV全國電視歌手大獎賽甘肅賽區(學生姚峰獲得優秀獎)本人獲得優秀教師指導獎。

2007年8月由本人指導的學生在全國第二屆“一顆紅星”中國老區行展演總決賽中榮獲最佳指導獎(學生田北京獲得民族唱法一等獎、王積紅獲得通俗唱法一等獎)

2008年8月全國第三屆一顆紅星 . 中華青少年新文化藝術盛典中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學生陳莉獲得美聲唱法銅獎)。

2008年2月在國家級核心刊物《人民音樂》發表了論文《中國藝術歌曲發展之我見》。

科研情況:

2008年9月在當代人和吉林教育學院學報發表兩篇論文《淺談高師音樂藝術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和《淺談合唱表演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

2009年2月在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發表了論文《當前我國合唱事業發展問題探討》。

楊虎,男,回族,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現就職於甘肅聯合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教師、器樂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有很強的教學工作能力,在任鋼琴教學和鋼琴編配與即興伴奏方面為社會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主要研究中外音樂理論比較及美育欣賞,長期活躍於本省、本地、各類文藝舞台,並經常參加省內各種演出,取得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同時多次獲得各類獎項。並與專業文藝院團樂隊同行組織高水準樂隊擔任樂隊隊長及藝術指導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為我省的民眾及各行業文化藝術活動做出了貢獻。

音樂表演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較強實踐能力和良好職業道德,掌握基層各基層企事業單位音樂專業必須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基本技能和專業套用技術能力,能在基層企事業單位音樂工作中從事日常音樂工作中的演奏、歌唱、伴奏、小型合唱和中小型日常音樂活動的專門人才。

畢業生就業崗位

本專業畢業生面向的崗位是在我省基層企事業單位、社區、文藝團體或其他教育教學機構中從事演奏、歌唱、伴奏、小型合唱和中小型日常音樂活動等工作。

畢業生知識、能力、素質要求

知識要求:音樂基本理論知識、中西方音樂史知識、器樂基礎知識、常用樂器演奏方法知識、合唱與指揮知識、民族民間音樂知識、音樂常識、音樂軼事、音樂和聲知識、音樂美學知識、舞台及表演知識、音樂舞台表演規律知識、歌唱與音樂美學知識和初級音樂研究知識等。

能力要求:具備精通演奏一門以上有一定難度的樂器能力、有一定水平的演奏常用樂器如鋼琴、電子琴、手風琴和其他樂器或其中的部分樂器的能力、常用調的伴奏能力、中小型合唱與指揮能力、音樂審美能力、舞台組織及表演能力、日常中小型音樂演唱和一般性音樂研究知識等。

素質要求: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相應的文化素質和藝術素養、高尚的審美情趣、能為人師表、了解我國目前和未來特別是我國中西部基層音樂文化生活的現狀和發展目標,克服困難、有一定的創新精神,願意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基層企事業單位音樂事業而奮鬥。

知識是基礎,是能力和素質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綜合體現,是在獲取知識過程中,經培養訓練和實踐鍛鍊而形成;而素質是人在獲取知識、套用知識和創造知識過程中,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各種品質的總和。知識和能力可以相得益彰,而高的素質可以推動知識和能力的擴展

核心能力

本專業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主要有四個方面:

1、懂得音樂基本理論、音樂史、樂器保養常識、合唱與指揮、音樂審美、舞台組織及表演知識。

具備精通演奏一門以上有一定難度的樂器能力或獨立演奏其他一定難度的樂曲曲目;

2、演奏能力:演奏常用樂器如鋼琴、電子琴、手風琴和其他樂器或其中的部分樂器、能夠邊彈邊唱的示範能力、常用調的伴奏能力;

3、組織和開展日常社區音樂文化和輔導活動能力;

4、一般性音樂研究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