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衛生學校

甘肅省衛生學校

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省衛生學校始建於1956年,具有53年的辦學歷史,是我省第一所省部級和國家級重點中專衛生學校,是我省衛生中專行業的領頭學校,具有雄厚的辦學實力,在專業設定、教學改革、學術研究等領域在全國有較大影響。2003年12月被國家教育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護理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示範性培訓基地”。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省衛生學校

甘肅省衛生學校地處蘭州市核心地段五里舖橋西側,與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省人民醫院、甘
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等三甲醫院和蘭州大學、甘肅中醫學院、蘭州商學院等高校相鄰,是甘肅省衛生廳主管的國家級重點中專衛生學校,全國護理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示範性培訓基地。[1]

辦學歷史

67校徽
學校發端於1956年創立的“甘肅省蘭州護士學校”,1962年6月更名為“甘肅省蘭州衛生學校”,1969年經甘肅省革委會決定撤銷“甘肅省蘭州衛生學校”,並於1970年搬遷至定西,創立了“定西地區衛生學校”。1973年5月在原蘭州校址恢復成立“甘肅省蘭州護士學校”,1984年6月,經省政府批准更名為“甘肅省衛生學校”。

學校校徽

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省衛生學校
校徽是2006年建校50周年之際,由本校藺勇翀老師設計、金中傑校長審定完成的。整體為圓甘肅省衛生學校形,寓意圓滿成功。主圖案為字母G,中心圖案為字母W(衛),又象變形的漢字“衛”,也似字母“Z”,具有了“G衛”(甘衛)和“GZ”(國重)雙重含義。中心圖案是“一隻鳥”或“兩隻鳥”或兩片“葉子”,象徵著甘肅省衛生學校的騰飛和希望,“兩隻鳥”纏繞在一起象徵團結。主圖案又象一雙手,托著紅色的愛心十字,寓意用我們的雙手托起祖國衛生事業明天的太陽。紅色代表著熱情和希望,同時,也代表著甘肅衛校人火一樣熱烈的激情。周圍為“甘肅省衛生學校”的中英文名稱,象徵著我校和國際接軌。1956表示我校的創辦時間,代表著學校50年的辦學實踐和風雨歷程。主圖案為白鳥藍底,外圍為藍字,“白色”和“翅膀”都寓意白衣天使,藍底象徵大海,即白衣天使漂洋過海,走向世界。校徽整體顯得生動、活潑、熱烈、清新,富於藝術感。

師資隊伍

學校現設16個職能科室,9個教研室,在職教職工175人,其中專任教師120人,高級講師占35%,講師占39%,教學人員除98%達到本科學歷外,有碩士40人,博士1人,另外學校長期聘用150名教學人員和125名行政工勤人員以充實學校的師資和管理力量。

專業設定

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省衛生學校

學校現有“3+2”高職、“3+1”自考大專、中專、成人類專科和專升本等多種辦學層次,開甘肅省衛生學校設的普通全日制專業有護理、英語護理、助產、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口腔工藝技術、藥劑等,開設的成人類專科和專升本專業有臨床醫學、中藥學和管理學等,面向全省招生,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7000多人。自建校以來,已為社會培養出近2萬名醫護專業人才。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面積130畝(校本部50畝,東校區80畝),總建築面積6.8萬㎡,有先進的教學設備、遠程教學系統和多媒體系統,有29個各類專科實驗室,教學設備總值3000餘萬元,圖書館藏書14.2萬冊(含6萬冊電子書刊)。

實習條件

現有實習基地60多家,其中蘭州市區有蘭州大學第一、第二醫院、省人民醫院、省第二、三人民醫院、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省中醫院、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省外有北京同仁、朝陽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北大深圳中心醫院,北大腫瘤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

培養方向

0

學校是全國護士(執業護士)資格考試、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全國醫護英語水平考甘肅省衛生學校試(METS)、全國計算機套用技術證書考試(NIT)、國語等級考試等國家認證類考試考點和北京中醫藥大學甘肅函授站和西北民族大學成人(醫學、護理)教育點,學校利用周末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規範的第二課堂,開設護士資格證考試、PETS、METS、NIT、國語等國家級考試輔導班和音樂、書畫、集郵、形體禮儀、球類等興趣特長培訓班,還開設成人專科、專升本等成人繼續教育培訓班。

科研能力

9

學校是教育部、衛生部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委員單位和中職教育教學研究會的主甘肅省衛生學校任單位,是中華醫學教育學會全國衛生職業教育(中等醫學教育)研究會的常務副主任和秘書長單位,是中國職教學會教學管理工作委員會的常委單位、教學工作委員會醫護專業委員會的副主任單位,是甘肅省衛生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單位和西北五省區中等醫學教育協作組的發起人和首屆主任單位等;有40多位教師在省級以上教育教學研究會、學會中擔任領導職務,有9位教師任甘肅省中等醫學教育研究會各學科校級教研會的主任、副主任;是衛生部《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教學計畫和教學大綱》制定的牽頭學校,有25位教師參加了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其中有5位教師為主編,6位教師為副主編;學校教師近五年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20餘篇;國家級期刊《衛生職業教育》雜誌,由學校承擔具體的編輯、出版及發行工作,該雜誌是我國綜合性醫學教育期刊中惟一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的雜誌。

社會聲譽

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省衛生學校

學校曾先後榮獲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優秀班集體、全省自學考試先進集體、全省職甘肅省衛生學校業教育先進單位、甘肅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全國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首批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工作實驗基地、全國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有部分教師獲得甘肅省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甘肅省、省直機關優秀共青團幹部、甘肅省“園丁獎”、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全國第二屆職業教育傑出校長、首屆中國職業院校教師名師等多項榮譽稱號。

努力方向

目前學校正在向“國家級示範性中職院校”的方向邁進,在此基礎上,提升辦學層次,努力為社會、為基層培養更多實用型衛生技術人才。[1]

學術地位

199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2000年5月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2003年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護理專業技能緊缺型人才”示範性培訓基地。 我校護理、英語護理、助產、口腔工藝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等5個專業被省衛生廳和省教育廳聯合評審確定為全省中等衛生學校示範專業,醫學檢驗、藥劑2個省級重點專業。 教育部、衛生部衛生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中職研究會主任委員單位中華醫學教育學會中專委員兼全國衛生職業教育研究會主任委員單位甘肅省衛生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單位甘肅省醫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單位甘肅省衛生職業教育醫護專業教研會主任委員單位 。

學校領導.

學校行政歷屆負責人

時間 職務 姓名

1956.6 校長 高葦舟
1957.3 副校長(主持工作) 孟曉
1969.6 革委會副主任(主持工作) 吳振成
1973.11 副校長(主持工作) 朱厚鎮

1976.10 革委會主任、校長 姜國棟
1983.10 校長 劉增洲
1987.2校長 張英凱

1992.12 校長孫兆文

2003.10 校長 金中傑
2009.12 校長 任暉

學校黨組織沿革及歷屆負責人

時間 黨組織機構設定 負責人
1956.8 黨支部 高葦舟、張之耀
1957.2 黨支部 孟曉
1969.3 革委會 武振成
1973.1黨支部 朱厚鎮
1976.10 黨總支 姜國棟
1983.4 黨總支 沈思民
1983.10 黨委 魏仲賢

1992.4 黨委 張國強
2001.1 黨委 孫兆文
2002.9 黨委 紀世祥
2003.10 黨委 張書全
2009.12 黨委 魏宏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