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皮岩古人類遺址

桂林是否是中國陶器的發源地?在對甑皮岩進行發掘中,一個重大發現令世人震驚:距今一點二萬年、燒制溫度不超過二百五十攝氏度的素麵夾砂陶器。甑皮岩古人類遺址是華南地區史前遺址典型代表,其文化內涵和考古價值具有世界性影響,被中外考古界稱為華南及東南亞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標尺和資料庫之一。

概述

甑皮岩古人類遺址位於桂林市區南面獨山之西南麓,是目前中國發現人類居住時間跨度最長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最早在距今約一萬二千年前就開始有古人類在此居住,直至宋代仍有人在此生活。在一萬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桂林先民在這不到400平方米的洞穴里留下了豐厚的文化堆積。
經過1973年及2001年兩次的科學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片)、骨器、石豐骨、角器等生產生活用具及三十多具人骨和成千上萬件動物骨骼。甑皮岩遺址是目前中國出土文物最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其中,素麵夾砂原始陶器和屈肢蹲葬的發現最令中外史前考古界矚目。2001年,甑皮岩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嶺南地區保護級別最高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相關介紹

甑皮岩遺址被發掘三十多年來,出土了大量文物,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舉世稱奇,裡面有太多太多令人浮想聯翩懸疑
 桂林是否是中國陶器的發源地?在對甑皮岩進行發掘中,一個重大發現令世人震驚:距今一點二萬年、燒制溫度不超過二百五十攝氏度的素麵夾砂陶器。據權威考古專家考證,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原始的陶器。而在甑皮岩遺址第五期文化層更出現了式樣繁多的刻劃紋、戳印紋、水波紋、曲折紋等紋飾,器型主要包括罐、釜、缽、圈足盤、豆等陶器,這些可以說代表了桂林距今七千年以前史前時期制陶技術的最高水平。
 屈肢蹲葬現象是否是俚語“坐著等死”的起源?考古發現,甑皮岩遺址既是史前人類的居住地,也是墓葬地。專家介紹,遺址內共發現了二十九座形狀為不太規則的圓形豎穴土坑墓,墓葬形式是世界上極為少見的屈肢蹲葬, 桂林甑皮岩成為目前中國發現屈肢蹲葬最多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甑皮岩人為何要屈肢蹲葬?有人進行過推測,即將瀕臨死亡的原始人類採取坐靠形式迎接死亡,這難道是俚語“坐著等死”的起源?
 甑皮岩人怎么吃東西?近日,中國考古專家對二個桂林甑皮岩人進行頭像復原。專家介紹說,從選取復原的頭顱來看,二個頭顱都表現出下頜咬肌粗隆極不發達的特點。一般來說,人類用臼齒進行咀嚼食物,下頜咬肌會比較發達。這讓考古專家感到不解:甑皮岩人不發達的下頜咬肌粗隆,像這樣的頭骨特徵,桂林甑皮岩人怎么吃東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