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洛鄉

瓦洛鄉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轄鄉。1952年建彎洛鄉,1960年併入星火公社,1961年復置鄉,1984年更名瓦洛鄉。 瓦洛鄉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66公里。面積74.2平方公里,人口0.4萬。轄彎洛、布爾、躍進、火山、八拉、哄子6個村委會。小(興場)箐(拉青)公路過境。 瓦洛鄉農業主產水稻、玉米、馬鈴薯。

基本信息

瓦洛鄉--中國四川名鎮。屬普格縣裡的一個鄉鎮。

簡介

普格縣是彝族火把節的發祥地,是一個以彝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縣、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縣。位於四川西南、涼山州東南部。全縣幅員面積1918平方公里,轄3個鎮、31個鄉,151個行政村,7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6647人,其中農業人口125233人,占總人口的91.7%。有漢、彝、回、布依等16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03079人,占總人口的75.4%;彝族人口102270人,占總人口的74.8%。

普格縣轄3個鎮、31個鄉:普基鎮、蕎窩鎮螺髻山鎮、永安鄉、向陽鄉、文坪鄉黎安鄉、花山鄉、東山鄉、大坪鄉、輝隆鄉洛烏溝鄉雨水鄉甘天地鄉洛烏鄉孟甘鄉特茲鄉吉樂鄉特口鄉耶底鄉夾鐵鄉、瓦洛鄉、哈力洛鄉、菜子鄉、祝聯鄉、劉家坪鄉、月吾鄉特補鄉五道箐鄉特爾果鄉大槽鄉馬洪鄉洛甘鄉紅莫依達鄉

歷史

普格縣轄2個鎮、32個鄉:普基鎮、蕎窩鎮、永安鄉、文坪鄉、黎安鄉、向陽鄉、花山鄉、東山鄉、大坪鄉、輝隆鄉、洛烏溝鄉、雨水鄉、甘天地鄉、洛烏鄉、孟甘鄉、特茲鄉、吉樂鄉、特口鄉、耶底鄉、夾鐵鄉、瓦洛鄉、哈力洛鄉、菜子鄉、祝聯鄉、采乃鄉、月吾鄉、德育鄉、特補鄉、五道箐鄉、特爾果鄉、大槽鄉、馬洪鄉、洛甘鄉、紅菲依達鄉
2000年,普格縣轄3個鎮、3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普基鎮18546蕎窩鎮11931螺髻山鎮7992永安鄉4926向陽鄉4454文坪鄉2767黎安鄉3469花山鄉7252東山鄉4559大坪鄉4867輝隆鄉1991洛烏溝鄉2490雨水鄉6127甘天地鄉1898洛烏鄉3505孟甘鄉4832特茲鄉3799吉樂鄉3127特口鄉1279耶底鄉1292夾鐵鄉5682瓦洛鄉3930哈力洛鄉1837萊子鄉2866祝聯鄉2144采乃鄉1684月吾鄉1937特補鄉4220五道箐鄉2670特爾果鄉2828大槽鄉3117馬洪鄉1582洛甘鄉1883紅莫依達鄉1673 
2003年7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23號)批覆同意普格縣雨水鄉人民政府駐地由大坪村地俄各遷至西普中隊。
2004年9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46號)同意:采乃鄉更名為劉家坪鄉。劉家坪鄉人民政府駐地由采乃村遷至原蕎窩農場劉家坪中隊。花山鄉的劉家坪村、向陽鄉的新建村、雨水鄉的二胡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劉家坪鄉管轄;調整後劉家坪鄉轄長河、劉家坪、新建和二胡4個村。將原采乃鄉的鋼鐵村、躍進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月吾鄉管轄;將原采乃鄉的采乃村、洛都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菜子鄉管轄。
2004年,普格縣轄3個鎮(普基、蕎窩、螺髻山)、31個鄉(永安、文坪、黎安、孟甘、洛烏、特茲、菜子、花山、東山、大坪、輝隆、馬洪、洛甘、夾鐵、瓦洛、祝聯、月吾、特口、耶底、吉樂、特補、大槽、雨水、向陽、哈力洛、甘天地、洛烏溝、劉家坪、特爾果、五道箐、紅莫依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