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節凋毛藻

環節凋毛藻

基部細胞生假根絲固著基質,側生假根常從匍匐細胞產生,以利固著,有時以短的單細胞的鉤狀細胞固著,因此藻體下部多多少少纏結在一起。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名稱環節凋毛藻
..

拉丁名稱G.metcalfiiTseng
中文門名紅藻門
拉文門名RHODOPHYTA
中文目名仙菜目
拉文目名CERAMIALES
中文科名仙萊科
拉文科名CERAMIACEAE

地理分布

太平洋:馬紹爾群島

形態特徵

藻體小.叢生,1~2.5cm高,藻體呈念珠狀,不規則少量分枝,分枝單側成亞叉狀。基部細胞生假根絲固著基質,側生假根常從匍匐細胞產生,以利固著,有時以短的單細胞鉤狀細胞固著,因此藻體下部多多少少纏結在一起。藻體頂端細胞很小,圓珠形,向下的細胞逐漸增大,圓柱狀亞圓柱狀橢圓形。念珠狀細胞最大直徑為1.2mm,常長為寬的1~1.5倍,一般藻體中部細胞最大或較長,基部細胞逐漸變細,直徑330~350μm,長為直徑的3~4倍,細胞壁較厚,可達20~30μm。上部細胞‘‘肩部”圍生著二叉或多叉分枝的短毛絲體。四分孢子囊球形,四面錐形分裂,直徑80μm,許多孢子囊成環狀生於藻體上部的生殖細胞周圍,孢子囊單生或2~3個生於生殖細胞產生的梨形或亞圓柱形的柄上,柄細胞除產生孢子囊外,還產生1或2片內彎的棍棒狀的苞片細胞直徑約80μm,長為直徑的3倍。精子囊環生於頂端細胞下第二至第五個細胞周圍,無苞片。囊果生於上部生殖細胞的側面,每個囊果有5~6片內彎的苞片包圍,其形態、大小不同於孢子囊的苞片細胞,下部較大,頂端較細,直徑約100~200μm,長為立徑的3~4倍,果胞枝受精後,支持細胞分割形成輔助細胞,成熟的果孢子為亞圓柱形至梨形,直徑約30μm,長為40μm。藻體柔軟,鮮紫紅色,乾後貼上於紙上。

生活習性

生於帶沙的石沼、岩石海岸或附生礁湖低潮的藍子藻上。

產地

海南蔦歌海,海南西沙群島。

藻類(一)

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權威專家繼續將藻類歸入植物或植物樣生物,但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這點與苔蘚植物相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