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嘉年華

環球嘉年華

環球嘉年華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巡迴移動式遊樂場。它繼承了傳統狂歡節的精髓,吸取了現代的娛樂觀念,嶄新的運作模式,提供歐洲傳統風情的民俗娛樂,大型乘騎設施和技巧性遊藝。

環球嘉年華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巡迴移動式遊樂場。它繼承了傳統狂歡節的精髓,吸取了現代的娛樂觀念,嶄新的運作模式,提供歐洲傳統風情的民俗娛樂,大型乘騎設施和技巧性遊藝。和“迪斯尼”、“環球影城”並列為世界三大娛樂品牌

嘉年華起源

嘉年華(Carnival)即狂歡節,最早起源於古埃及,後來演化成古羅馬農神節的慶祝活動,近代風靡歐美各國。傳統的狂歡節雖源於一脈,但各個國家不同的風土人情,賦於了不同的特色,如德國慕尼黑狂歡節英國諾丁山狂歡節巴西狂歡節威尼斯嘉年華等,均成為當地各具文化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歷屆奧運會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主辦城市增添歡樂,也為主辦城市贏取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環球嘉年華品牌故事

環球嘉年華北京環球嘉年華主要領導(中為威廉·史蒂芬)
“嘉年華”(Carnival)原意是天主教徒在齋期開始前的狂歡飲宴,後來亦指馬戲團的巡迴演出。“環球嘉年華”便脫胎於當年簡陋的大篷車,由荷蘭人漢斯·羅德成和英國人比利·史蒂文共同創辦。最初,他們用毛驢拉著小車在英國四處遊走,在旅行中為人們送去歡樂。經過120年的經營,六代人的努力,史蒂芬家族的嘉年華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並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型的巡迴移動式遊樂場,以集納全球最新遊樂機器而著稱,旨在將狂歡撒遍世界各地。

2001年,William.Stevens及在商界具有豐富經驗的Hans.Lodders與香港金海岸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香港匯翔有限公司,註冊商標“環球嘉年華”,專業經營巡迴式遊樂場。 迄今為止,“環球嘉年華”已先後在巴黎倫敦吉隆坡新加坡杜拜、中國香港等世界各大城市遊歷,並在當地颳起陣陣鏇風。

嘉年華被稱為世界上最大型的巡迴移動式遊樂場,與嘉年華的規模不相稱的是,公司只有二十多個正式員工,幾乎所有設備和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臨時雇用的。香港匯翔公司所做的僅僅是攜帶“環球嘉年華”這個品牌環遊世界,聯繫可以提供遊樂場所的大城市。待一切活動細節策劃好後,再聯合德國、瑞典、英國、義大利等地的遊樂設施生產商以及本地商家,由他們提供各種遊樂設施和各種服務,在活動結束後雙方從盈利中提成。

環球嘉年華(北京)投資有限公司於2004年元月9日在大陸註冊,法人代表是張淑華女士,宗旨是致力於把具有歐洲傳統風格的大型民間嘉年華會引入首都北京,引入中國文化市場,在中國大陸各大城市巡迴舉辦嘉年華活動,並擴展港澳、東南亞及歐美地區業務。

環球嘉年華主營項目

環球嘉年華環球嘉年華

鏇轉木馬

瘋狂火車

環球嘉年華活動是經過專業化組織的大型民間嘉年華盛會,主要包含:

· 機動乘騎項目 - 這些項目從具有極限速度和運動以及身體挑戰的乘騎項目,到由親朋好友一起體驗的較為適中的乘騎項目,到青少年乘騎項目(按兒童的能力和身高分類)不等,在一種十分安全的環境中提供同樣刺激的體驗。

· 競技項目 - 鼓勵遊客積極參與的競技活動,用有吸引力和流行的獎品獎勵熟練的玩家,這些獎品通常為柔軟可愛的玩具。

· 文化娛樂項目 - 種類繁多的國內外文化性民間娛樂表演。

· 美食與購物 - 多種多樣國內外食品及商品,令人眼花繚亂。

· 環球嘉年華體驗 - 以上所有活動都是在一種刺激、活躍和歡樂的環境中進行的,此環境充滿燈光、音樂、色彩、舞蹈、歌聲和運動,使受感染的遊客享受到獨一無二的“環球嘉年華體驗”。

環球嘉年華環球嘉年華

北京05年環球嘉年華遊戲項目(1)

北京05年環球嘉年華遊戲項目(2)

經營模式

“環球嘉年華”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巡迴移動式遊樂場。其在運營形式不同於迪斯尼和環球影城,環球嘉年華的場地一般是向當地政府租借使用,使用期限即為活動時間,大致在一個月到兩個月之間,而不是在固定場地上長期進行。另外,環球嘉年華中的大型遊藝機也是向歐洲各大家族租借,以保證其機械的更新換代和安全性能。環球嘉年華經營模式的特點就是:巡迴性、多元性、自主性、互動性。

嘉年華的流動性和設備租賃模式保證了遊藝設備新奇感。遊樂場的占地面積通常不是很大,靈活性和緊湊性很大。嘉年華還擅長營造氣氛和節奏感,除了刺激的遊樂機,還準備了獎品、美食和表演,以強化互動性和全民參與。在遊樂機的設計上,嘉年華分兒童類、家庭類和成人類:既有適合青年人玩的“驚呼狂叫”、“超級跳樓機”等極具刺激性的遊樂機,又有適合全家人的幸運摩天輪,容易成為家庭出遊的首選品牌。現在在世界各地只要提起嘉年華,人們的印象中就會出現一個充滿歡樂、刺激以及有著各種各樣小攤位的遊樂場,這種印象的形成也正是嘉年華在全球經營上的成功。

與固定式遊樂場遊樂設施從購買到報廢“從一而終”不同的是,“環球嘉年華”大部分機器是租賃來的,這裡的機器來自13個國家,設備提供商與“環球嘉年華”最後進行營業額分成。

經營理念

用移動製造持續旺季,不為淡季付費

環球嘉年華蝙蝠戰機
作為一家移動“遊樂場”,嘉年華帶來全新的經營理念。在空間上是移動的。對於固定遊樂場來說,旅遊的淡旺季投資回報相差很大,淡季里設施空置,維護成本很高,投入大產出少,造成資源浪費。

移動遊樂場經營場所是在全球範圍內選擇。以巡迴的方式,主動出擊,製造了持續的旺季,避開了淡季主辦方單方面出資維護設備,資金只出不進的命運,使得一年四季設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並因此而獲得投資回報。

儘管設施在運往全球各大城市之時,要付出相當高的費用,但嘉年華依靠不斷更新的項目,所到之處無不掀起一股“歡樂鏇風”,這股鏇風同時也會捲來大把的鈔票。

嘉年華的移動概念會給人們帶來一種過時不候的感覺,會促使人們抓緊時間及時玩樂。而固定的遊樂場,無論怎么好,人們總認為它會一直在那兒,什麼時候去都行,結果反而沒有人去。

選經濟發達地區,創造花錢的氛圍,讓參與商家爭搶付費。嘉年華盈利模式主要是讓遊人參與到整個活動中,感受氛圍的同時即興消費。以上海嘉年華為例。環球嘉年華不收門票,只收可換取6個代幣的最低消費金30元,對於這最低消費金的花費,遊人有絕對的自主權,要玩什麼,要怎么玩,都由他們自己決定,無論是誰都可以自由地選擇快樂的方式,這就是環球嘉年華品牌的魅力所在。

但是,遊客進入園中就會發現,6個代幣實在不夠用,刺激類項目如彈射椅和驚呼狂叫價格分別為70元和60元,一般項目如詭異迷城和摩天輪價格為35元和25元。總的來講,價格比國內許多相似項目要高很多,但為什麼人們還趨之若鶩呢,奧妙就在代幣上。

場內的代幣兌換處隨處可見,人們在狂歡、驚喜、刺激的氛圍中很容易忘記原來代幣就是人民幣。代幣兌換的便利和要排很長隊等待刺激和狂歡的感覺讓人不知不覺地往外掏錢。

嘉年華的流動性和設備租賃模式保證了遊藝設備的新奇感。遊樂場占地面積不是很大,但靈活性和緊湊性很大,在遊樂機的安排上,嘉年華分為兒童類、家庭類和成人類。現在人們一提起嘉年華,印象中就會出現一個充滿歡樂、刺激以及有著各種小攤位的遊樂場,這種印象的形成也正是嘉年華在全球經營上的成功。

經營故事

2003年“環球嘉年華”成功進軍中國香港,58天共吸引遊客190萬人次,總收入達到1.2億港元。在熬過SARS難關之

環球嘉年華環球嘉年華
後,今年6月27日“環球嘉年華”投資9000萬元在上海浦東陸家嘴登入,並迅即引發了熱潮,據獨家負責嘉年華金融支持的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透露,開園以來的11天內,該行已清點營業款3600餘萬元,日均結算量接近330萬元,這一數字幾乎兩倍於嘉年華在香港舉辦期間的數字。據主辦方樂觀預測,本次活動將吸引遊客200萬人次,總收入可能達到2億元人民幣。

2003年在上海環球嘉年華夏季版,38台遊藝機加50多種可贏取獎品的遊戲項目,吸引了131萬遊客進場驚呼狂叫,在3.5萬平方米的遊樂場內,平均每天超過4萬光顧者,最高紀錄6.4萬人,人均消費100元。

2004年夏季,環球嘉年華(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與有著120年經營歷史的英國環球嘉年華娛樂公司共同合作,舉辦了“2004北京環球嘉年華”活動,吸引了近120萬遊客,歷時73天。

2005年7月29日—10月9日,雙方又在北京石景山區延續舉辦了2005北京環球嘉年華活動,歷時73天的活動中共吸引156萬遊客入園,創收1.7億元人民幣,每日平均客流量為2.2萬人次,日接待量最高時達7萬人次。同時也創造了環球嘉年華運作史上,首次連續兩次在同一城市成功舉辦。

環球嘉年華的主要活動

· 2001-2002 年環球嘉年華香港冬季嘉年華 (World Carnival Hong Kong Winter Carnival 2001-2002)
· 2002 年環球嘉年華香港春季嘉年華 (World Carnival Hong Kong Spring Carnival 2002)
· 2003 年上海環球嘉年華 (World Carnival Shanghai 2003)
· 2003 年環球嘉年華香港冬季嘉年華 (World Carnival Hong Kong Winter Carnival 2003)
· 2004年北京環球嘉年華
· 2004泰國曼谷環球嘉年華
· 2005韓國漢城環球嘉年華
· 2006北京環球嘉年華
·2006青島、重慶環球嘉年華

環球嘉年華近年經營狀況

2003年環球嘉年華的上海之旅,用78天吸引了220萬人次,收入2.4億元人民幣。
2004年初環球嘉年華登入香港,37天吸引了138萬人次,收入0.81億港幣。
2004年環球嘉年華北京之行在52天吸引120萬人次光臨,收入1.6億元人民幣,如沒有受到888個小時的雨天影響,其平均日接待客流量將突破歷史紀錄。
2005北京環球嘉年華歷時73天共吸引156萬人次,創收1.7億元人民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