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根芹

環根芹屬於傘形科。根治陳熱病,心熱病,中毒症,培根與龍的合併症《中國藏藥》。產我國西藏(江孜、日喀則、亞東、米林、拉薩、昂仁、乃東、浪卡子)、四川(巴塘、理塘、稻城、康定)、雲南(麗江)。生長於海拔2500-4600米的高山向陽草坡、櫟林下、灌叢中以及潮濕溝邊或路旁。乾燥礫石地或砂岩縫中也能生長,但植株較為矮小。

基本信息

簡介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6-100厘米。根頸粗壯,徑0.8-2厘米,存留紫黑色寬闊的葉柄殘基;根圓柱形,末端漸細,單一或有數分叉,長8-25厘米,徑0.5-1.2厘米,表皮黃褐色或暗紅棕色,二年以上的老根從上至下有相當密集的環紋突起。環根芹莖單一,圓柱形,空管狀,徑2-7毫米,具細長條紋,平滑無毛,基部常常為暗紫色。基生葉數片,具柄,葉柄長短隨植株大小和生境而有變化,長0.5-18厘米,基部紫黑色;葉片輪廓三角狀卵形,長8-20厘米,寬5-18厘米,四回羽狀全裂,具一回羽片5-6對,羽片具柄,二回羽片4對,羽片具短柄,三回羽片1-2對,下部者有短柄,上部羽片無柄,末回裂片線形,卵狀長圓形或線狀橢圓形,先端急尖,長0.4-2厘米,寬2-6毫米,略帶粉綠色,網狀脈不顯著,上面羽狀脈微凹陷,下面葉脈稍突起,兩面近於無毛,有時羽片柄、葉柄、葉柄基部以及葉緣有鱗片狀極短毛。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花序梗長而粗壯,傘形花序直徑3-16厘米;無總苞片;傘輻4-14,不等長,長1-4厘米;無小總苞片;每小傘形花序有花10-20餘;花柄近等長;花瓣黃色,呈不規則的方形或圓形,小舌片急尖,內曲;花柱粗短,微外曲,花柱基短圓錐形;萼齒顯著,呈狹三角形。分生果卵形或橢圓形,長約4毫米,寬約2.5毫米,兩側扁壓,橫剖面呈五角形,棕褐色,5條果棱均粗大,作龍骨狀突起或呈狹翅狀;棱槽內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深陷呈溝槽狀;心皮柄2裂至基部。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及環境

 產我國西藏(江孜、日喀則、亞東、米林、拉薩、昂仁、乃東、浪卡子)、四川(巴塘、理塘、稻城、康定)、雲南(麗江)。生長於海拔2500-4600米的高山向陽草坡、櫟林下、灌叢中以及潮濕溝邊或路旁。乾燥礫石地或砂岩縫中也能生長,但植株較為矮小。

功能用途

 醫藥:【藏藥】當更:根治陳熱病,心熱病,中毒症,培根與龍的合併症《中國藏藥》。
種中文名:環根芹
種拉丁名:Cyclorhizawaltonii(Wolff)ShehetShan
中國植物志:55(3):236
種別名:
..............更多圖片:
地理分布: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34]。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全草的乙醚提取物1000mg/kg,10分鐘後活動減少、翻滾,1小時後死亡[A—25]。
屬中文名:環根芹屬
屬拉丁名:Cyclorhiza
科中文名:傘形科
科拉丁名:Umbelliferae
本科概述:本科約有275屬2850種,廣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主要產於北半球的溫帶,我國是傘形科植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約有95屬525種左右。傘形科植物中有很多是著名的藥用植物,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如當歸、川芎、柴胡、防風等,大多具有鎮靜、鎮痛、解熱、消炎等功效,因此對本科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很受重視;有些植物可作蔬菜和調味品,如胡蘿蔔、茴香、芹菜、芫荽等。本科許多植物完全無毒,但也有少數劇毒植物,約有15屬中的部分植物有毒,如毒芹屬(CicutaL.)、毒參屬(ConiumL.)、毒歐芹屬(AethusaL.)、水芹屬(OcnantheL.)、細葉芹屬(ChaerophyllumL.)、天山澤芹屬(BerilaHoffm.)、澤芹屬(SlumL.)、當歸屬(AngelicaL.)、柴胡屬(BupleurumL.)、胡蘿蔔屬(DaucusL.),小茴香屬(FoeniculumMill.)、變豆菜屬(5amculaL.)、蛇床屬(CrddiumCuss.)、藁本屬(LigusticumL.),、獨活屬(HeradeumL.)等,其中毒芹和毒參為重要的有毒植物,國內外均有入畜中毒致死的報導[1-3,A-12]。上述有些屬的野生植物國外報導有毒,而在我國已成為普遍栽培的藥用或食用植物,如小茴香(FoeniculumvulgareMill.),國外報導有驚厥及致幻作用,我國栽培用其果實作香料,北方地區用幼苗作蔬菜,野生胡蘿蔔(DaucuscarotaL.),曾報導有毒,我國為根菜植物;又如OenanthecrocaeaL.報導含有水芹毒素(oenanthetoxin),有驚厥毒性,人和動物均能受害,我國無此種類,但同屬植物水芹(Oenanthejavanica(Bl.)DC.)可作蔬菜。本科有毒植物的毒性主要為對神經系統的作用,中毒症狀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或抑制作用,如毒芹中毒主要是興奮延髓、呼吸和血管運動中樞,症狀表現為強烈痙攣、噁心,血壓上升,呼吸加快等興奮作用,而毒參中毒以運動神經末梢和脊髓麻痹為主,症狀表現為虛弱無力、行走困難、思睡、昏迷、麻痹等抑制作用。傘形科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較多[4],主要含香豆素,萜類、黃酮、皂甙、生物鹼、聚乙炔類化合物等成分,與毒性關係較大的主要有以下幾類:1.生物鹼:含有吡嗪、吡咯烷、哌啶等多種類別的生物鹼,其中毒芹鹼是哌啶類生物鹼,為毒參的主要有毒成分。2.聚乙炔類化合物:這是一類不多見的植物成分,在傘形科植物中存在較多,具高毒性,如毒芹的主要有毒成分毒芹毒素(92—2)。這類化合物為液體,不太穩定,但滲透性較強,可經皮膚引起中毒。胡蘿蔔的有毒成分胡蘿蔔毒素(carotatoxin)[5](92—1)為聚乙炔醇類化合物,是一種神經毒素,對小鼠的LD50為100mg/kg,胡蘿蔔根內因含量極低(每kg根含2mg胡蘿蔔毒素),故不會引起人畜中毒.3.香豆素:是傘形科植物中存在較廣泛的一類生理活性的物質,具有抗菌、鎮痛、殺蟲等多種作用,主要集中分布於旱芹亞科(Apioideae)中,所有傘形科植物的香豆素都是由傘形花內酯(umbllifcrone),衍生而來的。如前胡素(peucedanin)、白.芷素(angelicin)等。4.精油:傘形科植物大多是芳香植物,多數含精油,主要成分為單萜、倍半萜類化合物,具有鎮靜、解痙等作用16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