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旁湖

瑪旁湖

瑪旁雍錯(Lake Manasarovar)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東35公里、崗仁波齊峰之南。其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聖地“世界中心”,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瑪旁湖意為“無敗湖”。海拔493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面積約100平方公里。

簡介

瑪旁湖瑪旁湖

從古至今,當人們提起崗底斯山時,自然不會忘記位於其腳下的瑪旁湖那誘人的傳說,以及與之密不可分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因為,作為歷史文化意義上的崗底斯山,實際上不能排除包括瑪旁湖在內的周圍其它景觀,它們應該成為崗底斯山這座“文化山”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在與崗底斯山息息相關的歷史背後,它還有它自己獨立而神秘的文化現象。

瑪旁湖海拔493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面積約100平方公里。過去湖周圍有九座寺廟,它們分別是位於東面止貢噶舉的修習地色瓦龍位於東南面的薩迦派聶果寺,南面的格魯派的吹果寺,西南面的止貢噶舉大德果倉瓦的修習地果祖寺,西面的蓮花生大師的修習地切馬寺,西北面的高僧修習洞,北面的竹巴噶舉派的朗那寺和東北面的格魯派的日笨寺。在圍繞崗底斯山轉圈時,也可以環繞瑪旁湖行走。這祥要經過八座寺廟。一般人花九天才能轉完一圈,全程長60里,其中僅瑪旁溯只有十兒里路,這種轉山活動一般在冬天湖水結冰後方可進行。

傳說

瑪旁湖意為“無敗湖”。相傳米拉日巴與那惹本窮為爭奪崗底斯山在此鬥法,後來因米拉日巴贏得勝利而命名。後經滄桑變遷,在人們中形成了許多關於它的宗教和神話故事。佛經中把瑪旁湖稱為“瑪追錯”,意為“冰冷之湖”,它與崗底斯山緊相毗連。傳說古時候有一婆羅門把祭祀的聖水潑到這裡形成了湖水,後來成為龍王的駐錫地,有關南贍布洲的形成的傳說與這面湖有關。

在另一則神話傳說中說,龍王那伽是一條蛇精,它和它的屬下都棲息在瑪旁湖中以長在湖中心的一棵巨大的樹上的果實為食,有些果實則掉在水中,沉入湖底,久而久之即變成了黃金。也許是一種巧合吧,據說現在位於瑪旁湖東北角的切烏寺以南還不時會檢到金塊。在藏族歷史上,阿里國王降曲繳為了從葛羅祿贖回其弟,也在此處撿了不少黃金,最後以其弟等身的黃金換了回來。但這裡的黃金很少有少、掏取。少、們深信,在這裡掏金會招怒神靈,一旦招怒了神靈就會給掏金者帶來各種瘟疫、疾病。據說從前有人在這裡掏金時發現了一大金塊,它的形狀象一條狗,體積也如狗一般大小。為了紀念這一發現,人們在此建起了一座佛塔,命名為“色爾古齊若”。意為“狗屍金佛像”,這塊金後來被送到拉薩獻給了達賴喇嘛。有佛經雲,相傳在佛陀降世前的一天夜裡,其母摩耶夫人夢見眾神把她送到瑪旁湖進行沐浴。在洗淨身上的一切污穢之後,便準備接受了佛陀的妊娠,此時佛陀就出現在崗底斯山方向,他乘騎一頭大象化作一道光進入母胎……。湖周圍是人間天堂,長滿了各種醫治身心疾病的草藥。這與現在人們確信在瑪旁湖周圍長有各種植物藥材,周圍泉水皆可醫治各種疾病是相吻合的。

敬仰

瑪旁湖瑪旁湖

沒有任何印度教徒不崇拜瑪旁湖的,他們認為瑪旁湖是由婆羅摩神所創造。相傳末那識修繕了崗底斯山後,在那兒遇見廠梵天和雪山神女,他們在崗底斯山已經苦行十二年,但一直苦於無處沐浴。他們便通過日希斯向婆羅摩神清求幫助,婆羅摩便答應了;並造了瑪旁湖。當他們共同歡慶湖泊形成的時候,婆羅摩神的另一子日斯里斯忽然發現一支巨大的男性生殖器在湖中脫穎而出,他們為此驚喜萬分。加以膜拜。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有幾隻神鵝在湖中游水,這就是直今仍有種類繁多的飛禽在此湖繁衍生息的原因。

到目前為止,印度人仍對瑪旁湖有一種敬仰之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著名的領袖聖雄甘地的骨灰也曾撒入了瑪旁湖。

無獨有偶,在崗底斯山除了瑪旁湖外,還有一面小湖,那就是楞伽湖。與瑪旁湖相比,在歷史上位於瑪旁湖西面的楞伽湖則一直較受冷落,也不為一般人所知。這可能有諸多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們認為它是羅剎的主要集聚地,印度古代名著《羅摩衍那的故事》中誘拐美女斯達的九頭羅剎王就住在這裡。儘管看上去它與瑪旁湖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但一些旅遊者聲稱他們在此湖邊遇到一些不吉利的徵兆。湖邊除了有座叫蔡切的寺廟常有旅遊者前去觀光、朝拜外,沒有轉經的道路。另外一個原因是,此湖周圍沒有溫泉可以沐浴。在冬季,湖周圍氣候寒冷,景色荒涼,僅就面積而言,楞伽湖也比瑪旁湖小,只有70平方公里。同時楞伽湖形不規正。它唯一的一個優勢是湖中有兩上島嶼。這兩個島嶼,一個叫拉覺托,是野鳥的棲息地。另一個叫托布色瑪,據說本世紀初曾有一位來自康區的佛僧在此獨身一人隱閉修持達七年之久。

佛教徒還認為,瑪旁湖和楞伽湖分別代表光明(或陽性)和黑暗(或陰性)。但他們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通過一條湖底的河道相互溝通的,這條河就是恆河。相傳,曾經在瑪旁湖中有兩條金魚,有一次它們之間發生了衝突,進行了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其中的一條金魚招架不住便鑿開了一條河道流到了楞伽湖中。人們認為兩湖之間的相互流通是件吉祥之事,如果河道乾涸,兩湖之間中斷來往將會引起人間的災禍。

意義

在歷史的長河中,瑪旁湖與崗底斯山共同為世界創造了一種文化,塑造了人類心目中的共同的世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世界具有主客觀相結合的雙重意義,那就是既是現實世界的中心,又是彼岸世界的歸宿。幾乎在中亞所有的古代宗教中都有關於它的一系列神秘的描寫和傳說。因此,又誰能否認它曾是整箇中亞文明的發祥地和中亞文明的聚匯點的可能性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