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記洋行

瑞記洋行

德商瑞記洋行(Arnhold Karberg & Co.)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德國籍猶太人公司,為中國清末民初最著名的洋行之一。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德商瑞記洋行(Arnhold Karberg & Co.)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德國猶太人公司,為中國清末民初最著名的洋行之一。

發展過程

1854年,德籍猶太人安諾德兄弟(J.Arnhold & P.Arnhold)和同母異父的卡貝爾格(P.Karberg)在中國上海合資設立了德商瑞記洋行(Arnhold Karberg & Co.)。隨後在天津、漢口設立分行,在長沙、常德、沙市、宜昌、萬縣等地設立支行。主要從事軍火五金交電以及土產進出口貿易。甚至通過控股德商司尼夫萊奇(H.Snefhlage)的祥泰木行(China Import & Export Lumber Co.,Ltd),壟斷了中國的木材進口。瑞記洋行於1895年、1903年相繼在上海開辦了瑞記紗廠和瑞鎔機器造船廠(New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Works Ltd.)。
1917年中國對德國宣戰後,瑞記洋行在華資產被英國滙豐銀行代管。一戰結束後,卡爾貝格回國,老安諾德兄弟先後去世。安諾德的下一代H. E.安諾德(Harry Edward Arnhold,1879年1月16日生)和 C.H.安諾德(Charles Herbert Arnhold,1881年9月19日生於倫敦,牛津大學碩士)兄弟倆是英國籍,要求發還瑞記洋行資產,1919年,在香港重新註冊,改名為英商安利洋行(Arnhold Brothers & Co.,Ltd)重新開業。
小安諾德兄弟文化修養較高,在政治上也十分活躍,2人都曾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任過董事,H. E.安諾德還一度擔任總董。
1924年10月9日安利洋行投資100萬兩創辦的中國公共汽車公司開闢了第一條營業線路:外灘—靜安寺,以後線路陸續增加到12條。
1926年底,新沙遜洋行(E. D. Sassoon & Co.,Ltd)兼併了安利洋行。1935年,安諾德兄弟離開安利洋行,另組英商瑞記貿易股份有限公司(Arnhold Trading Co.,Ltd)。
瑞記洋行的漢口分行在漢口,尤其是漢口德租界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占有該租界的中段,南到江岸街(今沿江大道)、東到壽街(Nien street,今四唯路)、北到漢中街(今勝利街)的地塊,以及祿街(Utsen street,今三陽路)、漢中街交會處等地,分行大樓則位於中街、壽街轉角處。從1906年漢口德租界工部局成立到1917年德租界被收回,前後共12年,瑞記洋行的大班赫仁斯派爾格爾(W.Herensperger)先後9年任工部局董事,另一位大班杜伯爾(W. F. Dubber)也曾於1913年任工部局董事。
1929年—1935年,漢口安利洋行在今四唯路10號投資13.6萬元,建造五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公司辦公大樓,由景明洋行設計。該建築為現代派建築。外牆面貼淺棗紅色泰山面磚,室內鋪柚木地板。建築面積5822平方米。此樓今為崑崙勝利飯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