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S-100B百眼巨人預警機

瑞典S-100B百眼巨人預警機

瑞典擁有自己研製的S100B“百眼巨人”系列早期預警和控制飛機,安裝“愛立眼”(Erieye)雷達系統,呈平衡木狀的雷達天線使其具有獨特的外形。由於採用先進的電掃描相控陣雷達,因此性能非常先進。

簡介

瑞典S-100B百眼巨人預警機瑞典S-100B百眼巨人預警機

由於機載預警和指揮控制技術複雜,且系統的價格十分昂貴,因此長期以來預警和控制飛機(AEW&C)似乎就成了軍事大國的專利,只有美國俄羅斯等少數國家有能力研製。然而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小國瑞典,卻打破了美、俄等大國對預警機技術的壟斷,自行開發出了別具一格的S100B“百眼巨人”預警和控制飛機。S100B“百眼巨人”的性價比較高,它不僅在南美的巴西生根發芽,發展成為性能更加完善的EMB-145“愛立信之眼”預警和控制飛機,而且已開始走向世界,與美、俄等國的預警機爭奪國際市場。

誕生

儘管機載預警和指揮控制技術難度大,但除美、俄等軍事大國之外世界上仍有部分國家在發展本國的預警和控制飛機。只不過由於大型預警和控制飛機的價格、技術、維護保養及使用費用等方面的諸多原因,中小國家一般以研製小型預警和控制飛機為主。

瑞典的預警機計畫最早可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早期。瑞典王國的領土面積僅有44.99萬平方公里,至今人口才900萬,現役總兵力為5.31萬人,空軍兵力僅有8800人,是個地地道道的小國。但從80年代初開始,愛立信微波系統公司就著手開發機載預警雷達系統,而且跳過其他國家預警機發展的早期階段,如傳統機載監視雷達、無源相控陣雷達等,直接從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入手。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80年代中期,愛立信微波系統公司成功地研製出了FSR-890“愛立信之眼”機載有源相控陣預警雷達,並在1985年底成功進行了空中試驗。這次試驗表明該型雷達適於組裝到各種小型飛機上,構成輕型預警機。隨後在1986年的巴黎航展上,PS-890“愛立信之眼”雷達首度公開亮相。瑞典空軍在此基礎上,使用美國“梅特羅”運輸機作為平台,改裝了“梅特羅”-Ⅲ型空中早期預警機。這是瑞典歷史上的第一種預警機,然而由於當時機載預警雷達系統的技術不夠成熟、平台(即“梅特羅”運輸機)本身的技術性能受限,因此“梅特羅”-Ⅲ型預警機的作戰能力並不理想,更多的是作為一種預警試驗機使用。

隨著雷達系統技術的不斷完善,瑞典空軍決定發展實用型且性能先進的預警和控制飛機,並選中薩伯-340B型區間支線客機為平台。瑞典空軍在1990年購買了一架薩伯-340B型飛機用作要員運輸機,用於運送政府官員和皇家客人,他們對薩伯-340B型飛機的性能相當滿意,於是決定使用該型機來搭載防空雷達,改裝成薩伯-340B型預警和控制飛機,並根據需要訂購了6架(包括6架飛機和6套FSR-890“愛立信之眼”雷達系統),其中4架在交付使用前安裝FSR-890“愛立信之眼”雷達系統,服役後用於空中偵察巡邏;另外2架為備用機,暫時不安裝預警雷達系統,服役後作為運輸機用。一旦瑞典空軍需要更多的預警機時,將立即為這2架備用機安裝預警雷達系統,迅速將其改裝成預警和控制飛機,以增強緊急時的空中早期預警能力。

薩伯公司於1994年把第一架改裝過機體的薩伯-340B型飛機交付空軍,同時愛立信微波系統公司開始集成機載預警雷達系統。1995年瑞典空軍正式將薩伯-340B型預警和控制飛機命名為S-100B (S是瑞典語中偵察一詞的首字母),並以西方神話中長有100隻眼睛的巨人賦予其“百眼巨人”的名字,意指這種預警和控制飛機能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1996年3月,空軍所訂6架飛機中的首架交付給喘典防禦裝備協會(FMV)。1997年11月,S-100B“百眼巨人”預警和控制飛機加入瑞典空軍服役,成為瑞典上空乃至北歐上空的“守護神”。

瑞典空軍的規模較小,現編為14個飛行中隊,裝備有作戰飛機360多架,主要是薩伯-37“雷”和少量的新型JAS-39“鷹獅”新型戰鬥機。 S-100B “百眼巨人”的加入無疑使瑞典空軍在數量上並不占優勢的戰鬥機能夠充分發揮潛力,產生遠遠大於同等數量戰鬥機的作戰能力。

性能

瑞典S-100B百眼巨人預警機瑞典S-100B百眼巨人預警機

與美、俄等國現役的大型預警機相比,S-100B “百眼巨人”預警和控制飛機要小巧得多。不像美國的E-3或俄羅斯的A-50那樣都是以大型運輸/客機為原型機,而是以小型區間支線客機為原型機,機長僅有20.46米,最大起飛重量13155公斤,最大速度463公里/時(250節),最大升限9450米,作戰高度6000至7620米,續航時間為7小時。儘管飛機的尺寸較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擁有人們期望一架飛機所擁有的設備,包括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

從外形上看,S-100B “百眼巨人”沒有E-3、A-50等預警機那樣的大型雷達天線罩,而是在機身上方安裝一個類似平衡木的矩形雷達天線罩,全長9米,厚度0.5米。天線罩由前後兩個支架架設在飛機的“脊樑”上,與機身縱向平等布置。天線罩的前部設有一個進氣口,飛行中冷空氣由此進入天線罩內,為裡面的發熱電子設備致冷。 FSR-890“愛立信之眼”雷達按英文也稱為PS-890,是一種工作在S波段(3千兆赫)的多用途有源相控陣脈衝都卜勒雷達,還包括綜合輔助監視雷達和敵我識別系統、多模式指揮控制系統、電子戰支援系統、通信系統和數據鏈。

S-100B “百眼巨人”是世界上最早研製成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飛機,具有可靠性高(10%的模組失效對系統性能無顯著影響,不需立即維修;30%的模組失效,系統增益降低3分貝,仍可維持基本工作)、掃描波束快、抗干擾及區分近距離目標能力強等顯著特點。它所使用的FSR-890“愛立信之眼”有源相控陣雷達包含 200多個由固態矽電晶體器件組成的發射機/接收機模組,天線全重僅900公斤。按S-100B “百眼巨人”標準的6000米作戰高度來看,“愛立信之眼”雷達的最大作戰距離為450公里,對戰鬥機大小目標的探測距離為330公里,對海上目標的探測距離為320公里,還可探測到150公里內的巡航飛彈。其電子掃描天線可在多種模式下工作,可以邊搜尋邊跟蹤,也可對重點區域進行經常性掃描。但不足的是,“愛立信之眼”為側視雷達,左右每個輻射口徑只能相掃120°側視角,因此在機首和機尾方向各有60°的盲區,要想實現360°全方位覆蓋,飛機必須作“∞”形機動飛行來彌補這一缺陷。而且目前的S-100B “百眼巨人”並不是一架嚴格意義上的預警和控制飛機,機上沒有任務系統設施,也不設系統操作人員,因此S-100B “百眼巨人”只能把探測到的雷達圖像通過數據鏈傳送到地面防空系統的指揮中心進行處理分析,然後再由地面指揮中心指揮空中戰術飛機或地面防空部隊作戰。就飛機本身而言,還是有足夠的空間來搭載系統控制設備和人員的,而取消這些設備和人員只是基於技術簡單可行、經濟上可承受以及整體防空網規劃等方面的考慮。

瑞典空軍把S-100B作為主要的監視力量納入其龐大的指揮控制網路中。瑞典政府制定並實施的“空軍2000計畫”包括研製JAS-39多用途戰鬥機、StriC國家指揮和控制系統及TARAS數字戰術通信系統等,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包括陸、空更大範圍的指揮控制網路。在這個大的網路中,S-100B “百眼巨人”無論是執行任務還是對機載雷達的控制都由StriC國家指揮和控制中心指令,而S-100B及其他飛機如JAS-39的感測器、地面雷達站等獲得的所有情報信息都匯集在StriC國家指揮和控制中心,形成完整的空中圖像,由中心對目標航跡進行監控和分析,並把相關情報傳輸給防禦部隊的不同部門。中心與S-100B “百眼巨人”、JAS-39戰鬥機和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繫紐帶是TARAS加密數字戰術通信系統。

南美版

S-100B “百眼巨人”在瑞典誕生,之後在巴西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為對廣袤的亞馬遜河地區實施有效監控,巴西空軍從1994年開始實施“亞馬遜監視系統”項目。作為一個綜合的偵察監視系統,該項目包括空中監視、對地遙感、海上巡邏和打擊等多個子系統,計畫用10餘年時間裝備100多架各型飛機。1994年在南美的智利航展上,瑞典愛立信微波系統公司展示的FSR-890“愛立信之眼”預警雷達系統吸引了巴西空軍,於是巴西與瑞典方面進行磋商,最後訂購了5套這種系統。

1997年,巴西空軍授予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一份契約,以該公司研製的EJR-145型噴氣式區間支線客機為原型機,開發和生產基於FSR-890“愛立信之眼”有源相控陣雷達的EMB-145型預警和控制飛機,按其用途巴西空軍稱它為EMB-145SA監視飛機,空軍編號為R-99A,國際上稱其為 “愛立信之眼”,共生產5架。作為“亞馬遜監視系統”的另一組成部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還使用EJR-145型客機為原型機開發EMB-145RS遙感飛機,空軍編號為R-99B,生產3架。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在法國湯姆遜無線電公司的幫助下,於1999年5月22日正式推出EMB-145型預警和控制飛機,2002年6月獲得航空認證,同年7月第一架預警和控制飛機交付給巴西空軍。2003年12月12日,第5架同型機進入巴西空軍服役,包括此前已經交付的3架EMB-145RS監視飛機,至此在“亞馬遜監視系統”項目下裝備8架EMB-145 SA/RS的偵察監視機隊構建完畢。

雖然使用了不同的機體,但核心部件(即預警雷達系統)相同,所以EMB-145型預警和控制飛機被視為S-100B “百眼巨人”的南美版本,且在性能上進一步完善。EJR-145區間客機圍繞機載預警雷達系統進行了重大改進,包括增強機體、加裝新的導航和通信系統、增強型輔助電源裝置,增加機載燃油容量,修改機艙內部結構等。當然其重點還是綜合FSR-890“愛立信之眼”預警雷達和任務系統,此外還安裝了用於監控通信和非通信活動的電子監聽系統。

EMB-145“愛立信之眼”的全玻璃座艙內配備5台顯示器,包括主飛行顯示器、多功能顯示器以及具有多重修復能力的發動機指示及機組警告系統。航空電子設備包括全套TCAS-Ⅱ(空中交通警告與防撞系統)、一部地面防撞警報系統、一部風切變探測系統、高度和航向參考系統、複式數字空氣數據計算機等,另外還安裝2台無線電測高儀和儀表著陸系統,為駕駛員配有用於著陸導航的平面顯示器。

與瑞典原版的S-100B “百眼巨人”相比,南美版EMB-145“愛立信之眼”的外形尺寸稍小,但增加了機載任務系統及其操作人員,所以成為名副其實的預警和控制飛機,不再像 “百眼巨人”那樣只充當雷達飛機使用。該型機長14.44米,高6.75米,翼展20.4米,尾翼展7.55米,機身直徑2.28米,主動力系統為2台阿里遜AE3007A1S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最大推力33千牛。由於增加了機載燃油,它比原型機EJR-145滯空時間更長,而且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能,特別是有很高的俯衝速度,這有利於增強生存能力。機組人員除正副駕駛員外,另設5名任務系統操作人員和多達3名的後備機組人員。機艙內配備5至6個任務系統控制台,操作人員通過任務控制台可完成對目標的監視、跟蹤、分類和判斷,並指揮己方戰鬥機實施攔截作戰,或向地面防空部隊提供敵方情報。

巴西空軍的EMB-145“愛立信之眼”預警和控制飛機與EMB-145RS遙感飛機配合使用,前者主要用於對空中、海上目標的偵察監視,後者則配備合成孔徑雷達、前視紅外/電視多光譜掃描天線,主要用於對陸上目標進行監視。EMB-145RS還安裝有COMINT通信情報裝置、FLINT電子情報系統以及機載記錄與處理系統,能夠提供被監視區域的地面圖像信息。

同闖國際市場

瑞典S-100B百眼巨人預警機瑞典S-100B百眼巨人預警機

S-100B “百眼巨人”或EMB-145“愛立信之眼”預警和控制飛機的價格相對低廉,特別適合中小國家的軍隊購買和使用,也因此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1998年底,不願受美國擺布的希臘空軍向愛立信微波系統公司/湯姆遜無線電公司訂購了4架EMB-145“愛立信之眼”,以便提供全天候監視愛琴海上的島嶼和制止他國飛機騷擾其領空的能力,契約價格超過5億美元。之後墨西哥也訂購了一架同型機,用於邊境和海岸線監控。

希臘空軍訂購的EMB-145“愛立信之眼”原計畫從2004年初陸續交付。此前希臘空軍於2000年從瑞典空軍租借了2架S-100B “百眼巨人”。這2架預警和控制飛機歸瑞典空軍所有,但在租借期間由希臘空軍操作和使用,並塗上希臘國家標誌。當希臘空軍開始接收EMB-145“愛立信之眼”時,再將這2架飛機歸還給瑞典空軍。

瑞典和希臘對這2架租借的S-100B “百眼巨人”進行了改進,拆除了瑞典專用的電子戰系統和座艙顯示器,加裝了任務系統,配備2至3個操作員控制台、北約標準的敵我識別系統、希臘標準的通信設備和數據鏈路以及一套陸基情報處理系統。瑞典空軍目前正考慮當這2架飛機回到瑞典空軍後,仍保留操作員控制台,讓其發揮一定的指揮和控制作用。

除希臘和墨西哥外,韓國空軍曾一度對FSR-890“愛立信之眼”預警雷達表現出濃厚興趣,但目前韓國不太可能採購這種系統。巴基斯坦空軍正在考慮購買EMB-145“愛立信之眼”。據報導,巴基斯坦正與巴西、瑞典等方面進行談判,希望購買4架預警和控制飛機。鑒於印度即將在2004至2005年間獲得3架以色列、俄羅斯聯合開發的A-50EhI預警和控制飛機,巴基斯坦空軍明確表示將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但是否會加快談判進程採購EMB-145“愛立信之眼”還不得而知。

為尋找更多的潛在客戶,EMB-145“愛立信之眼”也來到了中國,在2002年的珠海航展上亮相。2003年9月30日至10月5日在馬來西亞凌家衛島舉行的2003利馬航展上,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展示了其軍用情報、監視和偵察飛機系列,包括了3種不同的型號:EMB-145“愛立信之眼”預警和控制飛機、EMB-145RS/AGS遙感/空對地監視飛機以及P-99海上巡邏、打擊和反潛機。由此看來,S-100B “百眼巨人”和EMB-145“愛立信之眼”正在成為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兩顆新星。

規格數據

翼展 21.44 米

機長 19.73 米

機高 6.97 米

全重 13,155 公斤

最大的起飛和著陸重量12,930公斤

發動機 2台通用電氣GE CT7-9 B 1870 軸馬力

最高航速 530 公里/小時

巡航速度 300公里/小時

全部有效載荷最大航程1,300 公里

持久性 5-7 小時

實用升限 7,620 米

巡邏高度 6-7,000 米

最小起飛距離 1,290 米

最小著陸距離1,035 米

全體人員 二到六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