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源泉

珍愛源泉,電影名稱,是於2006出品的。

基本信息

簡介:

【原 片 名】The Fountain
【外文別名】The Last Man (USA) (original script title)
【更多外文名】Fuente de la vida, La .....Argentina (DVD title) / Mexico / Peru / Spain
Último Capítulo, O.....Portugal
Albero della vita, L.....Italy
Allikas.....Estonia
Estetyczna fontanna.....Poland (DVD title)
Fontaine, La.....Canada (French title)
Fonte da Vida.....Brazil (festival title)
Kaynak.....Turkey (Turkish title)
Pigi tis zois, I.....Greece
【中 文 名】珍愛源泉 / 真愛永恆 / 青春泉 / 珍愛泉源
【出品公司】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
【版 本】CHD聯盟/720p[bdrip]
【出品年代】2006 年
【首映日期】2006年11月22日 美國
【MPAA級別】PG-13(13歲以下慎看)
【字 幕】www.ifuzhu.com點擊打開字幕下載
【IMDB連結】http://www.imdb.com/title/tt0414993/
【IMDB評分】7.5/10 (43,297 votes)
【國 家】美國
【類 別】劇情/愛情/科幻
【導 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
【主 演】Alexander Bisping .....Foot Soldier Del Toro
Sean Gullette
Mark Margolis .....Father Avila
伊桑·蘇普利 Ethan Suplee .....Manny
休·傑克曼 Hugh Jackman .....Tomas/Tommy/Dr. Tom CREO
雷切爾·薇姿 Rachel Weisz .....Queen Isabel/Izzi Creo
艾倫·鮑斯汀 Ellen Burstyn .....Dr. Lillian Guzetti
克利夫·柯蒂斯 Cliff Curtis .....Captain Ariel
唐納·墨菲 Donna Murphy .....Betty
西恩·派屈克·湯瑪斯 Sean Patrick Thomas .....Antonio
史蒂芬·麥克哈蒂 Stephen McHattie .....Grand inquisitor Silecio

【內容簡介】

劇情
一千年的歷程,抒寫一部史詩般的神話,一個跨越時空去拯救愛的故事。主人公分別出現在三段時空中:在16世紀的西班牙,他是英勇的武士托馬斯·克萊奧,要去尋找傳說中的生命之樹,據說這種樹的漿液會讓人永生不死,以挽救自己垂死的愛人;生活在當今的他是科學家湯米·克萊奧,心愛的妻子身患癌症生命將盡,他在想方設法尋求解救的方法;而26世紀的他是宇宙探險家湯姆,開始逐漸領悟一個多世紀以來困惑他的生命奧秘……
幕後/花絮
一句話評論:
影片拍攝得如此優美而感傷,是2006年最好的佳片之一。
——《紐約郵報》
除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處理得不夠清晰,影片幾近完美。
——《加州評論》
對影片中所描述的愛情的可信度持懷疑態度。
——《影評人》

幕後製作:

【故事揭密】
很簡單的故事梗概,翻開任何一個與電影有關的媒體報導,你都能輕易找到……《珍愛泉源》看似講述了三個承前啟後的愛情故事,其實不然,但其中的奧妙也只有那些真正看過電影的人才能懂得,畢竟“千年輪迴”這樣醒目的標題在影片前期的宣傳中才會更加地吸引人。故事的線索很分散,但主題卻是永恆的。
內容並非像敘述的那般,開始於16世紀的西班牙,而是從離我們最近的2001年開始的,一名藥物科學家湯米帶領著他的科研小組拚命地想要找出治療癌症的方式,因為一個非常私人的理由--他的妻子伊茲因腦瘤晚期,生命正在一點點流逝。當湯米的小組成員從南美的叢林中帶回長在一棵奇特的樹上的樣本時,湯米終於看到了生的希望,樣本的培養液奇蹟般延緩了實驗用的小白鼠的衰老,湯米取得了人類歷史上的突破,這一成果很可能為人類帶來“不朽的生命”,可是他惟一奢求的,卻是挽救妻子的生命。
其實,由休·傑克曼飾演的湯米並沒有真的經歷前生和來世,他的前生托馬斯,以及來世的湯姆,都是他妻子伊茲以丈夫為原型,在小說中所創造的虛構角色。由於湯米太過執著於生命的存在形式,反而是長年臥病在床的伊茲看透了生命的真諦:死亡並不代表結束,而是代表著一個新的開始。所以在她的小說中,湯米的前世作為探險家來到“新大陸”,是一切的開始;而500年後,湯米變成了一名太空人,坐在一個奇怪的“宇宙氣泡”中飛行,身後就是那棵生長在南美的叢林中的怪異樹枝,身上的文身則是用來計算年份的。當他飛向銀河系的最深處時,影片在一片詳和的回憶中接近尾聲,被千年的記憶所包裹的湯米,終領悟到“生命並非只有一種存在形式”。影片的三條故事線索在這一刻得到了匯總,展現出一種“人類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的大氣磅礴。結局是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處理得最為完美的一部分,完美地結合了影片的概念、主題和想像力,他沒有使用以前慣用的蒙太奇拍攝手法,而是用有節奏感的剪輯代替,同時結合了美妙的音樂和韻律感很強的鼓點。
《珍愛泉源》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拍一部只給成年人看的影片。有點複雜但不會難以理解,美妙的畫面背後處處暗藏著啟示和思想,一旦你領會了導演的意圖,就會產生一種心靈的共鳴,然後欲罷不能。這種做法有別於時下含有懸疑成分的影片,至少不會在結尾處以一個侮辱人智商的答案草草收場,是《黑客帝國》之後又一部想要以哲理的方式去解釋世界的科幻影片。
【“重生”之謎】
只喜歡主流電影的人可能不會喜歡這部影片,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它太過“陰暗和不可思議”;那些容易憤世嫉俗、自主性強的人也不會喜歡這部影片,明顯的宗教氣息會讓他們感到極度不爽。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珍愛泉源》在2002年初時,完全是另一番風貌……當時確定的組合布拉德·皮特和凱特·布蘭徹特那樣讓人期待,而7500萬美元的“高額”預算雖然對於好萊塢動輒上億的大製作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一直堅持獨立電影的達倫·阿羅諾夫斯基來說,這個數字已經有點讓他手心冒汗了--他的前兩部作品,《圓周率》和《夢之安魂曲》都是小製作中的小製作,他早就學會了應該如何將開銷減至最低。然而,影片即將開拍的時候,阿羅諾夫斯基卻和皮特發生了爭吵,兩人就影片的一些問題互不相讓,結果就是皮特憤而“出走”,以最快的速度進到了《特洛伊》的劇組,甚至沒有給阿羅諾夫斯基一絲一毫的緩和餘地。
這個劇本是阿羅諾夫斯基專門為布拉德·皮特量身定做的,沒想到有人家並不領情。這一拖,就是整整兩年的時間……2004年初,阿羅諾夫斯基找到了另一對令人眼前一亮的組合:休·傑克曼和雷切爾·薇姿,男主角仍然魅力十足,女主角在氣質上卻發生很大的變化。而華納公司雖然答應繼續出資投拍,但鑒於演員身價的“下跌”,只開出了3500萬美元預算,還不到原先的一半。好在這也難不倒阿羅諾夫斯基,他不停地琢磨應該如何用最少的錢拿到最好的效果,只用了兩個星期,就拿出了一個與原稿完全不一樣的劇本,而且更好。對於阿羅諾夫斯基來說,每一部出自他手的作品就好比他的“孩子”,所以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敷衍了事。至於被“棄用”的“布拉德·皮特時期”的劇本,則被改成插畫小說進入到圖書領域。
【拍攝--以省錢為目的】
無疑,《珍愛泉源》首先立足於科幻類型,這就意味著影片需要大量的視覺特效,這對於CGI日新月異的當今電影業,根本就不是一個難事,但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最終卻決定完全棄用CGI,大量使用模型進行微縮拍攝,甚至還在玻璃器皿中進行化學反應,來製造一些特殊的故事環境--其實,就算阿羅諾夫斯基想使用CGI,3500萬的預算還不夠他做一個片頭的……
如果說是CGI模糊了時間的限制,那么阿羅諾夫斯基則是要喚回時間的影響,因為《珍愛泉源》本身就是一部用時間來明確風格的影片。利用模型進行微縮拍攝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看看《指環王》系列就知道了,“中土世界”里每一個建築物,幾乎都是用模型擴大之後的效果。估計除了彼得·傑克遜,也只有阿羅諾夫斯基能夠將這種費勁但省錢的電影技術用得如此活靈活現,絲毫看不到“削減開支”的影子,最出色的地方運用在影片的最後一部分,也就是休·傑克曼乘坐“宇宙氣泡”飄過一片星雲的時候……由此你會知道,這種技術並不單是只能用在弄沉輪船或毀掉“金門大橋”這種具體化的特效上。
至於休·傑克曼和雷切爾·薇姿這對情侶組合,也不是阿羅諾夫斯基因為錢少的“無奈”選擇。雷切爾·薇姿並不是單純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可憐蟲,她將角色詮釋得極有層次感,兼具了對死亡的恐懼和對命運的寬容,她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幾乎講述了一半的故事。而休·傑克曼也為影片犧牲良多,三個時代換了三種造型:500年前的他長發有鬍子,有點像“金剛狼”;現在的他乾淨利索、魅力十足;500年後的他“光溜溜”,連衣服都省了,就像是一個丟失了靈魂的狂人,已經接近於神的境界……為了最後一個造型,休·傑克曼將身上露出的毛髮都剃了個精光。
花絮:
·2002年初,阿羅諾夫斯基曾希望由布拉德·皮特和凱特·布蘭切特主演本片,計畫的投資預算也高達7500萬美元。後來由於布拉德·皮特同阿羅諾夫斯基產生意見分歧而決定放棄,影片被擱置下來,而2004年影片開拍時,預算已經降到3500萬,不過對於拍慣獨立影片的阿羅諾夫斯基來說,資金問題是難不倒他的,因為拍攝《圓周率》只用了6萬,《夢之安魂曲》也不過400萬,阿羅諾夫斯基深諳小成本的拍攝技巧。
·為了拍攝第三段故事,休·傑克曼不得不剔掉所有頭髮和胸毛。
·影片中沒有使用CGI技術,不僅由於資金問題,還因為阿羅諾夫斯基堅信CGI遲早會被淘汰。在拍攝片中培養皿中的化學反應時,他採用了顯微拍攝技術。
·本片劇本初版被配圖當作漫畫書出版。
精彩對白:
Priest:Our bodies are prisons for our souls. All flesh decays. Death turns all to ash. And thus death frees every soul.
牧師:我們的身體是靈魂的囚籠,肉體腐爛,死亡將一切化為灰燼,於是靈魂得到解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