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蔭槐[清代詩人]

王蔭槐(約1785~?),字子和,一字味蘭,盱眙(今江蘇省盱眙縣)人。清代嘉慶朝癸酉年舉人,大挑教職。有《蠙廬詩鈔》傳世。 王蔭槐本是丹徒人,“以父銘賈於盱眙,遂移籍焉。弱冠即以詩名噪江左”,是盱眙歷史上較為著名的詩人。王蔭槐自家築有偶園,在第一山麓,藏書萬卷,沈酣其中,杜門不出,是性情中人。

基本信息

這裡錄其詩兩首: 《崑山過顧亭林先生故里》

郡國關心利病陳,玉山遺老負經綸。河汾弟子興唐室,遼海先生自漢民。落日荒陵揮涕淚,徵車斷碣訪荊榛。高門宅相都零落,故里經過感替人。

《自盱眙至金陵道中作》

秋風吹桂樹,驛路飄清香。淮山一夜雨,霽色催晨裝。寥泬天宇高,新雁爭先行。倦眼盼晴雲,老鶻亦高翔。野人衣食謀,所樂惟稻粱。江淮夏盛漲,流冗良可傷。高原幸有秋,如雲罷亞黃。旅食勿雲貴,且復歌金穰。

嘉慶十八年(1813)舉人,弱冠即以詩名噪江左,喜作詩文和收藏古籍,家建有偶園,在盱眙山第一山麓,收藏圖書數萬卷,藏書樓有“十四間書樓”、“蠙廬”等。1919年,傅增湘游 高郵,曾登樓披閱其藏書竟日,當時尚有藏書萬餘冊,稱“其中雖無宋元古本,而舊抄秘刻亦頗有之”,1937年前後,被書賈捆載而去,證明其藏書長達近百年。王重民在《中國善本書提要》中,著錄了他收藏的明吳琯校刊本《詩紀》156卷,莫友芝、傅增湘等亦著錄其舊藏明本數種。藏書印“漢鹿齋金石書畫印”、“雲巢書牧”、“盱眙王氏十四間書樓藏書記”、“蔭槐”等。著有《蠙廬詩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