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精忠

王精忠

王精忠,江西安福人。二等乙級革命殘廢軍人,中國當代作家、詩人,筆名蘭雲,別號鳳林居士。1933年10月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一個書香家庭。其父是留美學者、大學教授,其母大學畢業後任中學語文、音樂教師。198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行政管理學專業。1949年參加解放軍,歷任十五軍文工團團員,志願軍十五軍文工團團員,解放軍四十五師教導營幹事,一三五團俱樂部主任,空降兵四十五師宣傳科文化幹事、文化宣傳科副科長,武漢市文聯文學部專業作家、市作家協會秘書長、市文聯第六屆委員,武漢作家協會第一、二屆理事,武漢作家協會顧問。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王精忠 王精忠

王精忠 當代作家、詩人。字義生,別號鳳林居士。筆名藍天。中共黨員,大學畢業。1933年10月生於江蘇南京,祖籍江西安福,出身教育世家,父系留美學者,母系中學教師,從小熱愛文學,中學時代就以詩歌參加學生運動。1949年7月投身革命,任軍文工團員。迄今從事文學藝術已達40多中。著作主要有長篇傳記小說《萬里戰旗紅》,歌劇《閃光的鏍釘》,故事《赤手降魔》,報告文學《黃繼光活在大家心中》、《血戰上甘嶺》,雜文《人才難得與人才難為》及與人合作故事集《特級英雄黃繼光》,話劇《凱歌百代》,長篇紀實文學《上甘嶺大戰》等。創作的散文、詩歌、小戲、歌曲等作品被收入多種選集或獲獎。在解放兩廣及大西南戰役中立一等功,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立三等功,獲軍功章。上甘嶺戰役中立二等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議授予“二級戰士榮譽勳章”。在建國十周年大慶的文藝調演中,立三等功。還先後獲各級通令嘉獎31次,創作獎16次。創作的歌劇《閃光的鏍釘》赴京調演,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周恩來、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集體接見。

個人成就

20世紀40年代讀中學時即以詩歌為武器參加進步學生運動,1950年3月在解放兩廣及大西南戰役中榮立一等功,10月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員赴朝作戰。1951年7月在第五次戰役中榮立三等功,獲軍功章獎勵。1952年12月在上甘嶺戰役中榮立二等功,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頒發的朝鮮二級戰士榮譽勳章。1958年12月在建國十周年文藝調演中榮立三等功,同年獲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工團員、營文化幹事、傘兵連長、團俱樂部主任、軍演出隊文藝編導、師文化科長、師宣傳科長。先後獲得軍內各級通令嘉獎11次、創作獎16次。1978年轉業後歷任武漢市文聯委員、武漢市文聯專業作家、武漢作家協會秘書長、武漢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武漢作家協會顧問、湖北暨武漢詩詞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晴川詩刊》常務副主編、《武漢詩詞》編委會主任、武漢詩詞學會會長、武漢詩詞學會名譽會長等職,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主要業績

長期從事新中國軍事題材的文學藝術創作。1950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戰場報》發表特寫《活捉匪首孔學凡》並被聘為該報特約通訊員;1952年在著名的朝鮮上甘嶺戰役中的前沿坑道寫下朗誦詩《偉大戰士黃繼光》、歌曲《烈火英雄邱少雲》、歌詞《守衛在朝鮮前線》等。1960年代在中央及地方報刊發表了報告文學《黃繼光活在大家心中》、《血戰上甘嶺》、《凱歌百代》,故事《赤手降魔》、《紅雙揚》等各類作品100餘篇。他創作的小品《熔爐》獲15軍文藝調演一等獎,報告文學《黃繼光活在大家心中》、故事《赤手降魔》獲武漢空軍創作一等獎。他創作的歌劇《閃光的螺絲釘》和參與執筆的話劇《凱歌百代》等均曾赴京調演,並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集體接見。

作品賞析

1977年先後出版長篇小說《萬里戰旗紅》、故事集《特級英雄黃繼光》(與人合著)。1993年與人合著的長篇紀實文學《上甘嶺大戰》出版時,人民日報、新華社及中央、地方20多家報刊和電視台予以評論報導。累計發表各類作品達一百多萬字,多種選集收錄了他的作品。其傳略已被輯入《中華英模大典》、《中國作家大詞典》、《中國專家》、《中國當代詩詞藝術家大詞典》、《世界藝術家名典》、《東方之子》叢書、《藝術人生》、《強國豐碑》等20多種不同體裁的著作中。包括報紙、雜誌和電視在內的國家和地方10餘個媒體對他做過專訪和評介,其中有報告文學《征鞍不卸》和特寫《千行青史心血鑄》、《熱血文章英雄筆》、《求精於藝術,務忠於人民》、《上甘嶺功臣勁書上甘嶺大戰》、《英雄與英雄主義》、《戰鬥後的歌唱》、《記錄戰爭與英雄》、《筆下起風雷》、《千秋功業百代傳》等。

擔任職務

還先後擔任文學藝術的組織領導工作,曾任文藝編導、團俱樂部主任、師文化科長、宣傳科長以及武漢作家協會秘書長等職,是受人讚譽的社會活動家和領導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武漢市文聯委員、武漢作協專業作家、全國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武漢市詩詞學會會長並曾兼任《晴川詩刊》常務副主編以及武漢作協、湖北散文學會、湖北通俗文學學會和許多文學社團的理事、顧問或名譽主席。他還是二等乙級革命殘廢軍人,台屬和僑屬,並是全球漢詩協會的名譽理事,在海外有廣泛的聯繫和影響。

主要作品

其傳略已被收入《中國作家大辭典》、《當代詩詞家辭典》、《抗美援朝英模集》、《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中國當代名人大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世界著名華人社團領導人名典》、《中國文藝家新傳》、《世界優秀人才大典》等20多種史著中。人們刊寫過他的報告文學《征鞍不卸》特寫《千行青史心血鑄》、《熱血文章英雄筆》、《精忠二字勵生平》、《戰鬥後的歌唱》、《讓千秋功業百代傳》、《訪著名作家王精忠》、《上甘嶺之魂的作者》、《求精於藝術、務忠於人民》、《上甘嶺功臣勁書上甘嶺大戰》等專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