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俊[中大教授]

王福俊[中大教授]

王福俊,男,1967年3月出生,山東省鄆城縣人,畢業於西北大學,現任中山大學教授。

圖:王福俊敢想敢闖的創勁,使他開拓了粉狀微粒能現雷射的先例,為原子世界開闢新路 呂少群攝

我們處身日趨微型化的世界:從水壺形大哥大到輕觸式智慧型手機,由真空管電視到高畫質電視,物質體積不斷縮小,厚度不斷變薄,能量則持續增強。這一切變化發生在近二十年間,有賴材料科學的推陳出新所賜,也得力於科學家如中文大學物理系副教授王福俊的敢想敢闖。在奇妙的原子世界裡,憑藉「肯撞多試」的創勁,他研發出少於一微米的硬薄膜、提升手機表面的保護力,更突破雷射發光材料需源自單晶的向例、開拓了粉狀微粒能現雷射的先例,誠「大探險家」也。

王福俊在香港鄧鏡波書院讀到中六後負笈美國,九十年代初先後在西北大學取得化學學士,材料科學及工程物理學博士學位,主攻材料科學的隨機雷射,最初研究的是防止刮花、附在精品面層的硬薄膜。

在原子世界裡,一個原子相當於零點一納米(比微米小千倍),王福俊藉微波加熱把甲烷的首個氫原子離解,附在物質面層上,作為底層;然後繼續脫氫和重建碳鍵作用,使成一層一層的碳膜表面。在聚迭起大約二千個碳層,薄如二、三納米後,他發覺長成的碳膜片具有鑽石般硬度,貼在智慧型手機表面,可起防止磨損的保護作用,令產品價格提升。他謙稱:「只是技術提高,談不上原創。」王博士最津津樂道的是,在研製薄膜的過程中,「意外」發現氧化鋅粉粒晶體可以擺脫鏡面、自我炮製雷射的特性和能力。

意外研製出發光晶粒體

那是九十年代中,王福俊博士後追隨導師做研究的最大意外收穫。當時他的專注焦點轉向半導體、追尋新發光材料。「那是發光二極體(LED)蓬勃發展的初世,光譜不全、難有藍光,不少研究都向便宜發光材料競逐。」文獻上報導:鎵的氮化物、鋅的硒化物、氧化物,在適合光波的照射下,都可能發放藍色雷射,於是王福俊選了便宜又方便操作的氧化鋅作為測試材料,研製發光體。

王博士第一步制晶粒。制晶要在高溫、低壓的作用箱把鋅片加熱,使它表面原子遇熱蒸發,跟注入的氧氣分子作用生成氧化鋅。這些氣態的氧化鋅懸浮分子,附在箱內的凍面上,逐步結晶。所謂「凍」面,其實並非像天氣零度的冷凍,只要溫度適度降低,就有機會看到氧化鋅晶粒在「凍」面成長。為了好好迎接這個「晶粒寶寶」,科學家在箱內調控降溫角落預放蓋玻片(玻璃)、等分子附落作晶核,然後任王博士選擇溫度,控制結晶速度,製造出大小和排序有異的納米晶粒。

下一實驗是測試成品特性,看結果,做分析。王福俊想制藍雷射,所以用波長四百納米的光源對晶粒照射,看能否催生四至五百納米的藍雷射,以判別實驗是否成功。本來,降溫慢、核心少、結晶慢,完美晶體(大單晶)發光的機會較大,但是,他發現用降溫快、結晶速製成的「微細」、「粉狀」晶粒,卻出乎意料之外顯現自製微雷射的能力。王博士重複驗證,一點不眼花,他發現了「粉狀散碎」的小晶體也能產雷射。這是重大的突破,令他興奮得在實驗室蹦蹦跳:納米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研用金屬材料檢測生物

王博士由理大轉到中大任教後,研究興趣轉移到怎樣改動金屬表面電子的游離走動及其套用上。理論上,金屬表面的電子在表層形成大量電漿激元(Plasmon),倘在塊面上刻出極微凹坑,則凹坑出現的強電場會使金屬發光亮度和光色有所改變。貴重金屬像金、鉑、銀,都是很好的實驗材料。記者見證到本來金燦燦的黃金表面、可以分別依視角變動而出現紅藍黃綠等不同光彩。這是個創新科技署資助的LED研究,王博士希望利用它的發光二極體功能,進而把生化分子如病毒、特定蛋白受體,標記(tag)上去,作為檢測該分子的生物檢測器。在這位博士眼中,它的敏感度及乎單分子。無怪乎在納米世紀中,細如生化分子、也難逃過新生材料和新生技術的擒兇手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