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榮[公安英模]

王玉榮[公安英模]

人名,著名人物為原鄭州市公安局正處級調研員、三級警監,吉林長春人。曾是鄭州市公安局正處級調研員、三級警監、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多次擔任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傑出青年衛士、名列中國十大女傑之首。

基本信息

(圖)王玉榮[電影人]王玉榮

王玉榮1961年出生在吉林省長春市一個軍人家庭。王玉榮1961年出生在吉林省長春市的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位總工程師,母親是醫生。 1996年12月18日,孤身一人迎著炸藥包,3槍擊斃歹徒,成功解救了28名幼兒和兩名教師的警營楷模;這位曾先後參與了20多起大要案偵破的女英雄,2009年3月14日因病在鄭州去世,終年48歲。

事件介紹

河南鄭州市18日舉行追悼大會,沉痛悼念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傑出青年衛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十大女傑、鄭州市公安局正縣級調研員王玉榮同志。河南鄭州市2009年3月18日舉行追悼大會,沉痛悼念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傑出青年衛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十大女傑、鄭州市公安局正縣級調研員王玉榮同志。

王玉榮〔1961年11月24日---2009年3月14日〕吉林長春人。曾是鄭州市公安局正處級調研員、三級警監、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多次擔任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傑出青年衛士、名列中國十大女傑之首。
可怕的病魔把她推到生命的邊緣乳腺癌轉移到肺部後又轉移到腦部。2009年3月14日21時30分左右,在與魔抗爭8年之後,這位女英雄再也沒能站起來----因病在鄭州去世,終年48歲。
1996年12月18日,當場擊斃歹徒的女警王玉榮,走出現場時受到省市領導和民眾的熱烈歡迎。

河南省公安廳2009年3月15日發布,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傑出青年衛士、中國十大女傑、鄭州市公安局正縣級調研員王玉榮同志因病於2009年3月14日去世,年僅48歲。

1996年12月18日,鄭州市國棉五廠發生一起特大劫持人質案。一歹徒持炸藥包劫持了該廠幼稚園的28名幼兒和2名教師,索要50萬元人民幣,否則將引爆炸藥,與人質同歸於盡。案件牽動著各級領導和無數人的心。

時任鄭州市公安局車站分局偵查員的王玉榮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沉著冷靜地與歹徒鬥智鬥勇,終將其當場擊斃,救出了所有人質,保護了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時間,王玉榮的事跡傳遍神州大地。

成長經歷

人們忘不了:1996年12月18日,鄭州國棉五廠幼稚園發生特大劫持人質案。一歹徒持炸藥包劫持了園內28名幼兒和2名教師,索要50萬元人民幣,否則將引爆炸藥,與人質同歸於盡。時任鄭州市公安局車站分局偵察員的王玉榮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與歹徒鬥智鬥勇,終將其當場擊斃,救出了所有人質。一時間,王玉榮的事跡傳遍神州大地。人們忘不了:1996年12月18日,鄭州國棉五廠幼稚園發生特大劫持人質案。一歹徒持炸藥包劫持了園內28名幼兒和2名教師,索要50萬元人民幣,否則將引爆炸藥,與人質同歸於盡。時任鄭州市公安局車站分局偵察員的王玉榮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與歹徒鬥智鬥勇,終將其當場擊斃,救出了所有人質。一時間,王玉榮的事跡傳遍神州大地。

5歲那年,父親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母親悲憤離開人世。父親下放勞教後,兄妹5人住在一間9平方米的小平房裡,相依為命整整10年。1978年,父親由於過度激動,猝死在平反昭雪大會上。王玉榮回城接班,到一軍工廠當了扳鉗工。

扳鉗工工作很苦,她每天早早地就上班,給師傅們打開水;她拿著一個比她還高的大掃帚,把男女廁所和整個工房都掃得乾乾淨淨。由於工作出色,她進廠當年就被評為全廠團代會代表。

16歲,是少女做夢的花季。她特別喜歡那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詩,漸漸萌發了當個女刑警的念頭。她開始把報紙上對女刑警的報導都剪下來,貼在床頭兒。她幾次徘徊在吉林省公安廳大門前,見了穿制服的人就問:“怎么才能當警察?”每當見到女警察,她總是用羨慕的目光追著人家偷看。

天遂人願。1984年,王玉榮來到河南,正好趕上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招法警,便立即報了名。主考官看到這位英氣逼人的姑娘,便一連向她提出9個問題:“會開車嗎?”“會!”“會打槍嗎?”“會!”…… 她乾脆利落地一連回答了9個“會”。主考官終於同意她第二天參加複試。這位從沒摸過方向盤的東北姑娘,走出考場就四處找人教她學開車。她臨陣磨槍地練了一天車,第二天複試時,硬是當著眾考官的面把汽車開走了,終於如願當了一名法警。在乾法警的4年裡,她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1988年,王玉榮從鄭州市中級法院調入車站公安分局刑偵科,終於圓了多年當女刑警的夢。一到崗位,她就下街道摸情況,蹲點、守候、抓現行、破大案、摸爬滾打樣樣都乾。

1992年冬天,王玉榮懷著六七個月的身孕,但照常在車站廣場執勤巡邏,照樣玩命一樣地工作。有一次,在長途汽車站追趕一名搶劫犯時,不慎被腳踏車掛倒,衣服爛了一個大口子,腿上鮮血直流,當民眾把她扶起來時,她竟不顧一切地還要追逃犯。

女兒出生時,王玉榮是高齡產婦又是剖腹產。可孩子剛滿月,刀口尚未癒合,她就又回到了崗位上。分局和隊里的領導幾次命令她回家,她就是不肯。過度運動,使未癒合的刀口撕裂了,血水染紅了內衣。她一聲不吭地買了些消炎藥和紗布帶在身上,感到不適就躲進廁所,擦上藥,包紮一下,繼續工作。

產後受寒引發的過敏性哮喘,關節炎、頭痛,時時困擾著她;過度勞累導致的坐骨錯位、心臟病不時把她擊倒在地;腹部傷口潰瘍,留下了大塊的疤痕。

1994年春節前,王玉榮連續工作兩天兩夜,處理完一起販毒案回到家中,見丈夫還未吃飯,就想鑽進廚房,想做道愛人最愛吃的油炸豆腐泡。可是,她太疲勞了,竟扶著鍋沿打起了盹,一不留神半鍋滾燙的油翻在腳上。經醫院診斷為二度燒傷,需臥床休息兩個月,但她不到20天就一瘸一拐地上了班。由於過早行走,移植後的新皮不規格生長,五個腳趾粘連在一起,形成了“鴨蹼腳”。

在車站分局9年裡,她和戰友們共抓獲各類違法犯罪人員4167人,查破各類治安、刑事案件l314起。

1998年9月,在人民公安大學英模班畢業後,組織上安排王玉榮到管城分局任副局長,主管控申工作。王玉榮帶領控申科的民警對每起案件都認真走訪、深入調查,在一年的時間內,把所有上訪案件全部解決。

2002年1月,接連幾晝夜的工作使她突然感到身體不適,高燒不退,渾身無力,幾次昏睡在辦公桌上。在戰友們的極力勸說下,她進行了檢查,結果,醫生給她判了死刑:乳腺癌晚期!最多再活三個月!

王玉榮王玉榮

這對她無疑是晴天霹靂!但,她很快調整心態,決心與命運抗爭,與病魔決戰。

經過大劑量的化療,她的滿頭烏髮全部脫落,體型整個變了樣,從64公斤一下增長到84公斤。每天吐20多次,她就吃20多次,親人看著心疼得直掉淚,她卻笑著說:“人是鐵飯是鋼,保養好身體,回去好工作。”頭髮掉了,愛美的她一度很痛苦,但時常照著鏡子對自己說:“掉了還能長出來,怕什麼呢。”每次化療一結束就開始跑步鍛鍊,兩年後體重逐漸降到69公斤。

一天,王玉榮告訴前去看望自己的同事張元明說:“昨晚隔壁病房的一位女士因同樣的病跳樓自殺了,我不會,這點兒痛苦算不了什麼。”

2004年2月,大病初癒的她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當時,領導勸她好好調養身體,不少朋友聽說她又要上班,也打來電話說:“你不要命了?”她很感謝地說:“大家的好意我領了,但我需要工作。”

對於新主抓的經濟偵查業務,她就虛心向老戰友請教,一有時間就讓他們講案例。一個月下來,她硬是把一本關於偵破77種經濟案件的書全部通讀了一遍,並把常碰到的8種案件的具體處理標準逐條逐句地背下來,同時還把大隊近年的積案全部梳理一遍,將重大的系列案件的案卷調出來,和有經驗的同志一起分析、研究偵破方案。大練兵活動中,她和經偵民警一起在操場上摔打。

當時,王玉榮的身體雖然基本恢復正常,但手術後右胳膊落下的後遺症,每年以水腫5厘米的速度增長,右胳膊比起正常人已超出15厘米粗。夜深人靜時,水腫的胳膊疼痛難忍,她就起來用熱水敷一會兒;工作期間,實在難受了,就把大夫叫到辦公室打上一針;為了鍛鍊肌肉和身體的協調性,她學彈鋼琴,撿起了多年不用的縫紉機,做上一會兒針線活兒。

2004年,王玉榮終於“康復”了。當時她對採訪的媒體說,只要你意志堅強,沉著冷靜地對待突然降臨的生死考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2005年,她調任中原公安分局副局長,主抓法制和拘留所。因為當時拘留所的一些工作不達標,她夜以繼日地工作,終於使工作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2006年10月,王玉榮再次感到身體不適,到北京空軍醫院做檢查,癌轉移至肺部,醫生認定“太勞累所致”。在北京腫瘤醫院,她進行了肺切除後,到廣州進行了4個月的化療。

王玉榮的丈夫王曉軍也是警察,只有星期日才能到廣州照顧她。然而,堅強的王玉榮從不埋怨,她咬牙堅持鍛鍊,拚命吃東西增強營養,並對丈夫說:“等我好了,我陪你出去旅遊,去西安旅遊,去雲南大理。”

然而病魔並沒有放過這個堅強而樂觀的女英雄。2007年,腦癌也出現了,她的臉腫得像個大麵包,頭痛欲裂。

“我一定要與命運抗爭到底,一定要打敗它!”英雄的王玉榮像當年面對那個身纏炸藥的歹徒一樣,沉著冷靜,堅強勇敢。

婆姐王曉玲說,玉榮身上最可貴的精神就是堅強不屈、樂觀向上和對生命的熱愛。她介紹說,去年去北京做手術,王玉榮的雙手已不能動彈,剛一進北京城,躺在車上的她卻俏皮地翹起腳趾頭,笑著說:“北京歡迎你!北京歡迎你!”見此情景,家人都悄悄背過臉,個個淚流滿面。

“整個住院期間,她的精神狀態感染著我們每一個護理她的人。”王玉榮的侄女周貴青介紹說,王玉榮包里和枕邊有四五個木梳子,即使在病房裡,她穿得都很工整,她出門必化妝,在我們給她化妝時,還要求給她擦紅臉蛋,她說“人要有精神,有朝氣”。

看到她樂觀的樣子,連醫生都驚嘆她的毅力:“到底是女英雄呵!”這位女英雄真的奇蹟般地擊退了腦癌,再次站了起來!當王玉榮穿著大方得體的紅上衣,滿面春風地為戰友們擊鼓高歌、瀟灑“劈叉”時,戰友們都感動得落淚了,這是一個多么可敬可愛、堅強不屈的生命呵!

“她住院期間,最希望看到警察同事。”大姐王玉娟說,只要見到老部下或者派出所長,就會問:現在工作排第幾?好了,就鼓勵好好乾;差了,就直接批評,婉言傳授方法。

王玉榮特別珍惜親情,化療期間,不能沾染油污,可是當看到同為警察的丈夫回家時,她非要親自下廚,為丈夫做最拿手的紅燒肉和辣子雞。

2008年3月第二次伽馬刀手術後,王玉榮的痛苦減輕了許多,她就在病房裡練習踢正步,用一本書當授銜令,她在練習被授予警監警銜時可能會用到的姿勢。“你們沒有當過警察,你們不知道我有多么自豪!”周貴青含淚模仿王玉榮的話說:“過了五一,我就穿著白襯衣去上班!”

2008年10月16日,進行了第一次開顱手術後,王玉榮說話都比較困難。可是,當她聽說公安部的領導第二天要來看望慰問她時,她沉默了一天。家人後來才明白,她是在積蓄力量,在公安部領導來病房的短暫時間裡,不想讓他們看到一個警察連話都說不成的樣子:她用完整的語言向公安部領導表達了一名警察戰勝病魔的決心和信心。

後來,她感覺到生命並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時,告訴家人:“你們不要悲傷,死亡一點兒都不可怕。我這一生作為警察很自豪,很光榮,唯一的遺憾就是新警服沒有穿成,我希望死後讓那白色警襯陪伴著我。”

後來,她只能聽電視新聞,聽家人讀報,聽公安要聞,表達“同意”,只能眨一下眼,而想表達意思又不能時,會急得流眼淚。

再後來,她每天都要聽劉歡的歌《從頭再來》、在警營晚會上自己唱過的歌曲《同一首歌》《我和草原有個約定》。每次聽到這些歌曲,她就會淚流不止。

就這樣,王玉榮堅持著,堅持著,直到2008年10月,她又一次住進北京空軍醫院,頑固的腦癌再次向可憐的王玉榮發起了總攻。這次,堅強的王玉榮落淚了,她的身體已經不能接受意志的支配了。

王玉榮病逝的訊息傳到當年的幼稚園(現豫欣公司幼稚園),老師、孩子和家長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當時是我生命中最難熬的5個小時,真不知道炸藥威脅下的孩子會是什麼結局。”回憶起“12·18”人質營救事件,作為當時被營救出的28個孩子之一的宋世鵬的母親王岩淚流滿面地說,“對全國人民來講她(王玉榮)是英雄,對被營救的28個孩子的家庭來講她是永遠的恩人,我一直替孩子銘記著她,她英年早逝,我們很難過。”

“她用生命拯救了生命、拯救了28個家庭,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她的精神永存天地間!”另外一個孩子的母親高睿哭著說,“我是個醫生,乳腺癌並非不治之症,她生命的短暫與忘我工作關係密切。”

張亞琴是當時在現場的一位幼師,她說:“王玉榮的英雄壯舉將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中,她英年早逝,是鄭州人民的損失,我將教育孩子向她學習,勵志成才,報效祖國和社會。”

事跡回顧

那是一個夏季,車站地區連續發生綁架輪姦少女案。王玉榮主動請纓,換上了連衣裙和高跟鞋,披著一頭秀髮,和戰友在火車站廣場一連守了幾天幾夜。第四天深夜,三個外地模樣的大漢終於在廣場東南角陰暗處鬼鬼祟祟地出現了。一個膀大腰圓的漢子湊過來向她“問路”,另外兩個漢子突然從後面架起她塞進了計程車。她剛要呼喊,一把冷冰凍的匕首頂住了她的咽喉。頓時,她明白:這就是摧殘少女的暴徒!她急中生智,借著剎車的慣性順勢向前猛傾了一下,伸手在計程車司機的肩膀上狠勁掐了一把,司機猛然回頭,明白了車內發生的一切。突然,司機一個急剎車,王玉榮趁機一拳打掉了歹徒手中的匕首。歹徒見勢不妙,拉開車門就逃,王玉榮脫下高跟鞋拔腳就追,死死抓住了其中一個。一起系列綁架輪姦少女案破獲了。

1994年5月,王玉榮和另外兩名戰友執勤時發現兩男一女形跡可疑,就跟蹤並將其中一男子帶到分局進行盤查。不料,男子突然從包里摸出一把五四手槍,並扣響了扳機。眼疾手快的王玉榮不顧一切地衝上去,拖起歹徒的手臂,扭住他的手腕,使子彈打在了天花板上。經查,該人正是在雲南、北京等地連續製造麻醉搶劫案的首犯。

1996年12月18日上午11時28分,市公安局110報警台接到鄭州國棉五廠保衛處報警:一歹徒持炸藥包劫持了本廠幼稚園小一班的28名幼兒和2名教師,索要50萬元人民幣,否則將引爆炸藥,與被劫人質同歸於盡!

歹徒腰纏炸藥包,手握起爆器,情緒極不穩定,情況十分危急。

(圖)王玉榮[電影人]王玉榮

指揮部決定選派機智勇敢、應變能力強的火車站分局女民警王玉榮深入虎穴,與歹徒面對面交涉,穩定其情緒,拖延時間,把握戰機,擊斃暴徒,解救人質。

臨危受命的王玉榮5分鐘趕到了現場。聽完簡單情況介紹、處置方案和領導要求後,玉榮毫不猶豫換上幼稚園工作服,擲地有聲地向領導表示:“我一定完成任務! ”

她以照看孩子為由,機智地同歹徒交涉,並成功進入中心現場。王玉榮仔細觀察室內情況:腰纏炸藥包、手握起爆器的歹徒,頭戴機車頭盔,面部只有鼻子露在外面,稍有不慎後果將不堪構想。王玉榮急中生智,謊稱一個孩子生病了,需要取藥,徵得歹徒的同意後走出教室。

她向領導詳細報告了中心現場的情況,為指揮部制定正確方案提供了科學依據。而後,她以送藥為名再次進入中心現場。王玉榮鎮靜地一邊用左手中的藥引逗孩子們安全退到自己身後,一邊悄悄握槍等候最佳發射時機。她只有一次擊發機會,容不得她有絲毫猶豫和失誤;她只有一個擊發位置,那就是歹徒面部暴露在外的鼻子三角區,她必須準確將其擊斃,絲毫的偏差都會使30條生命遭遇威脅。

歹徒快步走向王玉榮,要查看她手中的藥。她等待著歹徒逼近,讓孩子們儘可能地退到教室的角落。兩米,一米,半米!玉榮右手閃電般地抬起,槍口直頂歹徒人中穴:“叭、叭、叭!”三槍擊中要害,歹徒面罩中的眼睛困惑地眨動一下,似乎還沒明白怎么回事,王玉榮早已扣住了歹徒的雙手,將其撲倒在地,用身子緊緊壓住炸藥包。當她被衝進的防暴隊員們從歹徒身上拉起時,王玉榮第一個反應是:抱起歹徒放置在窗台的炸藥包,跑出門扔在操場的空地上,並與隨後的民警一起將孩子們一個個救離險境。

幼稚園的大門口擠滿成千上萬名民眾,街道上、附近的居民樓視窗、樓層頂,都擠滿了心急如焚的家長。當28名孩子被救離險境時,人群中爆發出長時間雷鳴般的掌聲。人們忘情地流著淚高呼:“公安萬歲!”“警察萬歲!”

當晚,原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致電原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一定要好好表彰這位女英雄!”

很快,鄭州各大賓館住滿了中外記者,神州大地都在傳頌這位中原女英雄的事跡……

心愿未了

殯儀館告別大廳外,書寫著“臨危受命 二十八朵幼蕾得以精心呵護竭誠為民四十八載風雨鑄就赤誠警魂”的巨大黑幔在風中舞動,院內站滿了前來跟英雄做最後告別的人們,有民警、武警官兵、學生、醫護人員和許許多多被王玉榮精神所感動、所折服的民眾。 殯儀館告別大廳外,書寫著“臨危受命 二十八朵幼蕾得以精心呵護竭誠為民四十八載風雨鑄就赤誠警魂”的巨大黑幔在風中舞動,院內站滿了前來跟英雄做最後告別的人們,有民警、武警官兵、學生、醫護人員和許許多多被王玉榮精神所感動、所折服的民眾。

“可惜,我沒有穿成我的白警襯衣。”王玉榮的這句話,成為她48年青春中最大的遺憾。

2006年,王玉榮的乳腺癌轉為肺癌,之後,肺癌又轉為腦癌。至2009年1月9日,她先後做了4次腦部手術。

“整個住院期間,她的精神狀態感染著我們每一個護理她的人。”王玉榮的侄女周貴青告訴記者,2008年3月第二次伽馬刀手術後,王玉榮的痛苦減輕了許多,而這時,她已升為鄭州市公安局的正縣級偵查員。

得知要到公安部授銜,王玉榮就在病房裡練習踢正步,用一本書當授銜令,她在練習被授予警監警銜時可能會用到的姿勢。“你們沒有當過警察,你們不知道我有多么自豪!”周貴青含淚模仿王玉榮的話說,“過了五一,我就去找黃副市長(黃保衛)說說,讓我穿著白襯衣(正縣級以上民警才能穿白襯衣)去上班!”可是,病情卻不斷加重,這個願望最終也未實現。

2008年10月16日進行了第一次開顱手術後,王玉榮說話已非常困難。她告訴家人:“這一生作為警察我很自豪,很光榮,唯一的遺憾就是我的新警服沒有穿成,我希望死後讓那白警襯衣陪伴著我。”

情況越來越糟,逐漸地,她只能聽電視新聞,聽家人讀報,聽公安要聞,表達“同意”只能眨一下眼,而想表達意思又不能時,會急得流眼淚。

“2009年大年初一的下午,玉榮的血壓突然升高,身體慢慢不行了……”二姐王玉梅哽咽著說,3月14日臨近21時30分,玉榮的丈夫和女兒及家人正要與醫生商議怎樣才能減輕她的痛苦時,她聽到了丈夫和女兒的聲音,抬了一下眼睛,突然表情變得異常安詳,而此時心率監控儀的數字均勻下降,直至心臟停止跳動。

2002年1月,可怕的乳腺癌向她襲來。但王玉榮沒有被癌症壓垮,靠著驚人的毅力與病魔搏鬥,仍帶領民警戰鬥在公安工作的第一線。近年來,她和戰友們一道偵破各類治安、刑事案件1314起,抓獲各類違法犯罪人員4167人,為國家和個人挽回經濟損失達百萬元。

榮譽成績

王玉榮還先後參與20多起大要案的偵破工作,親手抓獲犯罪嫌疑人50多名。1996年12月,王玉榮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榮譽稱號;1997年3月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97年5月被河南省人事廳記大功一次;1997年4月獲全國總工會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章”,被授予河南省勞動模範稱號,獲首屆“中國傑出青年衛士”稱號;1998年8月榮獲第二屆“中國十大女傑”榮譽稱號。

回憶英雄

“玉榮,我給你帶來了你最喜歡吃的羊肉餃子,你吃點吧!”2009年3月16日下午5時許,鄭州市民馬義文將一盤熱騰騰的羊肉餃子擺在了王玉榮的遺像面前。“我和王玉榮是戰友,我知道她最愛吃鄭州順城街的羊肉餃子,就專程趕到順城街給她買了16個。”望著王玉榮的照片,說著話的老馬熱淚盈眶。“當時是我生命中最難熬的5個小時,真不知道炸藥威脅下的孩子會是什麼結局。”回憶起“12·18”人質營救事件,被營救出的28個孩子之一的宋世鵬的母親王彥女士說,“對全國人民來講她是英雄,對被營救的28個孩子的家庭來講她是恩人。”“槍響後,我在幼稚園對面的一個平台上看到王玉榮冒死抱著一個炸藥包跑出來,我哭了。”王彥回憶說,“現場的領導、孩子家長都激動地哭了,作為一名女同志,她真了不起,我一直替孩子銘記著她,她英年早逝,我們很難過。”“王玉榮得的是乳腺癌,如果注意休息不會這么早離開我們。”另外一個獲救孩子的母親高睿說。“王局長,你答應過我,等你病好了,去我家吃飯的承諾還沒有兌現呢。你怎么說走就走了呢?”60歲的老人尚明德望著王玉榮的遺像,泣不成聲。2005年夏天,王玉榮在西大街派出所轄區走訪時,了解到居民尚明德家庭特別困難,就每月掏出200元資助尚明德生活。2006年11月,尚明德晚上總感覺有人謀害自己,就又找到了王玉榮要求幫忙。為了讓尚明德有安全感,王玉榮花500元買了一部手機送給了尚明德。

萬人祈禱

王玉榮生前的戰友們,還有來自公安部和河南省、鄭州市有關部門及來自河南省內外的代表,各界幹部民眾近萬人參加了追悼活動。王玉榮生前的戰友們,還有來自公安部和河南省、鄭州市有關部門及來自河南省內外的代表,各界幹部民眾近萬人參加了追悼活動。

王玉榮是一位警察,在這個城市市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位英雄。就是她,在十幾年前冒著生命危險,沉著冷靜地與歹徒周鏇,終將其當場擊斃,救出了幼稚園中28名孩子和兩名教師,改變了30個家庭的命運。然而,病魔卻奪去了這位年輕英雄的生命。

當英雄去世的訊息傳出後,全國各地的民眾通過各種方式悼念王玉榮,而英雄生活工作過的這個城市更是悲痛不已;那28名已經漸漸長大的孩子和兩名教師以及他們的家庭更是懷念她,懷念她當年的大智大勇,在那樣的生死關頭,捨生忘死。沒有這位英雄,後果真是不堪構想。想一想,一個人,能讓這么多人記住她,讓一個城市記住她,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自豪和驕傲的呢?

人都是有感情的。誰對他好,他得到過什麼人的幫助,特別是在生死關頭,什麼人解救了他,不僅自己這一輩子不會忘記,甚至還會讓自己的後人記住。

城市也是有感情的。凡是為這個城市做出過大貢獻的人,城市也不會忘記。特別像王玉榮這樣的英雄,曾做出過驚天動地的壯舉,這個城市理所當然地會格外記住她。

自然,在記住英雄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向英雄學習,學習她面對危險勇敢無畏的精神,學習她對市民對這個城市的那種熱愛之情。特別是後一點,這個城市的每一名警察,甚至每一個人都應該能做到。像英雄遇到那樣的危險情況畢竟是少之又少,更多的還是要把愛心化在我們平凡的工作之中。只要有了這種愛心,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也同樣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同樣能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和愛戴。

人總是要死的,這是大自然規律。可英雄的早逝,卻讓我們難過。詩人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英雄王玉榮,正是這樣一個雖死猶生的人,一個讓市民、讓城市記住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