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和海岩的文學選擇

“大眾文化”生產機制中的王朔與海岩第一節 大眾文化想像對國家與個人關係的重構第一節 大眾文化想像對“日常生活”的重構第一節

內容介紹

《王朔和海岩的文學選擇:大眾文化的生產與消費機制》主要講述了:這部著作是通過對王朔和海岩兩位自“新時期”以來對於中國的文學寫作和大眾文化有重要影響的作家的全面研究來探索當代文化的轉變的。王朔和海岩兩位作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跨出了傳統的“文學”的邊界的作家。

作者介紹

贛洪波,女,1977年生,四川德陽人。
1996年-2003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獲當代文學專業本科、碩士學位。
2003年-2006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當代文學專業文學博士學位。
2006年至今,供職於北京市文聯研究部。曾在《文藝理論與批評》、《北京文學》、《山花》等文藝雜誌發表多篇評論文章。

作品目錄

序:讓我們理解時代的變化
緒論
第一章 社會轉型與文學觀念的嬗變
第一節 徘徊在“雅”與“俗”之間的“文壇個體戶
第二節 對海岩文學觀念的簡析
第二章 “大眾文化”生產機制中的王朔與海岩
第一節 出版機制的改革與《王朔文集》
第二節 王朔與中國電視劇的“本土化
第三節 “海岩劇”與海岩小說的暢銷
第三章 從“主體”到“個人”的猶疑
第一節 被拯救的“個人”——對王朔言情類小說中“頑主”形象的分析
第二節 語言的烏托邦與商品化——對王朔戲謔類小說中語言的分析
第三節 《便衣警察》:“大眾文化”中的“主體”想像
第四章 大眾文化想像對國家與個人關係的重構
第一節 女警察的愛情:對一種敘事模式的考察
第二節 愛情悲劇與“個人”的凸顯
第三節 “女兒”與“父親”:個人與國家關係的重構
第五章 大眾文化想像對“日常生活”的重構
第一節 新世紀以來海岩小說的敘事結構
第二節 孤絕的個人與欲望化的都市
第三節 現代都市中的疾病與金錢意識形態
第四節 中產階級空間的展示與對底層的新想像
第五節 性格決定命運的“神話
第六章 文學與商業的對立:知識分子關於“王朔現象”的論爭
第一節 劃分“雅”與“俗”的話語論爭
第二節 “人文精神”論爭與知識分子內部的分層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