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昀

王晨昀

王晨昀,99年中國電信杯10大網路名流,2006年上海10大創業人物等榮譽,1981年生於上海,遼寧盤錦的回滬知青子女。6歲接觸電腦,15歲接觸網際網路並於同年創辦個人網站。其經歷和事跡從17歲開始就陸續被包括“中央電視台”、“東方電視台”在內的四十多家電視台、電台以及包括《中國青年報》、《新民晚報》在內的三百多家雜誌報刊報導過。多年來在各種形式的傳統媒體上發表過文章一千餘篇;並著有《站長兵法》和《網路美眉》、《網上開店實戰寶典》三本書籍。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王晨昀,網名網星,現任網星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天使投資人。同時兼任上海同濟大學和南京東南大學的兩所高校的創業導師,上海網際網路聯誼會的名譽會長。

程式設計師出身,IT圈混跡十餘載。運做過10,000多個網站,賣掉過許多個域名和網站,對電子商務領域和各種類型的網站運作模式贏利點非常精通。

王晨昀 王晨昀

1981年生於上海,遼寧盤錦的回滬知青子女。6歲接觸電腦,15歲接觸網際網路並於同年創辦個人網站。中國第一代個人網站代表人物,97年之前就涉足網際網路領域,創辦個人網站網星品網等網站;喜歡研究各種網站的運作模式及贏利點,以及網站行銷。曾被IT業內人士稱為網路傳奇少年;其經歷和事跡被包括“中央電視台”在內的六十多家電視台、電台以及包括《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新民晚報》在內的五百多家雜誌報刊報導過。多年來在各種形式的傳統媒體上發表過文章一千餘篇;並著有《站長兵法》(2002年遠東出版社)和《網路美眉》(2003年 上海文化出版社)、《網上開店實戰寶典》(2006年 遠東出版社)三本書籍。

王晨昀,上海人,祖籍浙江新昌,80後創業者的典範,15歲國中畢業後白手起家,創辦公司。6歲接觸電腦,15歲時利用網際網路創業至今16年時間;曾被譽為網路傳奇少年。也做過很多線下的生意,如圖書出版,商鋪中介,禮品連鎖店等等。網星公司擁有員工1300餘名。為人做大的特點是:真誠待人,喜交朋友,能夠多年如一日的去做一件普通的事情。

創業故事

新名詞

1997年,王晨昀15歲歲末第一次聽到了INTERNET,那個神秘而又新鮮的名詞;從來都聽說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他終於有所領悟,他想如果不是因為當初要去考那張現在看來毫無用處的上海市INTERNET套用證書,王晨昀是不會上網的。7月4日,他和表哥在電信局申請完上海熱線的帳號後,撥入了8888的號碼,連入上INTERNET。從此開始那改變王晨昀一生的網路事業。記得那時,用一隻14.4KB的Modem配合Netscape(當時流行的網景公司瀏覽器)在網上沒日沒夜地“慢慢爬”,而除了感覺BBS的確很火外,好像國區域網路站不是很多,中文信息更是少得可憐;除了用VIP逛逛上海熱線之外,似乎就不去其他地方了。既然上網總得起個網上的暱稱吧,一想到國外有“網景”、國內有“網易”(當時網易已有些名氣了),王晨昀就當機立斷地想到起個“網星”也不錯;既好聽,又好記,於是“網星”就這么開始出現在INTERNET上。

信息平台

王晨昀知道很多人上網只是為了聊天、娛樂、休閒,或者把網路只當做一個工具;王晨昀自然也不例外,但今天他欣慰的說:那段日子他只維持了2、3天。當上網2天后,發現那些站點,尤其是個人主頁,也不過做得平平無奇之時,就萌發了自己做主頁,自己提供信息平台的構想,當然當時的腦海里還不會想到“信息平台”這么專業的術語,只是想大部分人都是享受別人提供給自己的信息,而很少有人會去考慮自己做信息提供給別人,而王晨昀如果做後者的話,應該會有前途。不過當初做個人主頁最主要的想法,還是想在網上多交幾個朋友。而下定了決心就要乾,這一直是王晨昀的優點;於是他的第一次“個人網站創業階段”開始了。

網星聚義莊

如果當你知道對網站結構毫無概念、又沒有什麼所見即所得的網頁製作工具可選擇、且無多少資料書籍可供參考的菜鳥,要從頭開始做網站,是多么累人的事後,王晨昀花了15天時間,沒日沒夜的做(那時在放暑假),終於推出了他的第一個個人主頁“網星聚義莊”(網星系列站的前身),也學會了當時認為高深莫測的HTML語言;和任何站長一樣,站點推出後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事先無法料到的問題,而其中如何提高訪問人數應該是最迫切的(因為這畢竟是衡量一個網站優劣,站長能力最直觀的標準);在這個階段,他曾發過唯一一次垃圾郵件(後來也曾遇到過有人假冒他的名義發垃圾郵件的事情),去各種留言簿、論壇發廣告貼子,登入各種搜尋引擎,和無數網站做過友情連結,也參加當時各種廣告交換聯盟。應該說大家能想到的網上宣傳手法,他當時幾乎都做過。工夫不負有心人,在自己網站不斷豐富特色內容的前提下再進行推廣,終於使網站達到7000人次的日訪問量。

結識網管

那時王晨昀已經在網上認識了一大幫的網管,找幾台穩定、快速、硬碟容量較大的伺服器空間供網星使用已不是什麼難事。這些網管和許多朋友們在技術上給了他極大的幫助。因為網站上開設的欄目很多,最多時有12個。每個欄目都要有一個相應的子站站長維護。王晨昀就在網站首頁登出了徵集子站站長的告示,沒想到訊息出來後,申請成為子站站長的來信紛至沓來。但他只挑選了那些有責任心、認真負責的站長,而且他們製作的站點都要有獨到的特點。臨安信息港的網管洪榕,不論自己的工作有多繁忙,只要有需要他都會幫王晨昀解決技術問題,調試伺服器。一次為了幫他將子站站長的許可權一一設定好,忙到半夜才離開,這件事讓王晨昀感激不已。一位美術設計學校的學生牛哲卿說他想義務做網星的美工,不收任何報酬,只是想與王晨昀交朋友。30多天后,“網星資訊網”建成。開站的第二天,訪問的IP就突破了3000大關,這其中當然少不了好友華軍、追日、黃金書屋等在首頁上的大力推薦。王晨昀想最主要的是他認真執著的事業追求。他的目標是建成一個獨具特色的站點,王晨昀深知如果網民看到的是一個糟糕的站點,是不會再回頭的。其中“網星品網”和“奇軟異件”兩個欄目很快成為了網站的特色和主力。到1998年底,網站日訪問量達到了5萬以上,在網易易數統計榜上,網星曾衝到過第六名的位置,並且居高不下。而許多的網站都以能掛上“網星品網”的標誌為榮。

種種困難

網站除了遇上上述困難外,還碰上過諸如伺服器被黑客攻擊之類的意外事故。但最令王晨昀頭疼的是網星沒有贏利,只有付出,記得有一次家裡來了2張網費單,每張都有400多元,氣得父親破口大罵還說要砸他的電腦,他只得躲進廚房裡哭泣;但王晨昀堅信,他所做的事情是正確的!在艱苦熬過了一段沒有收入的日子後,終於在1998年末,1999年初陸續有幾家公司要在他的網站上做廣告,當時雖然300元RMB,要在首頁放3個月的廣告條的錢實在少得可憐,但誰叫我們是創業階段呢?原始積累過程一定是漫長而又無奈的,但必須走過這段路,事實也正如王晨昀所意料的那樣,1999年中期陸續有幾筆大額廣告費到帳,日子開始一天天好過了,正是苦盡甘來。

以上這些是12年前的網星公司創立經歷。信息均為12年前的信息。

中國十二位80後IT精英青年

五四青年節了,說慣了丁磊、馬雲這些IT大佬們,在青年人自己的節日,說點年輕的吧。向這些IT青年精英致敬,向80後致敬!英雄無所排名無所謂先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