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貴[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王明貴[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王明貴,吉林省磐石縣人,1910年出生,1934年參加東北人民革命軍,軍長是著名的楊靖宇。1936年成立東北抗日聯軍第6軍,王明貴在3師任連長、第8團團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5年6月22日,王明貴因病在哈爾濱逝世。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性別: 男

年齡: 95歲

部隊: 軍委

籍貫: 吉林省磐石縣

生平簡介

王明貴是吉林省磐石縣人,1910年出生。1934年參加東北人民革命軍,軍長是著名的楊靖宇。1936年成立東北抗日聯軍第6軍,王明貴在3師任連長、第8團團長。

王明貴少將 王明貴少將

抗日戰爭,東北抗日聯軍先後編為楊靖宇的第一路軍,周保中的第二路軍和李兆麟的第叄路軍,第6軍屬第叄路軍,王明貴擔任過3師代師長,第3支隊支隊長。1938年,中共東北各省委與中共中央失去聯繫。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軍長趙尚志、第6軍軍長戴洪濱和第11軍軍長祁致中越過黑龍江進入蘇聯境內,尋求蘇聯的援助,以後周保中和馮仲雲也進入蘇聯境內。這一年,東北抗日聯軍由3萬人減至5000人,1939年減至2000人,1940年,撤退到蘇聯境內和堅持在東北的人數已不足1000人。

1941年,經周保中等和蘇方交涉,蘇方同意抗聯人員在蘇聯境內整訓,待機再戰。抗聯人員在蘇聯,一方面進行敵後游擊戰爭的戰術和技術訓練,一方面和蘇聯遠東軍組成了15個戰略偵察小分隊,在東北搞情報工作。

1942年,在蘇聯境內的抗聯隊伍組建為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設旅、營、連叄級,軍政主官由抗聯人員擔任,蘇聯軍官擔任副職。為了保密和保證供應體制,蘇聯最高統帥部授予教導旅以蘇聯遠東紅旗軍第88旅番號。第88旅下轄4個教導營,還有衝擊槍營、無線電營和迫擊炮營,王明貴是第3教導營營長。

王明貴將軍(馬克正遺物) 王明貴將軍(馬克正遺物)

1945年,第88旅編入蘇聯遠東軍第2方面軍,蘇聯對日宣戰後,蘇軍用火車和飛機 將第88旅的抗聯人員輸送到長春、瀋陽、哈爾濱、大連、齊齊哈爾、吉林、牡丹江、佳木斯等地,進入57個大中城市和重要縣城,參加了蘇軍衛戍區司令部的工作。王明貴到了齊齊哈爾,擔任中共嫩江地區委員會書記。八路軍進入東北,蘇軍撤離東北,抗聯人員脫離了與蘇軍的關係,王明貴任齊齊哈爾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嫩江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騎兵師師長、獨8師師長。建國後,王明貴擔任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

1955年,王明貴被授予少將軍銜。

2005年6月22日因病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5歲。

所獲榮譽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榮獲蘇聯紅旗勳章、俄羅斯朱可夫勳章、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和60周年榮譽勳章。

戰爭故事

紀念齊齊哈爾解放,不得不提的一位,就是為解放齊齊哈爾立下汗馬功勞的副總指揮--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王明貴。

1945年8月19日,在蘇聯紅軍的支援下,嫩江省城齊齊哈爾光復。9月初,王明貴等受命帶領17人小隊進駐齊齊哈爾市,王明貴任齊市衛戍司令部副司令員。

當時,齊市盤根錯節的敵偽勢力、漢奸特務、土豪地痞都蠢蠢欲動。國民黨秘密建立反動武裝,在大街小巷上張貼“國民黨已接收關內各城市”等反動標語,並公布東北九省二市主席市長名單,準備迎接國民黨接收大員的到來。

王明貴等與失掉組織聯繫的中共地下黨員、獄中釋放的愛國人士等取得聯繫。與此同時,成立了嫩江省人民自衛軍司令部,由王明貴任司令員,插旗招兵。

隨著自衛軍人數增多,自衛軍隊伍的武器、軍費出現了危急。王明貴得知昂昂溪一個武器庫記憶體有一個團兵力的武器,立即找到蘇軍駐齊衛戍司令部,經多次交涉,終於要下其中半數以上的武器彈藥。之後,他又要了300支步槍,並派人到各地收繳了一些武器,解決了自衛軍的武器難題。隨後,王明貴等到掌握齊市貨幣的省“解放委員會”索要出一大批款項,作為人民自衛軍經費。正是如此,自衛軍漸漸發展成了4500多人的隊伍,為中國共產黨黨解放齊齊哈爾,建立民主政權準備了武裝力量。

12月下旬,國民黨接收大員進入東北,根據蘇聯與國民黨政府的協定,及中共中央“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戰略部署,嫩江省黨政軍機關於12月底撤出齊齊哈爾市,來到甘南縣城,展開了嫩齊地區的剿匪鬥爭。

王明貴率部隊開往泰來,剿匪部隊從三面包圍了軍事重鎮平陽鎮。在部隊猛攻及對城內之敵進行強大的政治攻勢下,國民黨部隊官兵或被殲滅或投降,無一敵兵漏網。

戰鬥剛剛結束,土匪“挺進軍”七旅宋桐山部、六旅尹濱浦部和“紅槍會”總計6000餘人,乘我軍甘南城內兵力不足之機,沿濱洲鐵路線大舉進犯甘南。危急之時,王明貴急調平陽的第一旅火速回援甘南,趕到正在阻擊來犯之敵的二旅指揮部調整戰術。在內外夾擊下,粉碎了敵人進犯甘南的企圖。

之後,共軍乘勝追擊,接連收復了嫩江、訥河、泰來、甘南、林甸、富裕、泰康、龍江、景星、布西等九縣,殲敵9000餘人,除宋桐山殘匪外,許多頑匪紛紛逃入齊齊哈爾市,成為瓮中之鱉。

此時,齊齊哈爾市成了一座孤城,攻城時機成熟,我軍立即成立了作戰指揮部,王明貴任副總指揮。1946年4月23日後半夜兩點鐘,王明貴指揮攻城部隊以排山倒海之勢壓向市區。24日清晨,紅軍以較小代價取得了攻城勝利。

人物評價

在革命生涯中,王明貴同志對黨忠誠。對共產主義事業矢志不移,為黨的事業和軍隊建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他身經百戰,智慧型雙全,指揮沉著,出奇制勝,在我軍戰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他學習刻苦,筆耕不輟,撰寫了多篇軍事歷史文章,著有東北抗日聯軍革命回憶錄《踏破興安萬重山》等。他政治堅定,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特別是在國內外政治風雲變幻時,高瞻遠矚,明辨是非,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他顧全大局,襟懷坦蕩,作風正派,有堅強的黨性和嚴明的組織紀律性。他品德高尚,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關心團結同志,愛護幹部,關心部屬,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很強的民眾觀念。他清正廉潔,生活儉樸,不謀私利,對家人、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要求嚴格,要求子女不忘本,好好地為人民服務,表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無私情懷,始終保持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堪稱楷模。

王明貴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