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紅軍烈士]

王文宇,海南人,紅軍烈士,曾任獨立師師長兼第一團團長,1933年死於瓊中。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王文宇(1899—1933),小名繼清,又名王文儒、王明宇。1899年出生於海南澄邁北雁鄉(今文儒鄉)良田村的一個農民家庭,有兄弟三人。192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瓊崖武裝暴動。1928年後,任瓊崖紅軍獨立團副團長、獨立第二師副師長兼第二團團長,獨立師師長兼第一團團長。1932年底在樂會被俘。1933年7月在瓊中就義。

英烈詳史

12歲時父母相繼病逝,生活無著落,投奔親戚。3年後,到西昌墟給一個財主打長工,因無法忍受財主的凌辱而出逃,投奔駐坡尾峒竹寮村的陳繼虞的民軍當通訊員,參加反袁(世凱)討龍(濟光)鬥爭。王文宇作戰英勇果斷,屢立戰功,兩年後升為排長,並被選送到嘉積農軍舉辦的將校團訓練班學習。1923年隨部渡海北上接受國民革命軍改編,在第四軍東江守備隊服役。1925年在廣東省國民政府緝私衛商團任一營一連連長。同年11月,經徐成章、楊善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升任第一營副營長兼第一連連長,不久被派到葉劍英在廣州舉辦的軍官教導團學習。

1927年4月15日,廣州發生事變。王文宇所在的緝私衛商團遭到國民黨反動部隊的猛烈圍擊。徐成章團長沉著果斷地指揮部隊突圍,迅速帶領所有共產黨員轉移到香港。同年10月,王文宇和蔡永澄、王宗尉、李志堅、林天炳等6人一同乘船從香港潛回海南。在澄邁縣找到地下黨員王錫讓、王文育等人後,分頭組織農民協會,發動青年報名參加“起義軍”。這時,中共瓊崖特委派馮平、符節來澄邁縣和王文宇、黃善藩、劉青雲等一起組織西路農民武裝暴動。他們在澄邁縣的西昌鄉南田村(今屬屯昌縣)成立西路人民起義軍司令部,王文宇任西路人民起義軍司令部澄邁大隊長兼教官。12月1日,率部參加“南田暴動”。

1928年2月,瓊崖工農革命軍改為工農紅軍,王文宇任瓊崖工農紅軍西路總指揮部獨立營營長。3月中旬,廣東軍閥陳銘樞派其第十一軍蔡廷鍇師抵瓊鎮壓革命,對澄邁等地進行大規模的“圍剿”。王文宇帶領一部分紅軍和赤衛隊員活動在澄邁縣白蓮、鹽丁和瓊山羊山地區同敵人周旋。瓊崖西路第一次反“圍剿”鬥爭失敗後,王文宇潛伏到五指山腹地的瓊中山區,和黎、苗族同胞一起,刀耕火種,組織民眾,宣傳民眾,積蓄力量,伺機再起。4個多月後,王文宇打扮成商販挑著黃獠皮、鹿皮、木耳等各種山貨一路販賣,藉機查訪黨組織,最後在澄邁太平墟壙北村找到了縣委的領導人馮白駒、蒙開聖、劉青雲等同志。縣委決定委派王文宇、馮道南、黃善藩三位同志去組織一支紅軍隊伍開展鬥爭,壯大人民武裝力量,推動蘇維埃政權建設。王文宇領受任務後回到良田村附近的坡尾峒,發動民眾,開展鬥爭,很快組建起一支紅軍隊伍。接著攻打北雁民團,截擊金江國民黨軍,併到白蓮、福山一帶開闢新蘇區。

1929年秋,堅持母瑞山鬥爭的紅軍成立瓊崖工農紅軍獨立團,梁秉樞任團長,王文宇任副團長。1930年8月,紅軍獨立團擴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王文宇任第二團團長,他帶領所部在澄邁、瓊山、定安地區活動。這時國民黨海軍陸戰隊調一個團和一個加強營的兵力,把紅軍二團一營的100多名紅軍層層包圍在定安縣丁指嶺上。王文宇接到報告後,立即帶領一個營的兵力趕到丁指嶺,集中火力打開一個缺口,接應一營突圍,又靈活機動地指揮部隊與國民黨軍周旋了3天3夜,迫使國民黨軍撤兵。不久,王文宇升任紅軍副師長兼二團團長,後來轉兼一團團長。

1931年3月,王文宇當選為瓊崖第三屆蘇維埃政府委員。同年夏,接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師長。在這段時間,瓊崖工農紅軍獨立師發展到約2000人,瓊東、樂會、萬寧、瓊山、陵水等縣相繼恢復和成立了蘇維埃政權。

1932年7月,陳漢光率領國民黨軍警衛旅3個團和1個空軍分隊來瓊“圍剿”紅軍。8月,國民黨軍“圍剿”樂會縣四區瓊崖中心革命根據地,王文宇指揮紅軍第一團同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激戰,掩護瓊崖特委、瓊蘇領導機關安全轉移。10月,和政治委員馮國卿率領紅一團一營和師部警衛連突出重圍,把國民黨軍引離母瑞山。陳漢光得知紅軍突圍後,急忙調2000多人的兵力到樂會(今屬瓊海市)、萬寧交界的文魁嶺一帶截擊,紅軍傷亡很大,剩下60多人轉入深山密林,日伏夜出,偷襲國民黨軍,最後因缺醫少藥,彈盡糧絕,大部分紅軍相繼壯烈犧牲。

12月21日,王文宇帶領僅有的十餘位戰士向白水埇山轉移,半途又遭敵人伏擊。王文宇腿部中彈,仍然堅持戰鬥。衝出敵人埋伏圈時,他身邊只存警衛員王信一人。一天夜裡,他倆潛回瓊東四區長尾埇村的一間破屋,當時敵人為了“剿共”,實行移村,長尾埇村已空無一人。王文宇派王信回到深造村找食物。王信回到深造村後,經不起老母親和長兄的勸說,竟連夜向敵人自首。陳漢光得知訊息,急忙派官兵趕到長尾埇一帶警戒包圍。王文宇派王信回家索取食物後,意識到鬥爭情況複雜,便離開長尾埇村,隱藏在山林深處,窺視動向。不出所料,他發現王信歸來時,身後有敵人跟隨,便急忙轉移。敵人襲擊長尾埇村,破門而入後撲空,便層層包圍長尾埇一帶。次日黎明,陳漢光抵長尾埇親自督戰,滿山搜查未獲。王文宇幾經周折,潛爬到龍山碉堡附近的小山,黑夜沿小溪潛出敵人防線,抵達山佳寮村附近的山林里,準備夜間摸黑再轉移到六連嶺根據地。但由於他幾天沒吃飯,身上又中彈負傷,在山林里昏厥過去,不幸被捕。

1933年1月5日,王文宇被押遊街“示眾”。他精神抖擻,面無懼色,表現出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在府城警衛旅的監獄裡,國民黨當局對他軟硬兼施,用美人計、高官厚祿、手指插竹籤、灌辣椒水、烤紅的鐵板烙等手段,都無法使其屈服。陳漢光氣急敗壞,親自提審王文宇,旁邊坐著國民黨《中央日報》、廣州《國華報》、瓊崖《民國日報》等幾家報社的記者。陳漢光驕橫自負地說:“王文宇,請考慮你此時此地的處境。你承認不承認共產黨已經完全失敗了,只要你在報上發表聲明,說明共產主義在瓊崖已遭到破產,我馬上可以放你,甚至給你官做……”還沒有等陳漢光把話講完,王文宇就滿腔怒火,嚴詞駁斥道:“共產黨和共產黨領導的紅軍火種,正在全瓊崖燃燒,共產主義正在人民心中紮根發芽,屠刀嚇不倒我們共產黨人,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陳漢光提審王文宇失敗後,便決定處決王文宇。

1933年7月,國民黨軍將王文宇押赴刑場,一路上,他不時地向簇擁在街道兩旁的民眾點頭致意,高唱《國際歌》,並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共產黨萬歲!共產主義萬歲!”最後,慷慨就義。王文宇在瓊山縣府城英勇就義時,年僅34歲。

解放後,為了緬懷烈士,1957年11月24日,澄邁縣人民委員會將他的誕生地北雁鄉命名為文儒鄉。1958年秋,澄邁縣人民委員會在他的家鄉建造了王文儒革命烈士紀念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