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群[安徽中醫學院藥學專業導師]

1951年1月生,1981年12月畢業於安徽中醫學院藥學專業並留校任教。具備中藥、藥學、中醫、植物四個學科的知識結構。在教學方面,主講《藥用植物學》、《中藥資源學》、《藥用植物生態學》等課程;主持的教學研究項目“中藥類課程理論與實踐結合模式的創建”獲安徽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主持的藥用植物學為安徽省精品課程。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陳香梅教育獎及學校教學名師等稱號。

在科研方面,一直從事中藥資源研究,採集了數萬份藥用植物臘葉標本。主持和參加了國家、省、廳級課題共20多項,如安徽省十五攻關課題“安徽道地藥材菊花GAP示範基地建設研究”(主持),安徽省2004年度重點項目“太子參良種選育及產業化開發”(技術負責),安徽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安徽地道藥材的採集加工研究”(主持)、“安徽地道藥材種質資源研究” (主持)等。

通過研究,發表了藥用植物新種、新變種及栽培變種16個,糾正了分類學家誤訂的植物3個;發表了科研論文70多篇;出版專著10多部,如《中華本草》、《安徽植物志》、《安徽中藥志》、《延胡索》、《栝樓》、《中華十大名貴補藥》等。“安徽被子植物新發現”獲安徽自然科學三等獎;“安徽道地藥材牡丹皮GAP示範基地建設研究”獲蕪湖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人物履歷

學習工作簡歷(大學起):

1.1968年始自學中藥並擔任赤腳醫生;

2.1976年脫產學習中醫一年;

3.1978年1月至1981年12月在安徽中醫學院藥學專業讀書;

4.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山大學生物系學習植物生態學;

5.從1982年1月開始,一直在安徽中醫學院藥學院擔任教學和從事科研工作;

6.1997年開始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教育科研

研究方向:

1.中藥資源合理利用;2.藥用植物分類;3.中藥生態與藥性關係。

在研課題:

主持兩項:1.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宣城市地道與特色藥材資源調查及開發利用”(2006~2008);2.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中藥資源學》課程建設研究”(2006~2008)。另外,還參加了三項課題。

撰著

發表論文專著:1.論文

⑴中國菊花葯用類群研究.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1,20(1) 第一作者

⑵安徽銀杏資源研究.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1,20(5) 第一作者

⑶種質資源在中藥產業發展中的地位. GAP研究與實踐,2002,2(3) 獨撰

⑷我院館、室、園結合模式及作用.全國生物標本館技術研究會會議論文集,2001 獨撰

⑸地道藥材宣木瓜的生產現狀與保護對策.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 2003,17(2) 通訊作者(第二)

⑹安徽省中藥資源優勢和永續利用.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4,23(1) 第一作者

⑺安徽省野生白朮的分布與藥用.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04,23(3)通訊作者(第二)

⑻常用動物類中藥的利用與資源保護. 張恩迪,李冰主編. 中藥資源與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 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4,7 獨撰

⑼安徽省珍稀瀕危藥用植物資源與保護. 張恩迪,李冰主編. 中藥資源與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 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4,7 第一作者

⑽白朮地道藥材的形成與變遷. 中國中藥雜誌. 2004,29(12) 通訊作者(第二)

⑾霍山石斛的名實混亂與原植物. 中國中藥雜誌. 2004,29(12)第一作者

中國芍藥屬芍藥組的分類、分布與藥用. 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4,18(3)通訊作者(第二)

⒀紫花前胡生物學特性研究.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4,23(增刊)通訊作者(第二)

⒁我國歷代術屬藥材商品沿革.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4,23 (增刊)通訊作者(第二)

⒂關於我國生藥學發展的思考. 2005.5 2005國際生藥學學術會議(北京) 獨撰

⒃安徽省懸鉤子屬藥用植物資源. 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 2005,19(3)通訊作者(第二)

⒄4種蒼朮屬藥用植物葉表皮顯微研究. 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6,20(1)通訊作者(第二)

⒅整體聯繫教學法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運用.安徽中醫學院藥學院首屆教育教學思想觀念與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2005 獨撰

⒆靈活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藥用植物學知識的傳授。安徽中醫學院藥學院首屆教育教學思想觀念與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2005 第一作者

⒇實物教學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套用. 安徽中醫學院藥學院首屆教育教學思想觀念與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2005 第一作者

(21)安徽省桔梗科藥用植物資源調查.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3,22(6) 第二作者

(22)宣州太子參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4,23(2)第三作者

(23)宣州太子參規範化生產操作規程研究. 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4,18(5)第三作者

(24)安徽萬佛山自然保護區藥用的野菜資源利用.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4,23(增刊)第三作者

(25)黃蜀葵花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 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5,19(1) 第四作者

(26)紫花前胡分類位置修訂的分子基礎研究.中國中藥雜誌,2006,31(8) 第四作者

(27)優良太子參新品系金參1號特徵特性研究. 安徽農業科學,2005,33(4)第三作者

(28)萬佛山珍稀藥用植物調查.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1,20(6) 第三作者

2.著作

⑴《延胡索》(藥用動植物種養加工技術叢書.48分冊).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年 第一作者

⑵《栝樓》(藥用動植物種養加工技術叢書.72分冊).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年,第二作者

⑶《醫院藥學.醫院中藥學分冊》.基本篇 提高篇.(醫學繼續教育系列叢書)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4 編委

⑷《醫院藥學.醫院中藥學分冊》.進展篇.(醫學繼續教育系列叢書)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4 副主編

⑸《中華十大名貴補藥》. 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1年,主編

⑹《道地藥材圖典》. 華東卷.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 常務編委

⑺《道地藥材圖典》. 西南卷.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 常務編委

⑻《道地藥材圖典》. 三北卷.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 常務編委

⑼《道地藥材圖典》. 中南卷.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 常務編委

⑽《安徽中藥志》. 第三卷.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 執行主編

⑾《安徽中藥飲片炮製規範》(2005版).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 編委

3.教材

⑴《藥用植物學》(21世紀中醫藥高職高等教材). 科學出版社,2005,8 主編(已列入“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

⑵《藥用植物生態學》(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4 主編

⑶《藥用植物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 副主編 (已列入“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

⑷《藥用植物學實驗指導》(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8 副主編

⑸《藥用植物學習題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配套教學用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副主編

⑹《中藥資源學》(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 學苑出版社,2004,4 副主編 (已列入“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

⑺《醫藥拉丁語》(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中醫藥系列教材).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4 副主編

⑻《中藥資源學》(21世紀中醫藥高職高等教材). 科學出版社,2005,8 主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