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龍[收藏家]

王家龍[收藏家]

本詞條介紹兩個王家龍,一個收藏家王家龍,河北灤縣人,1941年生於重慶市。有“中國連藏第一人”、“小人書王國國王”之稱。另一個是攝影家王家龍,山東人。

基本信息

收藏家

王家龍(右)王家龍(右)

人物簡介

王家龍,河北省灤縣人,1941年生於重慶市。1964年畢業於北京藝術學院。先後擔任北京文藝工作團演職員、中國電影出版社編審。曾創作大型話劇電視劇和專題片,編寫過大量演唱節目,編審影視專業圖書近百部、音像製品六十餘種,發表評價、專論文章四十餘萬字,協助演員田華撰寫其專著《沃土硝煙育我她》。1951年起開始收藏連環畫,目前共收藏連環畫18300多冊。

王家龍原來收藏連環畫的目的就是一種興趣愛好,到老了,閒暇時翻一翻,也是個樂兒。他怎么也沒有料到這眾多的精神財富,十年之間竟變成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不僅如此,他還被“連友”們公推為“中國連藏第一人”、“小人書王國國王”。王家龍之所以能獲此殊榮,是因為他的連環畫收藏無論是數量、版本,還是品相,的確堪稱天下第一。

保護藏品

文革”初期,王家龍父親因“歷史問題”被關進“牛棚”。紅衛兵大張旗鼓破“四舊”,抄家風甚烈,王家龍父親捎話讓家人將莎士比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訶夫、曹禺、老舍等的著作交給造反派銷毀。王家龍保留著許多連環畫,其中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和前蘇聯題材的不少,當然盡在“封資修”被清除之列。面對多年積攢的精神財富,竟然一夜間變成毒草,王家龍實在想不通。隱瞞不可能長久,連累父親又非王家龍所願,毀書心更不甘,左右為難,內心備受煎熬。終於還是連環畫救了王家龍,找到應對辦法:堅壁清野。王家龍將最寶貴的珍品藏起來。王家龍家所住小樓的地下室是鍋爐房,大鍋爐冬天供暖夏季閒置。王家龍悄悄將200多冊書用舊雨衣包裹嚴實,趁夜深藏在爐膛內。另有百餘冊藏在廚房大缸里,上面堆著裝大米、黃豆的糧袋。這些藏書總算躲過一劫。而眾多像《雷鋒》、《焦裕祿》、《毛主席的好孩子》、《南京路上好八連》、《大寨英雄譜》等革命畫書,則仍堂而皇之擺在架上。最後餘下約700冊,忍痛一把火燒得灰飛煙滅。

藏品特點

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出版連環畫近5萬冊(這裡所說的冊是指選題的品種,而不是發行量),王家龍現在收藏的有兩萬多冊!也就是說他收藏了50%左右。現在全中國的“連友”還沒人能達到他這個收藏水平。接近他這個水平的可能有五六位,那也只不過是接近而已。尤其是“文革”前的連環畫。“文革”前所出的連環畫,大約有近兩萬冊,王家龍現收藏有1200餘冊,倘若加上他“文革”中忍痛銷毀的700餘冊,那就是2000冊。

王家龍不但在藏書量上獨占鰲頭,從開本和版本的角度說,他也是最全的。眾所周知連環畫的開本大小不一,最小的128開,最大的16開,這中間32開、64開、60開、50開、48開、40開等等,他全有。不但開本全,版本也全。比如像《白毛女》、《東郭先生》和《山鄉巨變》等,早期本、中期本、晚期本,大開本、小開本,線裝本、精裝本、簡裝本,黑白本、彩色本,乃至宣紙本,他都有。這可就不是一般收藏者所具備的水平了。因為只有真正的收藏家才注意版本的收藏。

就連環畫的版本而言,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同一部作品、同一個改編者、同一個繪畫者,由同一個出版社在不同時期出版的不同開本、不同包裝的連環畫。這裡只舉一例,比如《雞毛信》1950年到現在共出過六七種不同的版本,王家龍都有收藏。另一類是同一選題,由不同的作者改編、不同的畫家繪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的不同開本、不同裝幀的連環畫,譬如像歷史名著《三國演義》,全國各大出版社出版的品種,可說無法統計,王家龍收藏了有30多種幾百冊!其他名著的連環畫,類似的情況也都如此,王家龍都儘可能地、選擇有特色的加以收藏。再舉個例子,《帶響的弓箭》曾由不同出版社出版了十幾種版本,畫家多達二三十位,王家龍幾乎都收藏全了。

王家龍的收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保存完好,品相極佳(品相系指書的新舊程度),就是早期的,也幾乎光彩如初。據我所知,他收藏的書幾乎是不外借的。甭說借,如果不是摯友,你想翻翻,都不可能。家龍的習慣是,書買回來後,立即加蓋自己的印章並註明購買日期,欣賞者除家人之外,別人免開尊口。他曾給家人立下規矩:看前洗手,不許折頁,不可躺著看等等。我是有幸可以在他家中當著他的面兒翻閱的人。您想他的書能不完好如初嗎?王家龍的連環畫身價之所以高,道理正在於此。當然,無論您出多少錢,他也不會賣的,因為連環畫幾乎就是他的命。

痴迷收藏

王家龍的連藏史已長達50餘年,且從未間斷過。這中間他體驗了從喜歡到需要、從需要到痴迷、從痴迷到研究,乃至稱王的全過程。為此,上海辭書出版社為他出版了上下冊的《王家龍連環畫收藏大觀》。有關連環畫的學問,他不僅淵博,而且相當的透徹。

首先是他對他的藏書已爛熟於心。兩萬多冊藏書,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當然是小心翼翼地翻)。這些書不僅藏在他的書櫃裡,而且早已藏在他的心中。這么說吧,倘若您從他的書櫃中隨便抽出任何一冊,他只一看書名,再順手翻一兩頁,作者和畫家的名字便脫口而出,不加任何思索。請注意,是兩萬多冊,冊冊如此,這得下多大的功夫啊!這才是真正的收藏家,而不是收藏愛好者。就像書法家讀帖、臨帖一樣,王家龍不僅細心研究過所有著名連環畫家的作品,而且還曾深入、系統、重點地研究過幾位名家的創作道路及其創作風格。

王家龍對畫家徐有武的研究,就相當的深入。徐是大畫家劉旦宅的學生,與王家龍的年齡相仿,是一位自學成才的上海畫家。王家龍為徐先生的事跡所感動,於是深入研究徐先生的藝術道路及畫風。徐先生共有連環畫作品115部,王家龍細研了其中的110部,並寫出了長達12萬字的專著《徐有武的連環畫藝術世界》。僅此一例,您就能明白王家龍可不是一般的連藏家。除徐有武,其他中國著名的連環畫家,如賀友直、劉繼卣、劉旦宅、戴敦邦、程十髮、華三川、顧炳鑫等畫家的作品,他都研究過。不信,您就和他盤盤道,其淵博的程度,準能嚇您一跳。他曾任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委員。您可別覺著當個“委員”算什麼,要知道在這個委員會當中,他是唯一的畫界之外的專家。

收藏軼事

王家龍得知天津新推出一套《神力王》,共12冊。此時他已藏有上、下冊的江蘇版和6冊的河北版。但鑒於津版內容更充實,加之諸多名家參與繪畫,激起了王家龍的購買欲望。他從1986年起開始在國內四處尋覓,先後去過內蒙古赤峰、河北唐山、湖北十堰,還有天津、成都、青島、廣州、深圳、上海、太原等城市,均未找到。就在山窮水盡之際,1996年他無意間得知一位牡丹江書友欲出讓這套書,大喜過望,當即寫信匯款求購。大概是他的執著感動了上帝,十年踏破鐵鞋無覓處,而得來全不費工夫。

連環畫以單冊居多,規模大的鴻篇巨製,過去很難見到整套書面市,一般都是分冊零售,而且有些作品出版時間跨度很大,倘若缺乏恆心和毅力,要將整套書攢齊實屬不易。滬版《三國演義》共60冊,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篇幅最長的大型套書。王家龍從1957年上高一時開始購買收藏,到大學二年級時才收齊。1962年出版社對該書修訂調整,又重繪了幾冊單本,直到1964年他大學畢業,歷時7年才將此套連環畫集齊。

攝影家

人物簡介

王家龍,山東省濟南市人,攝影家。2009年6月榮獲“PPA國際職業攝影師作品大展”銀獎。作品《千年等一回》榮獲第三屆多彩貴州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藝術創意類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