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耀

王子耀

王子耀,男,主任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本科畢業,從事臨床工作三十多年,擅長治療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尿毒症、泌尿繫結石、泌尿系感染、老年病。惠州市優秀專家、拔尖人才,2006年榮獲惠州市首屆突出貢獻人才獎“榮譽獎”,現擔任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惠州市中醫藥學會名譽副會長、惠州市中西結合學會理事長。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求學經歷

1942年1月,王子耀出生於揭西縣棉湖鎮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木工,一生的經歷十分坎坷,從13歲就開始走村串戶做木工,一直做到70多歲,工作十分辛苦,而收入卻極其有限,根本難以維持一家的生計。在眾多的兄弟姐妹中,王子耀最小,上有三個姐姐和兩個哥,當時家境十分貧寒。

棉湖鎮是一個千年古鎮,更是揭西的經濟和工業重鎮,有著濃郁的人文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或許是潮汕文化賦予了王子耀雋永而豐富的生命底蘊,或許是在他身上流淌著王氏家族的優良血統,使得王子耀從小就出類拔萃,學習成績優秀,有一種積極進取、不甘人後的不倔精神。國中畢業後,王子耀因成績優異而被普寧二中錄取。普寧二中是廣東的省級重點中學,國中畢業生們都以能考上普寧二中為榮。王子耀所在的學校僅有二名學生被普寧二中所錄取。

能被這樣的省級名校所錄取自然是王子耀最大的榮譽,但從家裡到學校相距30多公里的路程卻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為沒有腳踏車,更沒有公共汽車,一次要步行整整4個小時。高中三年,王子耀整整走了三年,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王子耀的求學之路三年加起來也足足有了二萬五千里,完成了一次長征。

小時候,王子耀有一個“偉大”的理想,那就是長大後做一名出色的工程師。然而,理想本身有著許多可變的因素,哪怕人生中一個細小的變故,都可以改變理想的本身。母親的病逝使王子耀深刻地體會到,就算你設計出人間最美好的建築,造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於是,王子耀決定學醫,立志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成為人類生命的工程師。只有構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有資格談及其他。“不做良相,便為良醫。”王子耀的理想暗合了古人的哲理,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並深深地影響著他一生的工作與生活。

1964年,王子耀以優異的成績如願以償地考入了廣州中醫學院,開始了六年制本科醫療專業的學習。

求師問道

在人類歷史發展演進的漫長歲月中,中國人民曾以辛勤的勞動、卓絕的智慧創造了舉世無雙的中華文化,為人類奉獻了光輝燦爛的文明瑰寶,中醫藥便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顆奪目的明珠,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和脊樑。中醫藥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的醫學理論,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其成果在今日依然璀璨,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學校就似一個引路人,把王子耀引入到中醫藥這個碩大的寶庫中,使他徜徉於而《本草綱目》等鴻篇巨著之中,流連於《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著作之內。通過中醫典籍,王子耀飛越時空的界限,對話中草藥鼻祖桐君老人,尋扁鵲,訪葛洪,邀華佗,知遇張仲景,晉見李時珍,解剖王清任……面對泰山北斗,王子耀崇敬而不崇拜,迷戀而不迷信,取其精粹,棄其糟粕,在博大精深的理論基礎上加以創新,以理念指導實踐,用實踐驗證理論。

6年,2000多個日日夜夜,一株幼苗可長成參天大樹。在這6年中,王子耀不僅掌握了大量豐富的專業知識,更明白了中國中醫藥的真正內涵以及豐厚的文化底蘊,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從精神上,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雖不說脫胎換骨,亦可說是今非昔比,其所取得的成績更是令老師同學們刮目相看。

為了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在畢業前,王子耀和幾位同學被安排到汕頭市中醫院去實習。這對王子耀來說又是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這裡有多位潮汕地區公認的名老中醫:院長黃傳克在當地具有極高聲望,他以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腎病堪稱一絕;蔡仰高老中醫有幾十年治療婦科病的豐富經驗;吳仰松用藥散治療各種兒科病功效卓著;林杏圃治療疑難雜症有獨到之處……王子耀一一向他們虛心學習,這些老專家們也慧眼識英才,覺得這位新來的年輕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醫學奇才,有一顆普濟天下蒼生的菩薩心腸,均將其一生絕學毫無保留傳授給他。王子耀天賦甚高,悟性極強,專家們的一招一式,一針一穴都瞭然於掌,爛熟於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王子耀匯百家之長,集一己之身,為他今後發展推廣祖國的醫學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初露鋒芒

1970年8月,王子耀從廣州中醫學院畢業後被分配惠陽地區醫院橋東門診部(即惠州市中心醫院的前身)。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王子耀在學校學習了2000多個日夜,到了該大展宏圖、“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的時候了。當他穿著嶄新潔白的白大褂坐到自己的就診台前時,心情異常的激動,多年前的夢今天終於得圓,九泉之下的母親,為您的兒子感到驕傲吧!

時間,在慢慢的過去,王子耀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大半天過去了,他一個病人還沒有看,而對面的那位老醫生卻忙得不可開交,他面前的患者排起了一條長龍。期間也有幾位患者到過王子耀面前,但都只看了他一眼就加入了對面的長龍佇列。第一天過去了,第二天來了,第三天又過去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子耀快急出病來。原來他並不清楚,與日趨年輕化的體育界、演藝界的行情完全不同,在醫學界尤其是中醫、中藥行業,越是年高學久越是擁有較高的公信度和吸引力。王子耀年紀輕輕的,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仔”,有誰願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託付給一個沒有經驗的“學生仔”?

這天,終於有位患者走到了他的面前而沒有走開。這是一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他突發腹痛,因病情來得急,患者不堪折磨,捂著肚子直呻吟。病人家屬看到左邊老大夫的辦公桌前排了長長的隊伍,而右邊這個年輕的大夫卻坐在那裡閒著,心想不如讓他看看試試,反正有大夫看總比沒大夫看要強。於是,把患者扶到了王子耀的診斷台前。

見來了患者,王子耀神情為之一振,詳細地詢問了病情後,開始進行仔細的檢查,望聞問切一絲不苟,在排除各種可能的病因後,王子耀初步診斷為尿路結石引起的腎絞痛。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中卻包含了兩個醫學判斷,並以這些判斷為基礎,擬出了宣肺、通淋、排石的藥方三劑,詳細交代了煎藥方法和服法,還特別囑咐病人說:“在服用第一劑湯藥後,腹痛和腰痛可能會加劇,但不需要驚慌,這是結石因藥物作用而發生移動的正常現象,可用熱水袋局部熱敷使之緩解,同時多喝開水……”

這是王子耀從事醫療工作之後的“處女作”,成功?還是失敗?王子耀在耐心地等待著。第二天一早,王子耀剛上班在整理就診台時,突然聽到一聲“王醫生”的稱呼,他抬起頭一看,是昨天的那位患者。

“王醫生,我昨天服用了您開的處方後,情形跟你所說的相似,待服用第二劑一小時後,突然感到小便疼痛難忍,尿後真的排出一塊小石頭。”

說完,他從衣袋裡掏出一個紙團,裡面包著一粒灰白色的小石頭。王子耀接過一看,是一塊沉甸甸的、約0.6X0.8mm大小的結石。看著病人千恩萬謝後輕鬆愉快的離去,王子耀第一次品嘗到了因職業所帶來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有了第一次,有了第一例,接下來的日子,王子耀開始忙了起來:

一位患腎病綜合症的小孩,從3歲起就開始發病,多次反覆發作,先後在附近的幾個城市醫院住院治療,病情沒有絲毫好轉,而醫藥費卻花了10多萬元。最後,孩子的父母抱著最後一線希望找到了王子耀。經過王子耀幾個月的精心治療,孩子轉危為安,王子耀再次用妙手挽回了一條幼小的生命。

一位中年婦女患了腎炎,經多方治療仍反覆發作,病人和家屬幾乎失去了信心,並且放棄了治療。而在一次體檢中,王子耀發現其腎功能中度受損,而檢查尿素氮在10—20um01/L,尿酸400--600um01/L,肌酐在200--800um01/L之間,趕快敦促病人抓緊治療,否則性命不保,如果治療及時得法,還有希望。病人主動配合醫生施治,一段時間後,病人各項指標都向有利方面轉化……後來她逢人就說,是王醫生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

被判“不治之症”的患者居然能從王醫生手下“死裡逃生”,一些奇難雜症經他妙手可以回春。於是乎,找王醫生的患者越來越多,他的就診台前也排起了長龍。王子耀用鐵一般的事實顛覆了中醫藥界“越老越值錢”的傳統觀念。

5年後,王子耀已經成為地區醫院中醫方面的業務骨幹,而紮實的理論基礎又使他成為本院及本地區中醫學界的佼佼者。

在1975年舉辦的惠陽地區及其所轄(包括今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汕尾5市)10餘個基層醫院的中醫科醫生培訓班上,王子耀擔任主講老師。當年在他台下聽課的學員如今多數已經成了所在醫院的老專家,有的甚至擔任了醫院的領導職務。而王子耀自己也在講課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的認識和理解。

1982年,王子耀被醫院任命為中醫科副主任,1987年被聘為主治中醫師,1992年晉升為副主任中醫師並擔任中醫科主任。

藝德雙馨

醫生每個月所開的處方醫院都要統計,在全院所有醫生所有處方中,王子耀的處方都是最便宜的,每張處方最高不過四五十元錢,最低則是幾元錢,這與現今網上所流行的天價醫療費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一個天大的諷刺,王子耀時刻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秉著“讓患者花最少的錢把病治好”的原則努力工作,積極提高自己的醫學水平和管理技能。這也就是王子耀的超凡脫俗之處富有憂患意識和進取精神,這就是世人所崇敬的“醫者父母心”。

1993年8月,王子耀被惠州市人民政府任命為市中心人民醫院業務副院長。崗位變了,地位高了,責任重了。他經常告誡自己:醫生以治病救人為天職,如果離開了病人,醫生便失去了他存在的意義。而院長則是醫生中的醫生,他既要有“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的責任,又要有組織管理醫生群體共同實踐宣言的義務,在完成這一神聖使命的過程中,倡勤抑懶、獎優懲劣是一種無法迴避的手段,而以身作則,就是倡勤獎優的有效途徑。

多年前的一個早晨,王子耀剛走進醫院的大門,就看到急診室周圍站了一大群人,還不時有人慌慌張張地跑進跑出——又一個患者無法擺脫病魔的折磨,在黎明即將到來的時候走向了天堂。出於責任和道義,王子耀走上前一了解得知,病情看起來似乎並不神秘,但致死的原因卻是說也說不清楚。面對逝者親友那撕肝裂肺的嚎哭,王子耀覺得心裡一陣陣針扎般的難受。有相當多的醫生對於一些常見的、多發的疾病,確有手到病除之功,可面對一些疑難雜症,就顯得回天乏力。這一現象引起了王子耀的高度警惕和重視,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尋遍天下奇方奇藥,探索和破譯治療各種疑難雜症的路徑和謎底,做一名真正意義上的濟世良醫。於是,王子耀開始了征服疑難雜症的“攻堅戰”,一方面,他帶著臨床遇到的疑難問題,查閱相關資料與書籍,不斷尋求新的藥物、新的處方和新的療法;另一方面,又在臨床上積累經驗。

在臨床中,王子耀感覺到:古老的中醫是一座神秘莫測的殿堂,裡面藏匿著許許多多的生命密碼和秘笈。每一代有理想的醫學家都在苦苦追尋,但要破譯和獲取它們——哪怕是其中極為有限的一小部分,也需要過人的悟性和緣分,還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於是,從1982年起,王子耀改變了開始時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戰術方法,從戰略高度出發,把治療腎臟病和老年病作為主攻方向和重點科目。

術業有專工。王子耀調整自己的主攻方向,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醫學水平又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就在這一年的9月,一位中年婦女前來就診。患者頭暈腰疼,間有噁心嘔吐,下肢浮腫近一個月。其實在一年之前,患者已經注意到自己顏面及下肢有浮腫的苗頭了,一側臉龐無緣無故地“豐滿”起來,伴有腰酸尿少。後因經濟困難,一直未做檢查治療,近一個月來,不需大夫檢查,自己就已經能夠感覺到病情有加重了,如小便減少,大便不能。於是,到附近一私人診所求診,被那裡的大夫誤診為:急性胃腸炎,讓口服雷尼替丁,氟派酸之類的藥物進行治療。3天后,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後又轉用中醫治療,被辨為“風邪入里,致脾胃升降失常”,治以藿香正氣散加減,服藥後雖噁心嘔吐有所減輕,但下肢浮腫,尿量無明顯改善。後經人介紹找到王子耀,王子耀仔細檢查後發現,患者病史較長,且一再誤診,致使病情日漸加重,造成脾腎功能衰敗,最終引發尿毒症危兆。沉思良久,王子耀根據病情的實際情況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為病人開了一張處方。病人服用後,大便通暢,尿量也隨之增加。在此基礎上,王子耀再開第二個處方,最後服用金匱腎氣丸,湯劑丸劑交叉服用近3個月,病情基本穩定。

主要成果

通過這一病例,王子耀對大量同類病例進行分析比較,從中發現了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於是整理成40多篇文章投諸學術雜誌及報刊,為更多的同行分享成果,讓更多的患者承其惠澤。其中,代表作有《“釜底抽薪法”治療急性出血性腦卒中的探討》一文,在《新中醫》雜誌發表;《“提壺揭蓋法”治療尿路結石的體會》獲廣東省中青年第二屆學術會優秀論文獎;《活血化濁通腑法治療尿毒症體會》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尿路感染》等兩篇論文被刊登在《中南六省中西醫結合腎臟診治與研究》一書;由他主持的《正氣注射液的實驗及臨床觀察》科研項目獲惠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石膏注射液治療痛症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省中醫藥局二等獎;最近主持的《脂肝靈治療脂肪肝、肝硬化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的科研立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