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宿

王子宿

王子宿,紡織科學技術專家。1901年5月7日生於江蘇省川沙縣。1920年在南通紡織專門學校畢業,進上海統益紗廠任技術員。歷任十多家紡織廠和有關機構的技術和企業主管,正直真誠、治廠有方。熱心於紡織教育和科研學術活動,為中國紡織工業和技術情報研究的發展作了很多有益的工作。1968年7月15日去世,享年67歲。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早期

王子宿,又名文奎,1901年5月7日生於江蘇省川沙縣。幼時在鄉下跟母親種田,國小畢業後到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做事,一面發奮自學,進夜校補習,一面尋求升學機會。

當得知南通紡織專門學校在上海招生,校長張謇主張“棉鐵救國”,他十分佩服,決計投考就讀,從此奠定了他投身紡織事業的基礎。

工作

1920年夏,王子宿在南通紡織專門學校畢業,即進上海統益紗廠任技術員兩年余。後轉啟東大生二廠當保全主任,因工廠虧本,被銀團接管,進行整頓。這時有同學從英國來信,說有實習機會,只要自付經費,可去英國半工半讀。王子宿的父親開西式裁縫店,但家境不裕,無力負擔,靠親友資助和借貸,湊得2000銀元於1924年春赴英求學。在英歷時三年半,先後去五家工廠實習和勞動,並進波爾登紡織專科學校(後改為波爾登大學,設紡織系)及曼徹斯特大學夜校就讀,從而他在紡織技術的理論和實踐水平上獲得了很大提高。

1927年回國後,王子宿先在南通學院紡織科任教一年,後回上海任鴻章紡織染廠工程師。1933年,南京國民政府設立第一個紡織行業管理機構“棉業統制委員會”,一批紡織專家和企業家擔任了委員,王子宿也從鴻章轉到該會任工程師和技術專員。但由於當時關係複雜,在兩年的時間裡雖做了不少工作,但他日益感到再做下去其實無益,便於1935年辭職不乾,改到光裕公司所屬的蘇綸紗廠、仁德紗廠和大隆鐵工廠任總工程師。

辦廠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工廠停頓,王子宿避居浦東數月,正想輾轉奔赴內地,恰逢友人秦德芳介紹他進英商新怡和紗廠任華人工程師,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年王子宿失業在家,當與同學同鄉議論時,他主張辦一針織用紗專紡廠以取代日紗,這樣用華商紗廠自產的紗線織成針織品才是名副其實的國貨。於是由幾家針織內衣廠和襪廠如鴻興、同興、景綸、景福等集體投資,成立了國華工業投資公司,為生產針織用紗作準備,王子宿擔任了公司的工厂部經理。不久,公司收購了三友實業社杭州拱宸橋紗廠,他任經理,正想實現生產針織用紗的理想,因與總經理不能共處,憤而辭職。遂另闢蹊徑,自己在杭州創辦千餘錠的小紗廠“大興工業社”,自任總經理,這時已是1944年。

不到一年,抗日戰爭勝利,許多紡織專家積極參加接收日商紡織廠。王子宿將自己的小紗廠賣了,回到上海,於1945年冬參加日資紗廠復工委員會。1946年1月受當時組建的中國紡織建設公司之聘出任上海第十四紡織廠廠長。1949年12月,第十四紡織廠與第二制麻廠合併,改名國營上海第九棉紡織廠,王子宿仍為廠長。1952年被免去廠長職務。1953年10月調華東紡織管理局技術處,1955年調國營上海第十二棉紡織廠,1957年調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任專職工程師,直至1965年退休。王子宿服從分配,安心工作,兢兢業業,貢獻所長。

去世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王子宿備受折磨,於1968年7月15日不幸去世,享年67歲。1978年平反昭雪。王子宿一生為黨和人民做過不少有益的工作,為人忠厚,虛心好學,熱心科研,誨人不倦,為發展中國紡織工業和科研事業作出了應有貢獻。

職業生涯

熱心紡織,學術活動

王子宿青少年時代的求學並不順利,他甚至沒有上過中學,完全靠工余自學以及讀補習夜校獲得知識。出國深造也主要是靠他自己辛勤勞動以半工半讀方式進紡織院校學習。因此,他對青年們的學習極其關注,對紡織教育尤為熱心。1927年從國外回來,就先在母校任教一年,時間雖不長,但以後他對母校的建設和發展卻極為關心和支持。1930年他與鄧禹聲、吾葆真等校友共同發起並在全體畢業學友的贊同下組建“南通學院紡織科學友會”,於該年5月間在母校召開成立大會,議決募款建造鋼骨水泥樓房一幢贈送母校,以充圖書館之用。1933年上海統益紗廠廠主吳瑞元承先人遺志,捐資興學,南通學院紡織科得王子宿之介紹獲得捐款壹萬元,此款連同大生貸款貳萬元用以建設學生宿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通學院教務中輟,經學校當局的努力和校友的奔走,於1938年秋遷滬複課,當時處境艱難,情勢險惡,至1941年冬太平洋戰爭爆發,學校當局又有解散之議,嗣經學生代表奔走,學院改組,增聘紡織染化專家及熱心學友為教授,教務得以延續不斷。王子宿在學校十分困難的時候,毅然應召為母校盡力,兼任紡織工程系主任之職,並講授棉紡學、工廠管理等課程,其教法生動活潑,注重實際,至今為受業學生所稱頌和樂道。王子宿還熱心贊助和支持其他紡織學生機構和紡織學校的創立,如協助上海中國紡織工程研究所的設立和出版刊物,發表文章;擔任中國紡織染工業專科學校(後經院校合併,今名中國紡織大學)的校董等。

王子宿是一位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人士。他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和中國紡織學會,是中國紡織學會的發起人之一。從1930年中國紡織學會第一屆理事會至1949年第十四屆理事會,他都當選為理事或常務理事。1950年紡織學會在滬東和滬西辦了兩個紡織補習夜校,王子宿到滬西夜校義務授課兩年,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和讚揚。

治廠有方,實績顯著

王子宿在實業救國的思想指導下,勤奮進取,工作踏實。在鴻章紡織染廠任工程師時,與廠長童潤夫相配合,以歐洲和日本的企業管理和技術管理為借鑑治理工廠,不久使該廠一時成為同業中的佼佼者。在棉業統制會工作期間,他做過中國華商紗廠的調查工作,參與制訂了中國第一個棉紡織廠經營標準,為紡織廠提高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提供了依據。特別是在擔任中紡公司上海第十四紡織廠廠長後,更加展示了他的治廠才能,成為中國紡織建設公司知名廠長之一。

上海第十四紡織廠原來是日商上海紗廠三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上海紗廠被日軍掠去許多設備和器材。王子宿於1946年1月接手時,該廠已停工兩年半,機器破損,工人四散,瘡痍滿目。在此情況下,王子宿立即著手恢復生產,制訂計畫,招募技工,配齊機件,限期開工。在他的帶領下,各級領導和全體職工日夜奮戰,全力以赴,終於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紡部除開出原有的34800錠外,還從報廢設備中拼湊了1200錠,使設備擴增到36000錠。織部也增加了織機開台數,從接收時開工的400餘台擴大到1046台。

在恢復生產過程中,王子宿還把該廠落後的蒸汽傳動方式改為電力傳動。這是一項大工程,需要對傳動設備和機械器件進行一系列大的改造和調配。他決定前紡採用集體傳動,精紡機則為單獨傳動,還改變了精紡機的排列方向。織部原全為普通織機,乃另將拆毀的殘缺舊機改造成換梭式自動織機計122台,安裝在搬移設備的原準備車間內,織部因與紡部遠隔,自用紗需經長途運送,乃將前部準備機械移紡部安置,革除有邊筒子車;用改裝的半高速整經機以經軸送布廠上漿,比原來運送管紗省事得多;廢除卷緯機,改用直接緯紗。王子宿亦頗重視工廠福利工作的推進、改良和擴充,還積極整頓修復消防設施,改善環境衛生。

正直愛國,貢獻所能

王子宿1927年在南通學院教書,北伐軍到達南通,王子宿滿腔熱忱在民眾大會上演說,當他講到“要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已達到全世界被壓迫民族之解放”時,被軍警注意,受到警告。以後便專意服務工廠,努力生產工作,在他來說,這也是“報國之舉”。

王子宿擔任中紡公司上海第十四紡織廠廠長之時,正值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南京國民政府對中紡公司暨各廠控制很嚴,而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也在廠內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這對擔任廠長職務的王子宿來說,要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不能不說是當時的一件繁重任務,1948年初,上海發生了著名的申九“二二事件”,地下黨中共上海市委以“上海工人協會”名義發表了“申九慘案宣言”,號召全市工人用各種方式行動起來,以支援申九工人堅決鬥爭,十四廠地下黨組織發動職員捐款,先做廠長王子宿的工作,沒過幾天,一張寫有廠長、工程師、科長等大名及捐款金額的布告就張貼在廠門口,有力地推動了民眾的認捐活動。

同年,十四廠中共地下黨員劉阿九遭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劉阿九是機動車間的技工、工人運動領袖,被捕後,經地下黨組織營救,並由家屬出面要求釋放。王子宿以劉阿九的工作重要和廠方切需為由,向當局申請保釋,使劉阿九恢復了自由。

1949年初,南京國民政府岌岌可危,官僚資本大肆抽逃資金,工廠危殆。王子宿在政策感召下深明大義,對中共地下黨組織要他保護好全廠職工的安全和物資與設備的完整以及在解放後立即恢復生產等要求滿口允承,說這是他的夙願,也是他應盡的責任。這時中紡公司成立了應變委員會並增強其權利而改為緊急措施委員會,王子宿是委員,他以委員和廠長的身份進行活動,先召開部分職員座談會,再公開舉行全廠職員會議,他強調說:“最近有各種傳言,有人說要把工廠破壞掉。我看,工廠不是屬於任何黨派和集體,他是屬於人民的,也是全廠同仁的飯碗,工廠就是大家的命根子,應堅決保護好工廠,不許任何人破壞,在此困難關頭,大家更要團結一致,人人都有保護工廠的責任。”王子宿的表態,穩定了人心,並為地下黨的護廠鬥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解放上海時,中紡十四廠完整無損地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個人成就與著作

王子宿襟懷坦白,為人正直,服從分配,並且積極做好工作,發揮專長。1954年,他在上海第六紡織廠試裝粗紗定位定長自動裝置,獲得成功,受到獎勵。1957年王子宿調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工作。為趕超國際先進紡織技術和提高紡織研究水平,院設立理論研究組,隨後又改組成國外紡織技術情報研究室,王子宿等幾位紡織、化學和機械等老專家被延請入主其事,運用他們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外文水平,為院辦刊物《紡織技術文摘》、《國外紡織技術》等,譯審和撰寫了大量國外紡織技術文摘、文獻和述評等。

王子宿還參與編寫上海市紡織工業局的《建國十年來上海紡織技術(1949—1959)》一書,反映了十年間上海的技術成就,並將解放前後的紡織技術水平作了對比。此外,王子宿還與華東紡織工學院王仲宜教授一起為上海生產出口的4040府綢的生產工藝及產品質量等全套中文說明書譯成英文,以供對外宣傳介紹。

個人簡歷

1901年5月7日出生於江蘇省川沙縣。

1915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學徒。

1916—1920年南通紡織專門學校畢業。

1920—1922年任上海統益紗廠技術員。

1923年任啟東大生二廠保全主任。

1924—1927年英國半工半讀。

1927—1928年任南通學院教授。

1928—1933年任上海鴻章紡織染廠工程師。

1933—1935年任棉業統制委員會技術員。

1935—1937年任光裕公司蘇綸紗廠、仁德紗廠、大隆鐵工廠總工程師。

1937—1942年任上海英商新怡和紗廠工程師。

1943年任杭州三友實業社拱宸橋紗廠經理。

1944—1945年任杭州大興工業社總經理。

1946—1949年任中紡公司上海第十四紡織廠廠長。

1949—1952年任國營上海第九棉紡織廠廠長。

1953—1955年華東紡織管理局技術處任職。

1955—1957年任上海第十二棉紡織廠工程師。

1957—1965年任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工程師。

1965年退休。

1968年逝世。

主要論著

1王子宿.大牽伸之種種.上海:紡織年刊,1931:27—58.

2王子宿.紗廠應改良給資方法論.上海:紡織年刊,1933:20—22.

3王子宿.理論實用加薩卜蘭克氏大牽伸.上海:紡織年刊,1934:61—90.

4王子宿等.建國十年來上海紡織技術(19491959).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

5王子宿.國外棉紡新設備發展的趨向(一)、(二).上海:國外紡織技術,963(9)、(10).

6王子宿.國外製氈技術的發展概況.上海:國外紡織技術,1965(1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