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設計師]

王前[設計師]

王前(1984年4月6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憑著個人的天分和敏銳的藝術觸覺在國際4A廣告公司與全球頂尖設計公司CBX打拚。他曾獲得多個國際國內設計獎項。現任意勢(BXDNA)創意總監、ADC紐約國際藝術指導協會會員、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聯合會會員、第一屆紙上的舞台國際海報邀請展嘉賓,上海國際傳媒產業廣告創意主講嘉賓。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王前生活照王前生活照

王前生於80年代初的黑龍江。小時候曾夢想當考古學家天文學家。對恐龍及科幻類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國小經常逃課去郵票市場、舊書市場,一呆就是一天。對書籍非常熱愛(但不包括課本)學校放假的時候,他帶著學生去家裡辦報紙、雜誌。還自己在家辦起了恐龍博物館。老師把他稱為“賊王”。由於繪畫水平出眾,被選為校美術組,在學校舉辦的美術大賽中多次獲獎。但由於對繪畫的酷愛,使他在任何課堂都不忘畫畫。對繪畫不認可的老師認為畫畫是沒出息的。

後來進入國中學習依舊倒數。老師判定考不上大學,如果能考上,他就退出教師行業。後來高中學的美術,最終考取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但在大學的專業是公共藝術,他對雕塑、陶藝並不感興趣,整天摔泥,做碗。活像一個民工。他甚至想逃避。但對平面設計和廣告卻非常感興趣,經常去圖書館看相關書籍。對他來說廣告是陌生卻充滿誘惑的。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廣告設計上。大三他參加台灣中國時報舉辦的第十四屆國際金犢獎並獲得大陸入圍獎。這個獎項更加堅定了他的廣告之路。畢業藝術學院公共藝術系請他設計藝術學院畢業展海報。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學生設計的畢業展海報,並被學校收藏。

他的廣告生涯始於中國上海,先後在BATES及CBX工作。曾參加的大型提案有可口可樂松下雪碧貓人等。

2003年創建國際品牌設計研究中心,

2004年國畫作品《山高水長》獲中國冰雪畫藝術研究會優秀獎,並被於志學美術館收藏。

2006年策劃國際設計大師勝岡重夫東北學術展,

2008年應邀設計亞洲第一潮牌雜誌《SOCOOL》三周年LANDBAS海報、

2009年海報作品《THEGATE》《HANDSHEAR》在美國及德國科隆國際博覽會展出,並刊登於國際知名報紙《SewTrade》上,為NBA巨星斯科拉設計中國行標誌,紙上的舞台第一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嘉賓。上海國際創意產業主講嘉賓。

個人建議

王前生活照王前生活照

建議年輕設計師

王前也是從助理設計師過來的,深知做這行很不容易,不可否認有天賦的存在。但比例占得非常少。他認為要做優秀的設計師是興趣+努力+執著。剛走出校門的學生與剛入行的設計師,應該象海綿一樣吸取設計精華,多看好的設計,模仿並加入自己的想法。不能閉門造車,覺得看別人的設計是可恥的。會使自己陷入巨大的壓力中。結果導致進步緩慢,壓力過大。剛出生的嬰兒也是通過周圍的人,來學習說話的。不要認為大學學了四年平面就會做設計了。大學的教育與社會的實戰永遠是有距離的。他剛畢業的時候,什麼都想自己原創。後來弄的我筋疲力盡。那位設計大師對我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原創,畢卡索的繪畫都是跟兒童學習,跟雕塑家學習得來的。畢卡索的立體主義其實是受一個雕塑家的作品啟發而得來的。你看很多設計師很快就能做出好設計。但你要知道他們已經經過了大量的抄襲和借鑑,設計的規律能夠靈活能用了。剛畢業腦子空空又怎么原創?俗話說要先學會規則才能打破規則。著重培養的是興趣,加上腳踏實地的努力與執著,把設計當成生活的一部份。拿到案子先不要急著動手去做,先思考。把客戶提供的資料要仔細研究,不開電腦,先畫大量的草圖。如果在你的創意遇到瓶頸時,不要繼續做下去,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放鬆大腦之後再回來處理。有時間要多聽講座、多旅遊、多跟不懂設計的人交流、聽他們對你作品的意見。

個人觀點

王前與國際著名設計大師/香港設計教父陳幼堅先生王前與國際著名設計大師/香港設計教父陳幼堅先生

對中國創意產業的觀點

王前說:“創意為公,設計立國”其實對於中國來說是個重大課題。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很多人也把他稱為山寨大國。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盜版機構,從光碟手機電視機到服裝食品等等都能看到山寨的影子。在中國你能找到肯德基的夫人和孩子,還能找到許多肯德基的親戚例如肯得起、肯能飽等等。因為他們都是中國人。當全球都在期盼ipone5的時候,中國已經領先全球的出現了ipone5。鱷魚品牌是山寨最成功的例子。光山寨鱷魚就能看到上千個。如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所有創意產業應該思考的問題。CCII提出這個理念,看的夠大、夠遠;要做到“創意為公,設計立國”這與整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相關的。英、韓、日、美等已開發國家已經高舉“創意興國”的旗幟,日本一開始是學習歐美先進的設計理念與設計視覺,後來演變成了自己的東西。日本現在已經成為創意強國。中國欠缺的就是盲目抄襲,少了一份思考的空間。而今作為我們年輕一代設計師必須視野開闊,領悟全球時尚、創造自己的文化,顯現民族性格。傳承了“中國精神”的精髓,在傳承文化的基礎上敢於創新,扮演著文化創造和傳播者的角色,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創意為公,設計立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