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27~約97)

王充(27~約97)

他在《率性》篇中,提出“教訓之功”,“漸漬之力”。 王充否認“生而知之”的唯心主義觀點,強調學以求知。 他說:“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王充(27~約97)

正文

王充(27~約97)中國漢代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縣)人,生於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出身於“細族孤門”。自幼好學,青年時到京師太學讀書,受業於著名的儒學大師班彪。王充曾任郡功曹、治中等官,由於他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不久棄官回鄉,居家教授, 致力著述。晚年生活十分困苦, 據《後漢書》載,永元中(約公元97)病死,終年70歲左右。
王充目擊當時在方士仙術,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災異迷信思想影響下,書傳記載誇張失實,經典註疏雜入讖緯;偽書充斥,學術駁雜,使儒學神化,以致是非不清,黑白顛倒,他奮起衝破舊傳統,對世人所共同奉守不渝的五經進行一番虛實是非之辨。於是作《論衡》,對虛妄不實之言加以評論。
王充以博通古今,廣采眾家的治學精神,撰寫了很多著作,但保留下來的只有《論衡》一書,現存30卷84篇(原85篇,缺《招致》篇)。《論衡》繼承了前代思想家的唯物主義傳統,吸收了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思想和自然科學成果,是一部涉及範圍非常廣泛,論述新穎的哲學政論名著。
在王充的教育思想中,他從人性可以改變的觀點出發, 認為一般人“在化不在性”,“在於教, 不獨在性”。他以染絲為例,說明在不同的環境和教育下可以改變人的善惡品質。他說,嬰兒“本無爭奪之心”,但長大以後,接受“利色”思想的影響,逐漸產生了“爭奪之心”;同樣,嬰兒也“無推讓之心”,長大以後,由於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也可以養成“推讓之心”。他在《率性》篇中,提出“教訓之功”,“漸漬之力”。他認為,人的知識、才能、道德品質都是在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下形成和改變的。
王充否認“生而知之”的唯心主義觀點,強調學以求知。他說:“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他認為學習過程,首先要通過感覺器官接觸外界事物,“不目見口問,不能盡知也”。但僅憑耳目等感官的感知,還會產生真偽、虛實不分的假象,不可能認識事物的本質。所以還必須“銓訂於內”,“以心意議”,即經過思維功夫,才能做到:“訂其真偽,辨其實虛”,達到理性認識。為了證明知識是否正確,還要以“效驗”與“有證”去檢驗知識的可靠性。這樣就形成了:“目見口問”──“以心意議”──“效驗有證"的認識公式,構成了他的唯物主義教學論基礎
王充針對當時頌古非今的思潮,明確提出,古今無異,今優於古。他指斥“好褒古而毀今”的世俗之見,認為知古不知今就如同瞎子一樣。他重視現實,主張在學習上不必拘泥於師法和古義。他卑視那些“尊古卑今”的儒生,認為這種人“少所見而多所聞”,只相信過去,而忽略當今,只知道死守經書,不知道分析、辨難,因此常常以訛傳訛,貽誤後人。
漢代自武帝以後,儒者講經注經,五經各有其傳,師法所承,分經分家,各習專門之法樹立門檻,並以此獵取功名利祿,嚴重地阻礙了學術的發展和窒息了人們的思想。王充衝破流俗, 提倡求真求實, 打破師法家法門戶之見, 探索經書的本義。他指出, 當時儒者講說五經錯誤很多,前代儒生不了解事情的本末,“空生虛說”,後代儒生又盲目迷信師教,所以就“隨舊述故,滑習詞語”,只知遵守師法家法,“不暇留精用心,考實根核”。雖然注經千篇,也不會有創見卓識。王充不盲目相信一家之言,“好博覽而不守章句”,提倡獨立研究,獨立思考,破除偶像。他說:“苟有不曉解之問,迢難孔子,何傷於義? 誠有傳聖業之知,伐孔子之說,何逆於理?”在儒術獨尊,孔學神化的情況下,他敢於衝破傳統思想的羈絆,堅持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對啟發獨立思考,發揚人的創造精神是有重要意義的。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