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法學院

王健法學院

王健法學院始建於1915年,其前身以東吳大學為本,於上海創設“東吳大學法學院”。學校座落於素有天堂之稱的古城蘇州,已有百年的辦學歷史,是一所培養法律人才的公辦學院。深厚的法學文化積澱與現代的法律學術追求相結合,使蘇大法學院成為當代中國法學教育與法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王健法學院王健法學院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隸屬於蘇州大學,為江蘇省最早成立的法律人才培養的基地。蘇州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1915年,以東吳大學為本,於上海創設"東吳大學法學院"。學院教學突出"英美法"內容,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其科學的培養目標和鮮明的教學特色,使東吳大學的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時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稱。培養了一大批現當代著名的法學專家,如王寵惠、吳經熊、倪征(日奧)、李浩培、潘漢典、楊鐵(木樑)等,被人們譽為"華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學院。"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改名為"江蘇師範學院",法學院也隨之併入他校。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江蘇師範學院"易名為"蘇州大學",同時恢復法學教育,設法律系,是全國最早恢復法學教育的院系之一。1986年經江蘇省政府批准,擴建為蘇州大學法學院。2000年5月,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王健教授重返蘇大,參加百年慶典,行走母校故道,難捨百年風光,其心汲汲,其情拳拳。有感於斯,王先生長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資捐建蘇州大學法學樓,設立獎學金,以推動蘇州大學法學院的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同年,蘇州大學法學院更名為王健法學院,成為全國第一個由海外專項基金參與建設的公辦法學院。

師資力量

法學院現有專職教師60餘位;正副教授27人。在校本科生473人,研究生349人。學院教師踵繼東吳法學的教育傳統,兢兢業業,精心耕耘。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現有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點1個;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國際經濟法學、訴訟法學、刑法學、法律史學碩士點6個,同時經國家學位辦批准,為法律碩士培養單位。法學專業為蘇州大學品牌專業,2003年又被評為江蘇省品牌專業。行政法學為省級重點學科,受江蘇省政府專項經費資助。學院曾先後主持國家級社科項目6項,省部級社科項目30餘項,"現代政府法律管理"科研項目,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資助建設項目。

所授榮譽

學院教師共出版各類教材、專著80餘部,發表論文1000多篇;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獎、科研獎5人次;獲省級教學獎、科研獎40餘人次,多人被評為國家級或省級有特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自1982年以來,已為社會培養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等各層次的專門人才4000多人,許多校友已成為國家政法部門和法學教育的中堅力量。

法學院圖書館

法學院圖書館現有圖書5萬多冊,中外文期刊600多種,在收藏、保留港台法學期刊、圖書方面具有特色。學院還設有比較法研究所和英美法研究中心,出版學術刊物《東吳法學》,在總結和整理東吳法學成就的同時,積極開展英美法系研究及兩大法系的比較研究;拓展對外學術交流,加快法律研究的國際接軌,曾先後與美國太平洋大學麥克喬治法學院,日本名古屋大學、熊本大學、台灣東吳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APU大學和澳大利亞邦德大學等法學院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派出大量教師出國出境進修和講學,接待了世界各地知名法學專家學者90餘人次。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馳騁法界,揚我東吳;前赴後繼、薪火相傳。幾代東吳法學人守持著一個美好理想:攀登高峰,走向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