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茭

玉茭

玉茭(拼音:yùjiāo,方言詞)即玉米,也叫包穀、苞米、棒子;山西人稱之為玉茭,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稈直立,通常不分枝,基部各節具氣生支柱根。葉鞘具橫脈;葉舌膜質,葉片扁平寬大,線狀披針形,基部圓形呈耳狀,無毛或具疵柔毛,中脈粗壯。穎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後露出穎片和稃片之外,其大小隨生長條件不同產生差異。雌雄同株異花,花果期秋季。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莖稈

玉茭 稈玉茭 稈
玉米的稈直立,通常不分枝,高1~2.5米,基部各節具氣生支柱根鬚根系,除胚根外,還從莖節上長出節根:從地下節根長出的稱為地下節根,一般4~7層;從地上莖節長出的節根又稱支持根、氣生根,一般2~3層。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層中,最深可達150—200cm,近地面莖節上輪生幾層氣生根,有支持莖稈不致倒伏和吸收養分的功能。莖,直徑2—4cm,高0.5—4cm,莖有節和節間,莖內充滿髓,地上有8一2O節,地下有3—7節,節間側溝下方的節上著生腋芽,基部節間的順芽可長成分枝。

玉茭  葉玉茭 葉
全株一般有葉15~22片,葉身寬而長。葉鞘具橫脈;葉舌膜質,長約2毫米,薄而短。葉片扁平寬大,線狀披針形,劍形,互生,基部圓形呈耳狀,無毛或具疵柔毛,中脈粗壯,明顯,邊緣微粗糙呈波狀皺紋,正面有茸毛,葉片數與節數對等,葉片長80—150cm,寬6—15cm,葉路堅硬,有茸毛。葉窄而大,邊緣波狀,於莖的兩側互生。

玉茭 花玉茭 花
雌雄同株異花。雄花生於植株的頂端,為圓錐花序;雌花生於植株中部的葉腋內,為肉穗花序。雄穗開花一般比雌花吐絲早3~5天。雄花分主軸與側枝。主軸上有4--11列成對小穗,側枝有兩列成對小穗;每一小穗有兩枚護穎,內有兩朵小花,每一朵花有一對膜狀的內、外桴,三枚雄蕊。 頂生雄性圓錐花序大型,穗狀,主軸與總狀花序軸及其腋間均被細柔毛;雄性小穗孿生,長達1厘米,小穗柄一長一短,分別長1-2毫米及2-4毫米,被細柔毛;兩穎近等長,膜質,約具10脈,被纖毛;外稃及內稃透明膜質,稍短於穎;花葯橙黃色;長約5毫米。雌花著生在莖稈中部葉腋間的穗柄頂端,為內穗花序,外有苞葉,果穗中心有穗軸,充滿髓質。小穗成對縱向排列,每一果穗有8—24行。每一小穗外有護穎兩片,內、外稃各一片,內有兩朵小花,其一為不孕花,只有內、外稃,不結實;另一為可孕花,有內、外稃和一雌蕊,能結實。花柱絲狀,頂端分又,稱花絲,長20一30(50)cm。 雌花序被多數寬大的鞘狀苞片所包藏,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後成谷穗,具粗大中軸;雌小穗孿生,成16-30縱行排列於粗壯之序軸上,兩穎等長,寬大,無脈,具纖毛;外稃及內稃透明膜質,雌蕊具極長而細弱的線形花柱。

果實

玉茭玉茭
穎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後露出穎片和稃片之外,其大小隨生長條件不同產生差異,一般長5-10毫米,寬略過於其長,胚長為穎果的1/2-2/3。染色體2n=20,40,80(SarmaetSharma,1986;Molina,1986)。花果期秋季。玉米雌花小穗成對縱列後發育成兩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層變態葉包裹,稱作包皮。所以玉米的列數一般為偶數列。

分布區域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僅次於小麥和水稻。種植範圍從北緯58°(加拿大和俄羅斯)至南緯40°(南美)。世界上整年每個月都有玉米成熟。玉米是美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產量約占世界產量的一半,其中約2/5供外銷。中國年產玉米占世界第二位,其次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 一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原產於中美洲,是印地安人培育的主要糧食作物,喜高溫,17世紀時傳入中國, 玉米屬禾本科玉米屬。全世界玉米播種面積僅次於小麥、水稻而居第三位。在我國玉米的播種面積很大,分布也很廣,是我國北方和西南山區及其它旱谷地區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 山東省萊西市為玉米的重要產區之一.開魯縣的玉米質量非常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