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蛀莖夜蛾

玉米蛀莖夜蛾

玉米蛀莖夜蛾,是農業有害生物,是玉米田的次要害蟲,一年一代,除危害玉米外,還可危害高梁、穀子、雜草等。幼蟲危害玉米苗,由近土表下的莖基部蛀入,向下取食心葉,蠶食莖髓,先使莖葉萎蔫,後全株枯死。有轉株危害習性。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 

..
體長17毫米至20毫米,翅展34毫米至40毫米。頭部褐色或黑褐色。觸角絲狀,黃褐色。複眼褐色。胸部背面灰褐色。腹部淡灰褐色。前翅黃褐色至暗褐色,腎形紋白色或灰黃色,環形紋褐色,不很明顯。前翅頂端有1個橢圓形淺色斑,前緣有若干個褐色的弧形紋,近頂端有3個灰黃色的短斜紋。後翅灰色。

長0.5毫米,黃白色,扁圓饅頭狀。卵殼的外表縱棱較顯著,橫道不明顯。卵塊成不整齊的條狀。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28至35毫米。頭部深棕色,胸部背面黑褐色,胸足淡棕色。腹部背面灰黃色,腹面稍白,毛片黑褐色。臀板黑褐色,後緣向上隆起,上面有5個向上彎曲的爪狀突起,中央的一個突起最大,是與其他蛀莖夜蛾法幼蟲的顯著區別特徵。

長17毫米至23毫米,紅褐色,背面4至7腹節前端有不規則的點刻。腹部末端臀棘深褐色,兩則各有淡黃褐色鉤刺1對。

生活習性

玉米蛀莖夜蛾在黑龍江省一年發生一代,以卵在雜草上越冬。來年5月上中旬孵化,初孵化幼蟲即在返青的雜草上取食,6月上旬轉株至玉米上危害,初齡幼蟲就開始危害,定
玉米蛀莖夜蛾玉米蛀莖夜蛾
苗前後的危害盛期。幼蟲多從玉米幼苗莖的地下部分蛀入,蛀入後的幼蟲向上取食,有時也從玉米根部蛀入危害,被害玉米幼苗枯心,極少數切斷玉米幼莖。有轉株危害習性。一般低洼地發生嚴重,幼蟲危害期約一個月左右,6月末在被害株附近地下5至15厘米處化蛹,7月上旬為化蛹盛期,7至8月成蟲羽化飛至田雜草上產卵,每頭雌蛾可產卵200餘粒,以卵越冬。成蟲有趨光性,幼蟲有相互殘殺的習性,一般一株只一頭幼蟲。5月雨水協調、氣侯濕潤,利其發生。玉米田靠近草荒地或連作田危害重。

危害植物

玉米蛀莖夜蛾主要危害玉米、高粱、穀子、菖蒲、稗草等作物。幼蟲從近土表的莖基部蛀入玉米苗,向上蛀食心葉莖髓,致心葉萎蔫或全株枯死,每隻幼蟲連續為害幾棵玉米幼苗後老熟,入土化蛹。一般每株只有1頭幼蟲。

防治措施

1、及時剷除地邊雜草,定苗前捕殺幼蟲,實行輪作倒茬,可減輕危害。蛀莖夜蛾的卵在田邊雜草上越冬,5月份孵化後向玉米苗轉移,春季清除田間雜草可減少蟲量。 
..
 
2、結合玉米間苗定苗拔除有蟲株。玉米受害初期,心葉剛開始萎蔫時,幼蟲尚在植株內,在間定苗時可拔除蟲害株,以減少田間蟲口數量。
3、藥劑防治。發現玉米苗受害時,用75%辛硫磷乳油0.5kg對少量水,噴拌120kg細土,也可用2.5%溴氰菊酯配成45至50mg/kg毒砂,每667㎡撒施拌勻的毒土或毒砂20至25kg,順壟低撒在幼苗根際處,使其形成6cm寬的藥帶,殺蟲效果好。玉米出苗後,幼蟲初發期,地面可撒5%敵百蟲粉製成的毒土,即敵百蟲粉2至3公斤加20至30公斤細土拌勻即可。發現心葉萎蔫時,可用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油400倍液灌根,可減輕危害。在用藥劑防治其他害蟲時也可起到兼治作用。
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80%敵敵畏乳油1000倍,灌根,每畝用藥掖200千克。用92.5%敵百蟲粉1千克,拌細土20千克,撒在玉米根周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