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春堂

玉春堂

《玉春堂》1982年北京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傳統劇目。此劇是清代花部亂彈作品,作者不詳,故事見馮夢龍編訂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難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到清代,《玉堂春》傳奇(《笠閣批評舊戲目》)即演出於崑曲舞台,劇本已失傳。姚燮《今樂考證·著錄四》“附燕京本無名氏花部劇目”中有《大審玉堂春》的名目。道光年間南潯人范鍇所著的《漢口叢談》引用的資料中,提到湖北通城縣藝人李翠官參加漢口“榮慶部”戲班時演唱《玉堂春》等劇的情況,可見《玉堂春》當時在花部的演出已相當普遍。主要劇情:明朝,名妓蘇三(玉堂春)與吏部尚書之子王金龍結識,誓偕白首。王金龍錢財用盡,被鴇兒轟出妓院。

基本信息

創作情況

玉春堂玉春堂
《玉堂春》不僅是京劇旦角的開蒙戲,還是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之一。
此劇是清代花部亂彈作品,作者不詳,故事見馮夢龍編訂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難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至於舞台劇,明代已編成《完貞記》、《玉鐲記》傳奇(《遠山堂曲晶》),到清代,《玉堂春》傳奇(《笠閣批評舊戲目》)即演出於崑曲舞台,劇本已失傳。姚燮《今樂考證·著錄四》“附燕京本無名氏花部劇目”中有《大審玉堂春》的名目。道光年間南潯人范鍇所著的《漢口叢談》引用的資料中,提到湖北通城縣藝人李翠官參加漢口“榮慶部”戲班時演唱《玉堂春》等劇的情況,可見《玉堂春》當時在花部的演出已相當普遍。

主要劇情

明朝名妓蘇三(玉堂春)與吏部尚書之子王金龍結識,誓偕白首。王金龍錢財用盡,被鴇兒轟出妓院。蘇三私贈銀兩……鴇兒把蘇三騙賣給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訂計害之,不料卻讓沈燕林誤食毒面而死,蘇三被誣。定為死罪。起解途中,解差崇公道同情蘇三,認為義女……王金龍得官,巡按山西,調審此案,知犯婦即為蘇三……後得潘司潘必正、臬司劉秉義之助,與蘇三團圓。

演出情況

據記載,各地方戲劇種在清代均有《玉堂春》演出,京劇版在嘉慶七年(1802)時三慶班就已在京演出(清代筆記《眾香國》載記作者曾看到名角魯龍官的演出),1828年所作《金台殘淚記》中也有“近日三慶部陳雙喜年未及冠,演《關王廟》”(《關王廟》為全本《玉堂春》中的一折)的記述。

劇本內容

《玉堂春》全劇包括《嫖院》、《廟會》、《起解》、《會審》、《探監》、《團圓》等折,幾乎囊括了京劇旦角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尤以《女起解》、《三堂會審》二折精彩備至,聲腔藝術成就極高。尤其在王瑤卿的指導下,梅、程、荀、尚四大流派依不同稟賦所創之新腔,各具特色。

演出歷史

1919年4月7日,男班王永春、白玉梅戲班上演於上海第一戲院。合作越劇團於1952年12月編演。紅楓、孫旭、傅駿、金風、李卓雲等集體編導,劉如曾編曲。戚雅仙飾蘇三、畢春芳飾王金龍。開始演出時受當時思潮影響,認為王金龍是做了官的統治階級,蘇三是苦難妓女,階級不能調和,戲演到“三堂會審”結束,不讓兩人團圓。後來才到“監會團圓”結束。《玉堂春》演出後,因故事情節民眾熟悉,在“起解”、“會審”中有大段唱腔能發揮戚雅仙的藝術特色,故受到觀眾歡迎。1959年再度復演,成為劇團保留劇目之一。1980年靜安越劇團重建以後,復演《玉堂春》,仍由戚雅仙、畢春芳主演,劇本由傅駿整理,導演李卓雲、孔敏,編曲賀孝忠。從劇本到唱腔都作了加工提高,幾經修改,成為該團演出場次最多、觀眾最為歡迎的保留劇目。該劇藝術特色主要在於唱腔,劇中有[四工調]、[弦下調]、[男調]、[連板]、[倒板]、[清板]、[囂板]、[二凡]等腔調板式。“蘇三起解”和“三堂會審”的唱段,20世紀50年代,由中國唱片社出版唱片。80年代又由中國唱片社出版全本《玉堂春》錄音帶。

歷史人物

玉春堂玉春堂
玉堂春是蘇三的藝名,在她五歲那年,被樂戶蘇淮與妻子一秤金把她從山西買來。經過十年的調教,把她培養成能歌善舞、文彩非凡的女子,艷幟一樹,蘇三就成了京城名妓。因她不論走到哪兒,都使房屋蓬蔽出輝,因此一位客人送給她一個藝名——玉堂春。玉堂春因是花魁之列,從不輕易接待客人,一般能見到她的都是腰纏萬貫的名門望族。而且玉堂春待客以清雅彈唱為主,不輕易待寢。當時明武宗剛剛即位,太監劉瑾專權。賢臣王瓊得罪了劉瑾,被迫遷出京城,只留下兒子景隆收討歷年的貸銀,再回老家永城。十八歲的王景隆非常能幹,很快收回全部本息,打點一切過兩天就要回家了。出發前的兩天,他在街上信步閒逛。不由自主來到蘇三所在的葫蘆巷,他在人指點下邁進了一秤金家。一秤金雖然看出他確是個大家公子,但蘇三也不能輕易的見他,於是推說蘇三正忙。王景隆掏出一錠金子,她立刻眉開眼笑地把蘇三領了出來。 王景隆細細地端詳這位京城名妓,真不敢想信天下還有如此貌美之人,一秤金殷勤地置下酒菜,酒過三巡,王景隆就留宿房中。一夜風流,夜夜如此,王景隆乾脆搬到妓院居住,早把回鄉的事拋到腦後。還不到一年時間,王景隆的三萬紋銀花得一文不剩。一秤金就把他趕了出來。王景隆身無分文,淪為乞丐,白天沿街乞討,晚上在關王廟棲身,非常悽慘。蘇三自他走後,拒不接客,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他,見他淒楚的模樣不禁淚流滿面。回去以後,蘇三將首飾細軟托人交給王景隆,讓他先回老家後,再作打算。一秤金髮現蘇三的首飾不翼而飛,一氣之下將她打了一頓賣給洪洞富商沈洪為妾。沈洪的正配皮氏與人通姦,怕被蘇三發現,就想用下了砒霜的麵湯毒死她,不料麵湯被沈洪誤喝,沈洪流血而死。皮氏誣陷蘇三謀殺其夫,告上公堂,蘇三屈打成招,被關入死牢。而王景隆回鄉以後,埋頭苦讀,第二年參加會試,一舉登科,官任山西八府巡按。他派人到葫蘆巷尋找蘇三,卻已人去樓空。王景隆來山西巡察時,在秋後問斬的名冊中竟然看到“蘇三”二字,真是大驚失色,立即提審蘇三殺夫一案。蘇三一見有昔日的心上人作主,立刻把冤屈盡吐一遍。王景隆自然作主洗清冤案,懲罰了皮氏。後來,王景隆在京城置下房屋,娶蘇三為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