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竹漂

獨竹漂

獨竹漂是貴州民族體育奇葩。獨竹漂是指運動員腳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單棵毛竹,依靠小竹竿划動實現水上漂行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頗有“一葦渡江”之妙。

基本信息

簡介

獨竹漂獨竹漂
獨竹漂是大陸貴州赤水市獨具特色的民族體育運動,是指運動員腳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單棵毛竹,依靠小竹竿划動實現水上漂行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頗有“一葦渡江”之妙。

獨竹漂發源於貴州赤水河流域,原是當地老百姓在生產生活中渡河的一種方式,“赤水獨竹漂”已被列入貴州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獨竹漂所用的竹子,是大頭直徑在15厘米以上無扭曲的大毛竹,其浮力足以承載一個人的重量。這種大毛竹要在毛竹林海的深處,水土豐茂的陽坡上才能選到,大的直徑可達20厘米左右,高度10多米。用作獨竹漂時,截取8米左右的長度,無需任何加工,自然風乾20多天。划行用的劃竿則選用直徑約5厘米,長約4米勻稱筆直的班竹水竹,獨竹漂手上竿後就靠這根劃竿前行倒退,平衡轉向。

特點

獨竹漂~4獨竹漂~4

獨竹漂獨竹漂是一項具有健身特點的水上體育技能項目,有很強的競技性、觀賞性和娛樂性,既可以進行技藝表演,也可以進行競速比賽。練習獨竹漂不但能鍛鍊人們水上的平衡能力、靈巧能力和運動能力,還能激發人們征服大自然的拼搏精神和勇氣。

賽事

獨竹漂~7獨竹漂~7

獨竹漂表演賽分單人、雙人和團隊表演多種。1999年赤水獨竹漂隊在北京第六屆全國民運會上榮獲金牌就是團隊表演。單人雙人表演注重個人技巧,比正劃、倒劃、轉身、繞彎、滑行、換竿等技巧;團隊表演則看重隊形以及佇列的整齊和有規律的變換,動作的連貫性和一致性。

競速賽主要是比速度和耐力,有短距離的橫渡賽和長距離的順流漂。橫渡賽400米左右,以觸岸先後排名次。順流賽1000米左右,以時間多少計算名次。

2000年舉行的6000米順流賽創下了超長距離獨竹漂的吉尼斯紀錄。

赤水河因當年紅軍的四次跨越而名聞天下,赤水是當今中國十大竹鄉之一。而獨竹漂使用的毛竹客居赤水數百年,長期生產生活在漫山的竹海中,居、食、住、行都與竹子結緣。他們在集運毛竹扎竹排的過程中,練就了獨竹漂這門獨特技藝,並成為一項民間體育運動,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也深受當地廣大民眾的歡迎。以後逐漸轉化成每年端午節與龍舟賽齊名的表演項目。自1998年參加第四屆全省民運會表演獲得銀獎後,在全國全省多次奪得表演金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