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獅子山古稱銅精山。區內東、西獅子山兩峰相峙,狀若一對雄師,地區因其得名。獅子山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春秋戰國時屬吳、越之地,采冶銅的歷史始於商周,盛於漢唐,採選銅歷史綿延至今不斷,李白、王安石、蘇東坡等名士曾遊歷流連於此。銅陵學院等一批高校坐落在本區內。 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7.8億元,增長25%;新增規模企業10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5億元,增長20.9%;進出口總額達1800萬美元。

歷史沿革

•獅子山古稱銅精山。區內東、西獅子山兩峰相峙,狀若一對雄師,地區因其得名。

•獅子山地區夏、商、周三代屬揚州。

•戰國屬楚地。秦,屬鄣郡。漢,屬丹陽郡。三國,屬吳。晉,屬宣城郡春谷縣(即南陵縣)。

•南朝:宋、齊屬宣城郡;梁屬南陵郡;陳屬北江州。隋、唐二代屬宣州。

•置銅陵縣後,獅子山區域歸銅陵縣管轄。

•1952年,原華東地質局321隊和揚子江普查隊先後來獅子山普查勘察,並在獅子山定居下來。

•1958年4月,獅子山銅礦成立。

•1961年1月成立獅子山鎮,隸屬於銅陵市(1964年7月29日,銅陵市改為銅陵特區,至1971年,復改為銅陵市)。

•1966年5月,獅子山鎮改名為紅星鎮。

•1969年12月,撤銷紅星鎮建制,成立紅星區。

•1980年7月,紅星區更名為獅子山區。

行政區劃

•獅子山區下轄1鎮、5社區、1辦事處,分別為西湖鎮、獅子山社區、立新社區、銅霞社區、鳳凰山社區、翠湖社區、東郊辦事處和省級開發區獅子山經濟開發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獅子山區位於銅陵市區東部,距市中心7.5公里,主城區獅子山街道地理坐標:北緯30°54′56″~55′50″,東經117°52′54″~53′17″。

地形地貌

區內地質構造均為級次低的小構造。區內唯一較大的褶皺即為青山背斜,作北35°偏東走向。其餘如包村後山、冬瓜山及大團山等有小褶皺組。區內均為五級以下的系列小型斷裂構造發育趨勢較明顯。

氣候

•獅子山地區春夏多雨,盛夏炎熱,秋季多乾旱,冬季溫和,無霜期長,四季分明而春秋較短,季風明顯,春冬多東北風,次為西北風;春秋以西南風多,東南風次之,平均風速2.3~3.3/s,最大風力7級。本區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水文

區內水系均屬長江水系。獅子山城區有兩條溪流。以花樹坡鞍部為分水嶺,一條往北沿獅子山西坡注入東湖;一條往南經胡村流入東邊河(其下游即順安河),折向東北注入長江,流量一般為0.2~0.5立方米/秒,最大可達5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區內的地下水資源豐富。雞冠山、新橋礦系地都有大量的地下水。如新橋地區的盛沖泉流量達775噸/小時,單孔湧水量最大時可達233.01噸/小時。

土地資源

獅子山區土地總面積7.2平方公里,其中,獅子山街道辦事處2.27平方千米;磯山街道辦事處2.3平方千米;新廟街道辦事處1.76平方千米;鳳凰山街道辦事處0.87平方千米。全區土地類別多為工礦企業用地,權屬性質皆為國有土地。

生物資源

各礦區周邊農村盛產丹皮、明黨參、杜仲等名貴中藥材及蠶桑、苧麻、生薑、蒜子、大米等農副產品。

礦產資源

•獅子山銅礦田,由獅子山、老鴉嶺、大團山、冬瓜山(1984年3月探明發現)和新華山銅礦床(緊靠雞冠山鐵礦,1998年勘查發現)5個銅礦床組成。其中獅子山老鴉嶺和大團山為生產礦床,冬瓜山和新華山銅礦為後備礦床。冬瓜山為大型礦床,其餘3個為中型礦床。冬瓜山礦床是亞洲最大的銅礦,建設規模為日採選礦石能力1萬噸。該礦地質儲量為10218萬噸,經探明,銅金屬儲量104.68萬噸,占安徽省銅金屬儲量的40%,硫元素儲量1801.26萬噸,此外還伴有鐵、金和銀等金屬,是國家“九五”重點項目。2000年底,冬瓜山和新華山兩銅礦床開採的前期籌備工作開始。

•鳳凰山銅礦田由藥園山、仙人沖及鐵山頭3箇中型礦床和寶山陶、杉木嶺兩個小型礦床組成。已探明的銅金屬儲量47.33萬噸,硫礦石儲量2492.40萬噸,鐵礦石儲量29.44萬噸,伴生金1318.56公斤,銀437.38噸,鈷4854.63噸。

•新橋硫鐵礦是一座大型多金屬礦床,主產硫鐵礦,並伴生有鉛、鋅、砷等可用元素。其硫鐵礦地質儲量達1.7億噸,工作儲量1.1億噸,在全國同類礦山中居第二位,在華東工業區居首位,是安徽省儲量最大和最有價值的礦山之一。

•新廟煤礦,已探明的工業設計儲量1434.6萬噸,截止2000年底,尚保有地質儲量1054.79萬噸。

•石灰石遍布全區,儲量以青山為主,總儲量超億噸。

人口

獅子山區總人口約50萬人。

經濟概括

綜述

獅子山區資源豐富,潛力巨大。所屬的西湖分區、車站分區將是銅陵城市新的名片,商貿物流園區、東部市場群、職教園區、體育公園、政務新區、博物館、文體廣電中心等重大項目均布局在本區域內。轄區內盛產金、銀、銅、鐵、硫等資源,有100萬噸金屬儲量的銅都銅業冬瓜山銅礦、儲量2.8億噸並居全國第二位的新橋硫鐵礦。

第一產業

•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6億元,同比增長18.9%;工農業總產值28.2億元,增長25%;財政收入邁上2億元台階,達到20133萬元,增長1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224萬元,增長41.8%。

第二產業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億元,是去年的3倍多,增幅位居全市第一。自主招商引進內資15.02億元,外資1158萬美元,引進各類企業和項目85個,其中,1000萬元以上項目41個,億元以上項目9個。

第三產業

增加值完成5.15億元,占GDP比重達38.1%,增長15%。萬元GDP綜合能耗降低4.3%,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達標率為100%。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12290元和7015元,分別增長12%和15%。

社會事業

教育

截止2015年轄區內有國小11所,在校學生數4595人;幼稚園16所,附屬幼教點3個,幼兒看護點4個,在園幼兒2459人。教育服務人口11萬餘人。

科技

獅子山區專利申請數量達407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94件,當年發明授權專利5件。區級財政安排智慧財產權專項資金80萬元,資助實施了6件專利產業化項目;企業專利的轉化實施率達到95%以上。截至2012年,全區累計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1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36家。

社會保障

該區實施33項民生工程,投入資金2924萬元,其中區級配套1018萬元。今年該區實施34項民生工程,總投入資金3984萬餘元,區級配套資金也已提前安排到位。完善城鄉一體化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城鎮低保、農村低保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年均增長10%以上。改善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和安置點建設。該區金獅苑三期、雙龍安置點和立新棚戶區一期安置點建成並交付使用,回遷安置1924戶;車站二期、西湖春城、東山國小東側共3249套安置房即將建成交付使用;獅子山老城區一期1250套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全面開工建設。

建立6個創業實訓基地,開工建設2個創業孵化基地,去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364人。切實加強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完成新型農民培訓人數963人,實現轉移農業勞動力600人,農民工資性收入有了較快增長。建立健全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工資年均增長10%。

交通

獅子山轄區內有銅陵東站這一綜合交通樞紐,沿江高速公路、沿江快速通道、銅九鐵路、寧安城際鐵路以及銅都大道、陵江大道等均穿區域而過。

旅遊

獅子山區環境優美、清新質樸。人居環境良好、生態優美,轄區內有烏木山八景、西湖公園、東湖濕地公園等人文自然景觀,以及安徽黃金第一村——朝山村、省級生態村——農林村。

西湖 公園

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西湖公園位於銅陵市主城區北部,水面面積與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相仿,西側的新城大道和石城大道的城市發展軸聯繫了新、老城區;東側的銅都大道作為城市重要的文化景觀大道則連線了老城區、體育中心、教育園區和西湖。西湖公園按照“現代、活躍、開放、多元”的特點和“飽含中國文化神韻、凸現當代城市活力、反映最新生態訴求、滿足市民休閒需求”的設計理念。

東湖濕地公園

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東湖濕地公園 位於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區西湖鎮境內,距市區十幾公里。東湖濕地公園現在已經擁有了遊樂園、漁工碼頭、地窖茶室、溢沁園、長庭水橋、七孔橋、芍藥園等等三十幾處遊樂場所和風景區,近代著名書法家、前安徽省政治協商會議主席張愷帆先生曾為公園題詞:“繞堤楊柳多少株,山外有山湖外湖。到眼風光盡畫卷,銅陵不曾遜姑蘇。”

烏木山 廣場

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烏木山廣場分為“一主兩副”的三個廣場,主廣場太陽曆廣場和副廣場簡儀雕塑廣場、人晷雕塑廣場,總共用地面積2.3萬平方米。一些仿古代天文儀器分為三大類,分別擺放在三個廣場上。主太陽曆廣場四周是九根側影柱,用花崗岩製作而成。高低起伏、造型豐富,每根石柱上都刻有饕餮紋、龍紋、鳳紋的銅裝飾浮雕,使立柱呈現出飛棱翹之美,直觀反映出了時間和節氣的變化。

副簡儀雕塑廣場中間擺放的是《簡儀》,是根據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發明的簡儀防止而成的。整個簡儀雕塑是中國傳統銅工藝失蠟法鑄造而成,南北兩極均有兩根龍柱盤繞,造型美觀。

特產

鳳丹,又名銅陵牡丹、銅陵鳳丹,屬江南品種群,其根皮有鎮痛、解熱、抗過敏、消炎、免疫等藥用,具有根粗、肉厚、粉足、木心細、亮星多、久貯不變質等特色,素與白芍、菊花、茯苓並稱為安徽四大名藥,亦是中國34種名貴藥材之一。《中藥大辭典》明文記載:“安徽省銅陵鳳凰山所產丹皮質量最佳”,故稱鳳丹。2006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鳳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丹皮 銅陵丹皮主要出產於順安鎮和鐘鳴鎮,其中順安鎮鳳凰山地區的鳳凰、牡丹、陶鳳三個村,由於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所產的丹皮被歷代醫藥實踐證明為藥效最好。《中藥大辭典》明文記載:“安徽省銅陵鳳凰山所產丹皮質量最佳”,故稱鳳丹。
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獅子山[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

名人

羅京, 銅陵貴上人。自幼在獅子山清涼寺築室刻苦讀書,南宋紹寶二年應試中進士,後官至戶部侍郎。後人為紀念羅京刻苦讀書、勤奮好學的精神,建“羅公書堂”,列為清涼八景之一。

胡舜元,,1019 — 1079 年,,字叔才,銅陵縣鳳凰耆沸水,今銅陵縣新橋鎮境內,人。北宋嘉四年, 1059 年,中進士,歷任德興、鄭縣縣令,後遷著作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