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斯累利

狄斯累利

狄斯累利。19世紀下半期英國著名的資產階級國務活動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保守黨領袖。三次出任財政大臣,兩次出任首相,是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與格拉斯頓齊名的最重要首相之一。狄斯累利1804年12月21日出生於倫敦一個猶太人後裔家庭。1868年2月,他接替德爾比繼任首相,但在同年秋天大選敗北。1874年出面組閣,擔任首相直至1880年。對內實施社會改革,頒布社會立法。對外推行殖民擴張政策,英國勢力伸入埃及,1875年英國控制了蘇伊士運河。1880年議會大選保守黨失敗,狄斯累利被迫下台,但留任保守黨領袖。1881年4月19日,在倫敦病逝。

生平

家庭背景

1804年12月21日出生於倫敦一個猶太人後裔家庭。

幼年教育

1817年改信英國國教。幼年時代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喜愛讀書。15歲綴學。被其父親送到一家律師事務所學習律師業務。1826年後開始寫詩和短篇小說。

人物經歷

隨父遊歷

1824年隨其父遊歷德國。同年秋,參加南美一個礦業公司股票投機事業;同時與他人合資創辦日報《代表》。次年南美礦業公司破產,狄斯累利為此負債累累,窮困不堪。

進入社交

1830-1831年間,遊歷地中海沿岸及中東國家。回國後從事著述,其中具有文學價值的是《康塔里尼·佛來明》。積極投身倫敦社交活動。

步入政壇

1835年參加托利黨。

1837年當選為下院議員。

1839年,與溫德漢·列維斯的遺霜結婚,她擁有輪敦的房產和每年4000英鎊的收入。

40年代《穀物法》被廢除之後,狄斯累利成為下院托利黨領袖。

1852年德爾比首相任命狄斯累利為財政大臣。這屆內閣很快垮台。

1858年德爾比再次組閣,狄斯累利重新擔任財政大臣。次年,提出議會改革方案,遭否決。

1865年他在德爾比內閣中第三次出任財政大臣。提出1867年議會改革法案,得到議會的通過和女王的批准。改革使選民人數較前增加了一倍,狄斯累利因此聲名大震。

1868年2月,他接替德爾比繼任首相,但在同年秋天大選敗北。

1874年出面組閣,擔任首相直至1880年。與女王關係融洽。對內實施社會改革,頒布社會立法。對外推行殖民擴張政策,英國勢力伸入埃及,1875年英國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建議議會授予維多利亞女王以“印度女皇”的稱號,為表彰他的功績,女王授予他了孔斯菲爾德伯爵封號。

1878年,狄斯累利在柏林會議上為英國從土耳其取得賽普勒斯島。

1880年議會大選保守黨失敗,狄斯累利被迫下台,但留任保守黨領袖。

1881年4月19日,在倫敦病逝。維多利亞女王親自參加葬禮並致哀。議會決定為其樹立肖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