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書

犬書,即用狗傳遞的書信,典出晉代寫過著名文藝理論著作《文賦》的陸機。

介紹

犬書南朝梁任防《述異記》:“陸機少時,頗好遊獵,在吳豪盛,客獻快犬名日黃耳;機後仕洛,常將自隨……機羈京師,久無家問,因戲語犬曰:‘我家絕無書信,汝能齎書馳取訊息不?’犬喜搖尾,作聲應之。機試為書,盛以竹筒,系之犬頸,犬出驛路,疾走向吳……徑至機家,口銜筒作聲示之。機家開筒取書,看畢,犬又向人作聲,如有所求;其家作答書內筒,復系大頸,犬既得答,仍馳還洛。計人程五旬,而犬往還才半月。”O喻書信。唐李賀《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犬書曾去洛,鶴病悔游秦。”另參見動物部·走獸“黃耳犬”。

相關信息

據《晉書·陸機傳》和南朝梁任防《述異記》載,陸機原籍華亭,也就是上海松江,當年赴洛陽做官時將“黃耳”犬帶在身邊。遠離故土,不免思鄉心切,陸大人對“黃耳”犬說:“久無家信,你能送取嗎?”“黃耳”犬聽罷擺尾應允,陸大人便把信放人竹筒,拴系在犬的脖頸上,這隻聰明的“黃耳”犬便出發了,一路南下,歷盡艱辛將信送回老家,又將家信捎回。其間人要走五旬的路程,而“黃耳”犬往返才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唐代詩人李賀《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詩“犬書曾去洛,鶴病悔游秦”,元張翥《余伯疇歸浙東簡郡守王居敬》詩“家信十年黃耳犬,鄉心一夜白頭烏”,都是用的這個典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