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盡

牛盡

牛盡,1961年生。1982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擅畫水墨人物,兼攻寫意花鳥。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有作品在全國美展中獲二等獎並被國家收藏。

基本信息

青島大學美術學院教師(圖)

牛盡,真名邢運幅。1961年生人。1982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擅畫水墨人物,兼攻寫意花鳥。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其作品在全國美展中獲二等獎,並被國家收藏。1999年在哈爾濱師範大學晉升為教授。2002年被青島市政府引進專家人才聘為青島大學美術學院工作,現為國家三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青島市美術家協會理事,青島市嶗山美術家協會主席。

版出主要專著:

《牛盡畫集》、《當代美術家精品集~牛盡國畫專輯》、《寫意人物技法畫例》、《寫意人物畫教程》、《寫意人物畫教程》、《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國畫壇三十位傑出人物~牛盡卷》等。

加參主要展覽:

1982年作品參加《全國少數民族畫展》獲二等獎,中國美協主辦。
1984年作品參加《全國第六屆美術作品展》中國美協主辦。
1988年作品參加《中國首屆國畫家學術邀請展》。
1988年作品參加《世紀之星•中國藝術雙年展》中國美協主辦。
1990年作品參加《第二屆全國體育美展》中國美協主辦。
1994年在廣州舉辦個人畫展。由文化部辦公廳主辦,中國文化藝術總公司承辦。
1997年在北京當代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199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個人畫展。
2000年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辦個人畫展。
2000年參加《全國著名畫家邀請展》。
2001年在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舉辦個人畫展。
2002年作品參加《紀念延安文藝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中國美協主辦。
2002年作品參《全國中國畫名家學術提名展》。
2002年參加《第二屆中國畫家學術年展》。
2003年作品參加《第三屆中國畫家學術學展》。
2004年作品參加《當代文人書畫藝術北京邀請展》。
2005年作品參加《第八屆國際和平藝術大展》韓國首爾。
2005年作品參加《水墨動向•當代中青年國畫家學術邀請展》。
2006年作品參加《水墨中國•首屆書畫典藏中國畫藝術邀請展》。
2006年作品參加《中國書畫博覽2006中國收藏潛力100家•全國百名畫家作品邀請展》。
2008年作品入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國畫壇三十位傑出人物》。
2007年中國畫廊聯盟簽約畫家。
牛盡其勁
牛盡的真名叫邢運幅,他的父親邢殿芳是位非常有名的老中醫,一心想要兒子邢運幅子承父業,可這倔小子說啥不想學中醫,整日就對小人書上那些個人物形象著迷,不能自拔。老父只能無奈地看著兒子快活地畫他的小兵張嘎和李玉和,並把他們貼滿了屋子。一日,父親治好的一個老患者的兒子看到了小邢的畫說:這孩子是個畫畫的天才,不從師學畫太可惜了,並堅持要收他為徒。這個叫李廣濱的是黑江龍省美術家協會著名的山水畫家就成了小運幅學畫的啟蒙恩師了。從此,家住哈市郊區王崗的小運幅就每周風雨無阻地騎著腳踏車奔波在學畫的路上。牛盡他謙虛好學 ,在李老師的推薦下,和著名畫家楊沙老師學畫速寫,和李靜老師學畫色彩,又和林彥老師學畫寫意人物及創作與構圖等。在牛盡學畫成長的路上,他感恩諸多老師對他的培養和教育。

1978年剛恢復高考,在黑龍江省3000多名考生中牛盡以美術總分第14名的成績考入哈師大藝術學院學國畫。在那些歲數大得可以叫叔叔的同學中,他是最小的一個,同時又是最為用功的一個。他的刻苦是老三屆同學望塵莫及的。為了能比別人多畫一張,他常常要與門衛大爺鬥智鬥勇,晚自習結束時,他把自己藏在桌子底下,再用畫板擋住,等到大爺把畫室的燈關了、門鎖了,他再悄悄鑽出來,打開燈盡情作畫。他學畫的這個拚命三郎勁頭學院裡無人能及,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大三時,他的中國畫作品在全國美展中獲得了二等獎,並被民族博物院收藏,成為哈師大藝術學院未畢業學生參加全國美展獎獲的第一人。至今,這一紀錄也無人能破。靠著這種拚命勁在中國畫壇上嶄露了頭角,那一年,他只有21歲。成名如此之早,他卻從不張揚,平靜泰然,依舊畫起畫來不要命,85潮思後,為了潛心研究新文人畫,他竟把自家窗戶用木板釘上,在門外掛上一個記事本,為有朋友找他留言用,他閉門謝客5年多,把自己關在家中潛心研究中國畫的意象造型觀及中國繪畫發展的文脈。

1982年畢業後,命運弄人,才華橫溢的牛盡被分配到一個偏遠的地質勘探隊的流動國小當美術老師,後在大慶油田教過中學,還在哈冰燈辦搞過冰雕塑及冰燈建築設計,十多年來,不論工作條件多么艱苦,這個以牛自喻的人從未向命運低過頭,更從未放棄過對藝術的追求,相反,他以更大的激情投身藝術創作,雖然他身居塞北偏僻一隅,但牛盡的名字始終響徹在中國畫壇。他對生命有獨特的理解,與生命的長度相比,他更重視生命的寬度和質量。一次,他高燒一個多月後,被哈醫大二院診斷為惡性組織細胞白血病。在等待死神降臨的日子裡,他有時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到醫院的走廊裡頭,淚如雨下。在經歷了無數病痛的折磨後,他竟然戰勝了死亡活過來了。死裡逃生後,牛盡的全部感受是:能活著真好;能畫畫真好。
牛盡其人
牛盡為人如其名,性情放達、率真、恣情任性、我行我素,是標準的性情中人。在朋友們眼中,他執著、倔強、幽默、豁達,是值得交一生的朋友。朋友於他如同手足,鍾愛之深僅次於畫。對於性情相投的朋友,他可以執手長談十幾個小時,連換三個小店把酒當歡,不忍分別。遇友,必飲,飲則痛快淋漓,飲必他做東,連生活窘迫時也一樣,借錢請客被傳為佳話,沒錢了就讓一家三口跟他節衣縮食,曾有5角錢度過一禮拜的紀錄。
當然,他很愛他的家人,在他家中掛的最大的不是他的畫,而是那張全家福。他現在特希望給愛人和女兒一份富足平安的生活,把女人該有的幸福都給予妻子。因為,在他身患絕症,高燒半個月不退,偷偷寫遺書給妻子的時候,他深深體會了對這個女人的愛和眷戀。也許,只有體驗過失去,才會真正懂得珍惜。
一支煙、一壺茶,靜靜地坐在案前,面對一張白紙,任神思飄遊在筆墨之間,這是牛盡最快樂的事。他的生命早已離不開畫筆,他要在他選擇的道路上執著勇敢地走下去。牛盡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取牛之篤實,無論是工作、畫畫、為人,都能盡職;盡責;盡心;盡力。
牛盡其畫
在西學新潮炙熱之時,有一批畫家有感於民族文化受到衝擊,力圖復興傳統文人畫,被稱為新文人畫。牛盡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在北方這塊土地上,中國文人畫傳統幾乎是空白,明明知道新文人畫在此沒有良好的生存環境,牛盡偏偏選擇了這條難走的道路,他不滿足於本土藝術的文人畫傳統作參照和繼承,而把一種超越時代的藝術精神引入到現代層次和形態,同時努力提高繪畫的文化品位。他的創作既不同於創新潮流中的普遍傾向,更不同於尋根潮流中的逆向回歸。因此,他的個人風格凝結得較為鮮明。
全國著名畫家盧禹舜教授這樣評價牛盡的畫:粗筆大墨、信馬由韁、喜怪不喜平、愛簡不愛凡,初看似亂頭粗服、任意揮寫,但劍氣森森、無言亦狂。在牛盡筆下的高土和煙水中,你能看到他心靈空間的直率、坦誠和厚重質樸的一面。其畫格“迷醉於書卷氣,高古氣,力求超逸”,其筆墨少製作,多抒寫,避甜俗,只求老辣生澀,浸潤文人畫傳統之中,造型頗具現代感,不拘常規,於變形中於醜中見美。而其整體布局更不乏現代構成意味,卻無刻意設計之痕跡,而有隨機生髮之意,使傳統與現代相融。
中國畫研究院著名畫家、評論家梅墨生先生說,他的畫成功傳達出一種脫俗意味,看得出他對超脫世俗精神境界的嚮往。在他的畫裡,流露出一種濃郁的後傳統文人情結,延續文人精神,但感應的是現代文明,他的水墨人物有性情之真,亦有書寫之能,意蘊深邃,令人有玩賞的興致。

撰文\黑龍江日報記者 唐小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