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朱先生

爾朱先生

爾朱先生, 五代人。複姓爾朱,生平不詳。“蜀之八仙”之一。一天,一個異人給了他一藥丸,爾朱想馬上服下去,異人對他說:你要是今天服下去,就會死,要看見浮石才能服,那樣才能得道成仙。從此以後,爾朱看見石頭就投入水中,看石頭是否會浮起來。別人都認為他瘋狂了。但他卻堅定信心,直到有一天他在涪江上遇見一個姓石的船翁,他豁然醒悟異人的“浮石”(“涪石”)之說,他立刻將藥丸服下,就得道成仙了。《重修涪州志》 中有爾朱先生《還丹歌》。

解釋

蜀之八仙之一。爾朱為複姓,其先祖為契丹胡人部落,世居爾朱川,因以為姓。考爾朱仙似有二人:一是譙秀所指的爾朱,當在晉以前,目前筆者實在無從稽考。二是唐末五代孟蜀時的爾朱,名洞,字通微,號歸元子。傳爾朱洞為北魏大將爾朱羽健之後,爾朱榮之族弟。此人曾遇異人得道,落魄於成都市,經常揀白石頭往水裡扔,弄得市民莫名其妙。後又賣丹藥於市,每粒要錢十二萬。太守很想買,爾朱洞說:“太守金多,非百二十萬不賣。”這下激怒了太守,命人將他裝進竹籠子裡,投入岷江。大約他經宜賓入長江,在重慶始逆水而上,過合川漂至涪江上游,在綿州(今四川綿陽)河邊被姓石的漁人救撈起來時,他蜷伏在竹籠里睡得正香哩,後來便在綿州西山修道。此一說見於台灣高大鵬先生之《神仙傳》。另一說他沿岷江流入了長江,完成史無前例的長江第一漂,直漂到巫溪縣大寧鎮為漁人所救。故大寧“有巨石如鍾,下有三足,煙火之跡宛然,父老以為爾朱丹爐。”

事跡

爾朱仙在綿州西山修道時曾去佛教聖地西域梵都“大漠”朝拜,得佛教真經,將釋道合為一體。仙雲觀至今有一石聯可證:

金闋仙朝大漠京亦尊莫偶;

玉階雲捧雨而化實一而神。

其中暗含“仙雲”二字。“仙”為爾朱仙,“雲”即揚子云,當地西山觀古代也稱為仙雲觀。

蜀八仙殿前還有幾幅石刻對聯可為釋道合一之佐證:

道氣在沖虛,老子長生非採藥;(道)

禪機原活潑,如來不語但拈花。(釋)

若以象求,諸天盡在憑人拜; (道)

何須獅吼,老佛無言是我師。 (釋)

鷲嶺巍峨,萬字祥光輝絕頂; (佛)

仙雲飄渺,九天瑞色靄奇峰。 (道)

今四川綿陽西山觀的“蜀八仙殿”,是紀念的爾朱先生的。泉旁有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道教摩崖造像,傳為爾朱仙煉丹時汲水之處。明代工部政使金深有詩《仙雲觀題留》刻於石上:

載酒西崖訪爾朱,玉泉翠壁泄跏趺。

江城入眺渺環堞,蕙帳掃跡空丹爐。

爾朱先生爾朱先生

蜀之八仙

概述蜀之八仙即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莊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等八人,道教傳說他們均在蜀中得道成仙。東晉譙秀的《蜀記》一書中稱他們為“蜀之八仙”。
容成公上古皇帝之臣(又說為皇帝師,老子師)。嘗棲太姥山煉藥,後居崆峒山。年二百歲,善補導之術(道家的雙修密法),守身養精氣,發白復黑,牙齒掉了又重新長了出來,傳說他最先創建律歷,其著作有《容成陰道》二十六卷,但未見傳世。
老子老子被道教捧為始祖這一點是公認的。《神仙傳》中說:“老子者,母懷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時割母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謂之老子。”又云: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樹曰:“此為我姓”,故姓李。唐代李冗《獨異志》記:“老君耳長七尺”,故名李耳。李耳曾為孔子師,劉向《列仙傳》記:“仲尼至周見老子,知其聖人,乃師之。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西去,入大秦過西關。”
董仲舒西漢唯心主義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景縣董故莊)人,景帝時為博士,武帝時任江都縣等職。曾隱居於青城山。
張道陵一名張陵,東漢沛國(今江蘇豐縣)人,留侯張良的第八世孫,永平時拜江州(今重慶)令。永和六年作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創立道派,凡入道者納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
莊君平又稱蜀莊,因避明帝劉莊諱而改姓嚴,又名嚴遵。四川綿竹人,漢代道學家,思想家。知天文,識星象。常卜筮於成都市,每天占卜幾人得百許文錢夠基本生活就行了,然後關門落簾讀《老子》,其著作有《老子指歸》,《道德指歸論》等。
李八百為周朝蜀人,傳說他歷夏自周活了八百歲,又說他一動能行八百里,故號李八百。
范長生西漢唯心主義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景縣董故莊)人,景帝時為博士,武帝時任江都縣等職。
爾朱先生爾朱為複姓,其先祖為契丹胡人部落,世居爾朱川,因以為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