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肚寶

“爛肚寶”一詞是徽州地區特有的地方性辭彙,它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原型。 由於主人公日常做事異常怪異、好壞難辨,且能夠使得任何被整之人恨之入骨,故眾人取其綽號為“爛肚寶”,而他的真實姓名卻被人們永久遺忘。

爛肚寶

名詞簡介

,單獨看來是個褒義詞,字義如下:
1. 收藏品,泛指珍貴的東西:~貝。~劍。~物。~藏(zàng )。國~。財~。珍~。傳(chuán)家~。如獲至~。~貴。
2.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座。登大~(皇帝登基)。
3. 敬辭,用於稱別人的,~地。~剎(稱呼廟宇)。~號(稱呼別人的店鋪)。
4. 指金屬貨幣:元~。
而徽州地區對於人物的形容也多以寶結尾,比如:伶俐寶、現世寶、爛肚寶等等。這些辭彙當中既有褒義詞,也有貶義詞:伶俐寶形容的是聰明伶俐之人,多用於孩童;現世寶形容的是虛榮炫耀之人;而爛肚寶形容的就是一肚子壞水、黑腹之人,也用於形容沒有任何內在涵養之人,或者作為中性詞使用,形容機智恢諧但壞點子多的人。

名詞探源

“爛肚寶”一詞是徽州地區特有的地方性辭彙,它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原型。 由於主人公日常做事異常怪異、好壞難辨,且能夠使得任何被整之人恨之入骨,故眾人取其綽號為“爛肚寶”,而他的真實姓名卻被人們永久遺忘。

歷史人物

爛肚寶,徽州歙縣岩寺鎮(現黃山市徽州區)民間傳奇人物。具體年代已無可查,據傳在明末清初之跡。關於他的故事傳說,整個徽州地區人盡皆知,數百年以來永不止息。關於他的事跡版本頗多。有人說他是好人,也有人說他是壞人,甚至以至於人們無法客觀的評說他的好壞。這可能也是“爛肚寶”這一別號的由來吧。總之,他的事跡傳說反應了當時徽州地區的歷史背景、百姓生活以及官與民的關係。

人物性格

性格一:詼諧豪放、剛直不阿、愛打抱不平
性格二:欺負凌弱、霸道無理、死要面子、好吃懶做
但無論是哪一方面,它們之間的相通之處便是其整人手段被永遠被人津津樂道。

故事簡介

關於爛肚寶的故事在徽州民間故事搶救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徽州區卷》一書中有集中展示。
《縣官做賊與寶珠還塔》,說的是岩寺塔頂定風珠被盜,縣官張歪嘴貪財亂判,爛肚寶智懲貪官、寶塔還珠的故事;《智除二霸》,巧借封建禮法,懲治不法商人;《巧戲翁婿》,翁是為富不仁的土財主,婿是地方上的馬知府,爛肚寶故意傳遞假訊息,弄得雙方灰頭土臉,醜態百出;《買雞蛋》,代被黑心小販欺騙的老嫗出氣;《駁話店》,戲弄冒充斯文、以詭辯打賭騙人錢財的文痞;《接財神》,戲弄一心想發財而盼人多生病的郎中和希望多死人的棺材店老闆;《公差喝尿》,懲戒狗腿子公差;《吃雞》,作弄一道“打平伙”的朋友;
《賭公道》、《打賭》,顯示本領高超,有調戲婦女之嫌;《買柴》,和《公差喝尿》近似,戲弄賣柴火的口無遮攔的鄉下人,有城裡人欺負鄉下佬的痞氣; 《買缸》、《買壺》、《買鍋》,則是戲弄“出言不遜”的外地商販;《都來看》:戲弄下河洗澡的人;《叫上桌》是鬥智,雖屬口舌之辯,頗見巧慧之思;《請客》,我請客,你埋單——戲弄當地有頭有臉的士紳;《蹭飯》,肚才、口表加厚臉皮蹭飯;《“買”西瓜》,實際是訛人西瓜;《親嘴》、《系褲帶》,假裝“調戲”婦女打賭讓人請客;《爛肚寶之死》,打賭過火,把自個兒賠進去,被蚊蟲叮死了

人物故事正面傳說

游太平

話說某日爛肚寶來到太平縣城,客店老闆和爛肚寶聊天:“客官,府上何處?”爛肚寶說:“我是岩寺人,只有破家,沒有什麼府上。”老闆一聽說是岩寺人,便說:“岩寺有個爛肚寶是得罪不起的,他害苦了許多人啊!”爛肚寶一聽,心裡十分惱火:“我從不無故捉弄人,與你更是無冤無仇,為何壞我名聲?”臉上卻佯裝無事,不輕不重地說:“是啊,爛肚寶是爛肚,不過他畢竟是個寶,他只是以惡治惡,不害好人的。”於是晚上悄悄爬起來“作法”,狠狠地作弄了老闆一通……臨走留下紋銀、字紙曰:惡語傷人有惡報、出門頭撞尿、進廳吹不歇、來到廚房石打鐵、出門一看瓜藤癟

鶴戴金牌 狗不識字

話說某年初春的一個早晨,山莊裡一賣柴的挑著柴,帶著獵狗在岩寺穿街走巷,“柴啦!柴啦!”地叫著賣。巧在這時,一隻雪白的仙鶴在街上做想飛想奔的樣子。獵狗見之,猛追上去將仙鶴咬死。賣柴的見鶴脖子上掛著一塊“金”牌,渾身猶如落進水窖似的顫抖著。“不得了啦!咬死金老爺家的鶴了!”金老爺方圓百里誰人敢惹!賣柴的感到大禍臨頭。
這時,金府聞知仙鶴被狗咬死,金老爺即命手下家丁捉拿養狗的主人。家丁們氣洶洶地趕來,看見賣柴的,不問青紅皂白,朝他臉上就是幾個巴掌,打得他臉上青一塊紫一塊。“大人呀!鶴是狗咬……死的。”“鶴死,人抵命!”“求大人,大人饒命,家中堂客病在床……”賣柴的淚流滿面地求饒。街上站滿了圍觀的人,誰也不敢吭聲,眼巴巴地看著賣柴的被五花大綁地押往徽州府。
再說,爛肚寶看見事情的始末,本想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可是一看金家的勢力,硬拼,不是以卵擊石嗎?他忍了忍,離開了。可賣柴人可憐兮兮的樣子怎么也揮之不去,爛肚寶苦苦思索著對策。“有了,有了。皇帝要派八府巡撫來各地巡視,何不將計就計?” 爛肚寶眼前一亮。
數日後,徽州知府接到八府巡按來巡視的公文。知府下令大開衙門,到城門外恭候大駕。只見河西橋上旗羅傘杖鳴鑼開道,肅靜迴避前呼後擁。知府一群大小官員在前引導,將八府巡按迎進府堂,泡茶歇息,擺酒洗塵,不在話下。
下午三時,一快馬慌慌張張跑進府堂,結結巴巴地說:“報!報!八府巡按大人到。”知府聽罷,如在雲裡霧裡,哪裡又冒出一個?他迷惑地望著坐在椅子裡氣宇不凡的巡按大人。“荒唐!”巡按大人擺著玉帶,把手一揮,知府匆匆下去接新到巡按。片刻工夫,後到的巡按走進府堂。兩位大人就針尖對麥芒地爭執起來,苦得知府夾在中間右勸左拉,難分難解。
“大人不要爭了,聽下官一言。”知府哀求道。
“講!”兩位大人同時吐出一個字。
“煉印好嗎?真金不怕火來煉。”
“好!”後到的巡按脫口而出。
“妙!”先來的大人毫不示弱。
說罷,知府吩咐公差搬來兩個火爐並排放著,火爐後放著兩張桌,先來坐右,後來坐左,兩位大人將黃綾解開,雙手托起金燦燦官印給上下左右人看。然後放進爐內,差人放置炭火煉著。府堂上下,一派肅穆緊張的氣氛。
“拿茶來!”右邊大人吩咐道。
僕人托茶盒敬送上來。
“太燙了。”大人眼一瞪,手把茶碗一推,僕人驚嚇得手一抖,滿滿一碗茶打進爐內。霎時,只見灰塵直冒,嗆得人眼睛睜不開,左邊大人連連咳嗽,右邊大人憤而離座,把僕人一推:“滾下去!”
少頃,塵埃落定。
“驗印。”知府喊到。
“驗印!”上下回應。
眾人的眼光,都落在兩個火爐里,等著看好戲呢。
右爐取印的公差很快取出一顆金光燦燦的金印:“右邊金印一枚。”
左爐取印的公差把爐碰得咣咣響,還找不到印:“左爐沒有金印。”
左邊大人剛張了張嘴,還沒開口,只聽右邊巡按把驚堂木一拍:“將他拿下!”公差迅即將假巡按拿下聽候發落。
“大人受驚了。”
“哪裡,哪裡,真金不怕火來煉嘛!”
“大人,我們痛快的喝幾杯吧!壓壓驚。”
“不,公務要緊。”
府望著巡按大人,連連說:“是,是,是。”
知府把大人引進書房,將案件全部呈上查閱。
書房內燈火通明,巡按大人將積案通夜批完。
當審到狗咬仙鶴一案時,他批了十八個字:“鶴戴金牌,狗不識字,禽畜相爭,與人何乾!釋放。”
第二天天剛亮,知府去巡按房間,只見房內空空,桌上放著金印、書信和案卷。知府看罷書信,嚇得面如土色,連連吩咐手下將“假巡按”解枷,接進書房。巡按大人先看書信,再看案卷,件件批得依法合規,近情入理;又想到自己當庭被人做了手腳,聲張出去,終非上策,還是順坡下驢,不再深究吧。
爛肚寶更出名了。

縣官做賊 寶珠還塔

一日,岩寺塔守塔的老和尚發現塔頂定風珠被盜,慌忙向縣官報案。縣官名叫張清正,因嘴巴歪,人們都稱他張歪嘴。張歪嘴是個貪官,見老和尚是清水佛門裡人,本不想理睬,但因是公案,只得裝裝門面,反把那個守塔的老和尚抓了起來,吊打成招,關入監牢。
寶歌(又稱爛肚寶)得知寶珠被盜的訊息以後,十分吃驚,他覺得這是鎮塔之寶,非得追回不可。因此,他白天出沒於達官顯貴之家,夜裡活動於三教九流之中,終於查清了定風珠的下落。原來岩寺有個金員外,他在徽州可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富戶。這金員外請了個姓丁的武師在家,平時教自己孩子學武,外出時給自己當保鏢。誰知貧賤知恩義,富貴淫慾生。金員外的小老婆每日好酒好肉,無所事事,便和丁武師勾搭成奸了。此事只瞞著金員外,他人因一個財勢大,一個武藝高,誰也不想自討沒趣。可這金家小老婆不久又覺膩了,欲尋新歡,而丁武師又纏住不放。一天夜裡,她望見岩寺塔頂寶珠放光,便對丁武師說:“你如能將岩寺塔頂寶珠盜來送我,以後還可照常來往;否由,我們的事到此為止。”丁武師無奈,只得耽著性命危險,攀上岩寺塔頂,將寶珠盜來贈她。
寶哥獲知寶珠被盜的詳情以後,便苦苦思索起追回的辦法來。正在毫無頭緒,打算出門逛逛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個戴馬猴帽的人穿街而過。雖然帽子遮住了臉面,只露出兩隻眼睛,寶哥卻認得出是縣官張歪嘴。他心裡想,這熊包縣官一絲兒正經本事沒有,把個守塔老和尚當作盜寶人抓起來,投入監牢,真是豈有此理!這狗官只知道貪錢,如今又喬裝打扮了下來要做什麼?我得整一整他。頓時,他便有了奪回寶珠、巧整貪官的計策了。只見寶哥趕了上去,裝著十分熱情的樣子,把張歪嘴拉進“望月樓”酒館。寶哥坐下後,回首一喊,名酒好菜便源源不斷地送來。張歪嘴邊吃邊想,這爛肚寶篤定是發了洋財了,便想在寶哥身上榨點油水。他十分神秘地對寶哥說:“我這次是下來私訪!”接著又話外有話地說:“咳,什麼父母官,兩袖清風,當得真清苦。不怕你說笑話,我連給內人添寒衣的銀子都吃緊喲!”寶哥一聽,正中下懷,便靠在張歪嘴耳邊,說了好一陣子。張歪嘴聽了樂不可支,連稱“妙哉”!
就在那天夜裡,寶哥帶著張歪嘴進了金家後院,鑽入廚房。寶哥乘黑從碗廚下摸出一雙雨天挑水穿的桐油釘鞋,要張歪嘴穿上。又摸來擔鉤、水桶,叫張歪嘴挑著。還摸來碗筷銅瓢之類裝入水桶之中,並說:“老爺,這點金器、銀器算不了什麼,你就先收下吧!”接著又說:“你站著千萬別動,我到上房去一趟,等我來了一塊走。”說罷,便悄悄出了廚房。
寶哥剛剛出廚房,便點著了幾大串鞭炮往廚房裡一丟,頓時鞭炮“劈哩啪啦”響個不停,像火燒房子一般。金家大小剛剛睡下,一聽鞭炮亂響,便都慌忙爬起,齊往廚房跑,丁武師更是一馬當先。張歪嘴見人來了,嚇得擔著水桶,咔達咔達地踩著釘鞋,沒頭蒼蠅似的團團亂轉。“抓賊!”“抓賊!”大家一見有人,便都亂喊起來。丁武師上前飛起一腳,將張歪嘴踢翻在地。一對水桶摔出去丈把遠,“通通”兩聲碰在牆上,裂成數塊。桶里的碗筷、銅瓢拋了一地。丁武師一腳踏住張歪嘴,扒掉他的褲子,拿起皮鞭就打。可憐張歪嘴自出娘胎都未吃過這種苦,只得像殺豬般地嚎叫起來。金員外細細看了一遍,見“賊”偷的都是些碗、桶之類不值錢的東西,便叫丁武師別打了,要他將張歪嘴裝入麻袋,吊在樑上,等天明送給縣官處理。
卻說寶歌乘混亂之機,進了金家小老婆房裡。那婆娘最懶,此時還躺在床上伸懶腰哩。寶哥一塊抹布塞了她的嘴巴,又將她反綁起來,然後問她定風珠的下落。那女人一聽定風珠三字,眼睛便不自覺地往梳妝盒上瞧,寶哥看在眼裡,立即在梳妝盒裡一找,果然找到了。寶哥得到定風珠以後,又到馬廄里放火。這一回可真怕人,風助火勢,烈焰騰騰畢畢剝剝直響,半個天都紅了。金家有個用麻袋吊人的習慣,他們剛剛將張歪嘴吊好,又聽馬廄起火,便都一起趕去救火。寶哥瞅空又來到廚房,放下張歪嘴,將金家小老婆裝進麻袋,仍舊吊在樑上。
再說金員外救火回來,天已快亮,他怒氣衝天,無名烈火一齊倒向吊在樑上的“賊”。他親自拿來竹槓,放下“賊”狠狠打了起來。金家小老婆手被反綁著,嘴被抹布塞著,動彈不得,只得任他打去。金員外以為“賊”裝死,心裡更火,那竹槓下得更重。待到丁武師叫他住手,打開來一看,卻是自家小老婆,已經奄奄一息了,把個金員外和丁武師嚇得魂飛魄散……
張歪嘴雖然歪財未撈著,又挨了一頓打,但寶哥對他說:“你別怨我,沒有你這一頓打,哪能追回寶珠?”況且,自己夜裡做賊的事怎么能張口說呢?只得自認倒霉,暫時作罷。
次日夜裡,岩寺塔頂又閃閃發起光來。岩寺的男女老少個個歡呼跳躍,守塔的老和尚也被放了出來。他適人便說,是女魔王把寶珠盜走了,天上的神仙把女魔王收掉,又把寶珠給送回來了。後來,有人還寄了一首詩給張歪嘴,詩道:“歪嘴貪歪財。水桶擔金來;一陣鞭炮響,打得皮肉開。”氣得張歪嘴的嘴更歪了。

智除二霸

一天,寶哥在岩寺下街李二酒店裡喝酒。李二與他,可說是莫逆之交了。此時,李二敬他一杯酒說:“寶哥,人們都說你很有本事,你就沒有辦法治一治‘男女二霸’么?”寶哥說:“等著瞧吧,總有這么一天!”
原來,岩寺街上有個姓金的米店老闆,壞得出奇,年年大米要等發了霉才售給人吃,米價又高得驚人。有一年大旱,岩寺一帶鬧蝗蟲,莊稼顆粒無收,金老闆乘機米里摻沙,又將米價翻了幾番,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他老婆比他更壞,人稱“美女蛇”。有一次,兩位去齊雲山進香的外路人經過岩寺,在“美女蛇”飯店裡借宿,她見這兩位香客很有錢,便一包藥害了他們性命。總之,夫妻二人狼狽為奸,做了數不清的壞事,人們恨透了他們,暗地裡叫他們“男女二霸”。
那一年的八月十四日這天,金老闆備了一擔禮品,讓夥計挑著,自己騎著棗紅馬,進城巴結縣官去,因為明天便是中秋佳節。晚上,他在縣官那兒吃了飯,很遲了才回家。每次外出,“美女蛇”都給他留下後門。這天,照老囧習慣,金老闆從後門進了家。誰知在這之前半個時辰,寶哥已從後門進了他家。他悄悄點上燈,又打開櫥門,見裡面放著許多雞蛋,便拿了幾個,生著爐子,打起荷包蛋來。荷包蛋熟了,寶哥留下一個,其餘全部舀起吃了。留下的那個,寶哥用鍋鏟將它弄碎,仍放在鍋里。正在這裡,忽聽遠處傳來馬蹄聲,寶哥便急忙打開一個小包袱,原來是一件和尚的法衣和一個豬尿泡。寶哥穿上法衣,又把豬尿泡戴在頭上,躲在門邊。金老闆從後門進來,見廚房裡亮著燈,便朝廚房走去。他見灶頭上還擺著剛用過的碗筷,便以為老婆未曾收拾,便掀起鍋蓋要把碗筷放進鍋里,卻見鍋里還有許多碎蛋花。金老闆罵罵咧咧的,準備回房睡覺,一轉身,猛見一個“和尚”站在門後。他急忙向前去抓,“和尚”便一蹦出了門口。金老闆急了,也一個箭步趕出門外,緊緊抓住法衣。誰知“和尚”卻來了個金蟬脫殼,順勢脫下法衣逃了。金老闆這一氣非同小可,他想,這不是自己老婆偷和尚是什麼?便闖進房裡,一把提起美女蛇,罵道:“你這不要臉的臭婆娘,我才走一天,你就偷起和尚來了?”美女蛇正在做夢,一聽說她偷和尚,氣得發昏,回道:“你這醉鬼,胡說什麼?”金老闆兩眼都紅了:“我有把柄在這裡,你偷和尚還敢賴?”這兩個男女越爭越厲害,接著便打了起來,半條岩寺街都轟動了。
寶哥、李二和左鄰右舍都來金老闆屋裡勸架。金老闆舉著法衣,又指著鍋里的雞蛋說:“你們看,你們看,這個臭婆娘偷和尚,還打雞蛋給他吃!”美女蛇有口難辯,氣得狠狠連聲。寶哥見狀,乘機說:“金老闆啊,你家可是祖宗十八代沒出過這種敗壞門風的事啊!”李二也乘機說:“家裡出了破鞋,可是給我們岩寺人丟臉哪!”美女蛇聽了,跳了起來:“你們可不能這么傷人,我可是冤枉!”寶哥指著美女蛇,嚴厲地說:“這,你就不要賴了!金老闆親眼見的,還能有假?”大家也一起叫起來說:“寶哥說得對,寶哥說得對,這女人不老實!”寶哥附在金老闆耳旁,輕輕說:“有了這種女人,你這糧店還要不要開呢?開了,也是給禿子開啊!”金老闆一聽,覺得有理,便對美女蛇說:“我們好結好散,你走吧,從今往後別再進我這家門了!”美女蛇氣得半死,說:“我走就走,你把財產分一半給我!”金老闆怒道:“你做下了這敗壞門風的事,還想要我一個子兒?”他轉過身問:“哪位高鄰幫我寫一封休書?”
“我來寫!”寶哥說著,便從賬台上拿過筆墨紙張,一揮而就。金老闆隨即畫了押,遞給美女蛇。美女蛇氣得索索發抖,接過休書,撕得粉碎,衝出大門,大叫道:“姓金的,你這不仁不義的豺狼!你如此害我,我決不放過你!”金老闆大笑道:“你去縣裡告我吧!”
美女蛇在月光下竟不知去向,鄉親們也紛紛散了。其實,美女蛇並未走遠,而是躲在岩寺塔里。第二天正是中秋佳節,她越想越氣。晚上,她偷偷跑回家,竟放起火來。偌大的一個米店,頃刻化為灰燼。金老闆也因中秋夜喝了一頓悶酒,醉在床上,竟被燒死在家裡。第二天早上,人們還在豐樂河裡發現美女蛇的屍體,原來她放火之後,就跳河了……
“男女二霸”一除,附近數十里的民眾,無不拍手稱快。

巧戲翁婿

一天,寶哥從城裡辦事回來,路過劉老漢家門口,見劉老漢蹲在門裡傷心地嗚嗚大哭。寶哥覺得奇怪,便走進屋去,問劉老漢發生了什麼事。劉老漢告訴他,他家的六畝稻子昨夜全部被人偷割去了,今天清早,大地主曹老財又帶狗腿子上門來逼租要債,並且揚言,如果明天交不了租,還不了債,就要他女兒去抵債。寶哥一聽,肚裡立即明白了八、九分。因為他早上進城時,看見曹家後院堆了許多剛割下的稻子。這肯定是曹老財設下的毒計,要打劉老漢女兒的主意,劉老漢女兒茵茵的刺繡在徽州是頗有名氣的。曹老財仗著女婿馬知府的勢力,為非作歹,做過許多壞事。
忽然,門口跌跌撞撞闖進一個姑娘來。劉老漢一看,驚叫道:“這不是茵茵嗎?”茵茵一下趴在父親的肩上,號啕大哭。原來,馬知府為慶祝自己五十壽辰,經曹老財介紹,把茵茵請到府上,為自己繡壽衣。壽衣剛剛繡完,馬知府卻乘機強姦了她。
寶哥聽完父女倆的哭訴,心中升起了一股怒火。他決定戲弄曹老財翁婿一番,給窮苦百姓出出氣。
一天清早,天剛剛放亮,臉孔還看不清楚,一個差役打扮的人,騎著快馬來到曹家,送上一封信。曹老財不知什麼急事,慌忙拆開一看,只見上面寫道:“馬知府昨夜暴病身亡……”曹老財慌忙告訴自己女兒曹玉,曹玉一聽便呼天搶地地大哭起來,原來馬知府的大老婆十分厲害,馬知府在時,尚且不敢把她接回府里,馬知府一死,她的日子怎么過?這次祝壽,馬知府怕大老婆鬧壽堂,便給了曹玉一些銀子,講好不讓她回去。曹老財是個大財迷,只要有錢,什麼事都可以答應,便要女兒不去便了。曹老財和曹玉的心裡可不一樣,他首先想到的是馬知府有不少金銀財寶,便對女兒說:“人死不能復生,快不要哭了,速速前去奔喪,去遲了,金銀財寶可就沒有你的份了!”說罷,便要女兒穿戴起喪服喪帽,急急忙忙奔喪而去。
這天正是馬知府五十壽辰。府上張燈結彩,人來人往,真是熱鬧非凡。馬知府穿上茵茵繡的壽衣,高興非常。恰在這時,衙役呈上一封急信,馬知府接過一看,信上云:“妾父昨夜因心疼病身亡,後事急待料理。親友紛紛上門,要瓜分家產,奴系女流,難以壓陣……”信末署名“曹玉”。這一下,可把馬知府的高興勁兒一掃而光了,他十分作難:奔喪去吧,可自己這五十大壽怎么辦?來拜壽的同僚、下屬可實在不少;不去吧,曹老財萬貫家財,一個孤女如何守得住?唉!千里做官只為錢,曹老財所出不多,只此一女,只要我抬口棺材去把後事一料理,那萬貫家財誰也別想動一個子兒。他立即叫人快去購一具上等棺材,以備送去。
再說曹家父女直奔馬府而來。剛到大門口,見一口黑漆棺材擺在邊上,曹玉便撲了上去,“天哪地哪”地大哭起來。屋裡賀壽的人聽見哭聲,都一齊趕到門口。曹老財心中念念不忘錢財,一見眾人,便連連作揖說:“各位老爺在上,鄙人晚來一步。大家知道,我這獨生小女曹玉是前年正月許給馬知府做妾的。如今賢婿去世了,丟下鄙人小女,叫她怎么生活啊?諸位在分家產時,千萬主持公道!”離題萬里的話語,莫名其妙的哭聲,使得眾人一個個摸不著頭腦。馬知府一見曹老財,嚇了一跳,急急趕向前去,問:“你是人還是鬼?”曹老財看見馬知府,更是嚇得半死,結結巴巴地問:“你是人還是鬼?”此時,不知誰高喊了一聲:“見鬼羅!”這一喊,膽大的也嚇得戰戰兢兢,膽小的便跑得不知去向了。馬知府見此情景,氣不打一處出,把心中的無名大火一古腦兒發在曹老財身上。管他是人是鬼,他舉拳就打。曹老財也不甘示弱,奪過衙役手里的水火棍,便和他對打起來。眾人看他們打了起來,便又漸漸圍攏來,但翁婿相爭,誰人敢勸?旁人為左也不好,為右也不好,只得由他們打去。只聽馬知府罵道:“你這個老賊,我給了你銀子,講定祝壽不請你,你為什麼想鬼點子戲弄我?”曹老財回道:“哪有你這個現世知府,怕大老婆怕得要死,竟把小老婆丟在丈人家,我決不和你干休!”他們越打越狠,最後竟雙雙跌坐在地下,差點連氣也透不過來。馬知府的大老婆知道了,趕了出來,先給躲在一旁嗚嗚大哭的曹玉兩個耳光,接著又給了曹老財和馬知府兩個耳光,曹老財和馬知府吃這一打,猛地醒了過來,兩人拿出信來一看,才知上了大當。他倆恨得咬牙切齒,雖然知道是寶哥作弄他們,但苦無證據,只得暫時作罷。
這一場笑話,鬧得整個徽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平民百姓都暗暗稱讚寶哥不已

人物故事反面傳說

吃糞

聽說“爛肚寶”上學時就學會捉弄人了。“爛肚寶”小時候上學老遲到,沒少挨老師的罵。這下可好,摸到老虎屁股了,他就想法捉弄一下老師,以解心頭之恨。有一天,“爛肚寶”從家裡帶來了一個用玉米芝麻粉等混合做成的一個窩頭,外形看上去就跟一陀屎一樣。他早早的來到學校,把那包玩意放進老師講台的抽屜里。老師來上課,拉開抽屜,猛的見一陀屎在那躺著,頓時花容失色,誰這么大膽居然敢把屎放進老師的抽屜?只見“爛肚寶”悠悠的站了起來說,“老師,那不是一陀屎,是個窩頭。”老師明白定是這學生乾的,居然還振振有辭,就氣呼呼的說,“既然你說是窩頭,那你把它吃下去!”“爛肚寶”一臉壞笑的問,“如果我真把它吃下去呢?”老師氣急敗壞的回答,“那我自己拉陀屎吃下去……”只見“爛肚寶”走向講台,拿起了那陀屎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老師頓時暈倒。至於老師真的吃沒吃自己拉的屎就無從知曉了,只知道從此以後,老師一看見窩頭就犯惡心。

買雞蛋

長大後,“爛肚寶”只要走到哪哪裡便會有人受捉弄。一個鄉下的老太太來賣雞蛋,被“爛肚寶”瞄上了。“爛肚寶”問,“雞蛋怎么賣呀?”老太太見一到就來了主顧,趕忙應答:“3毛錢一個。”“爛肚寶”說,“那很便宜呀,我全要了!”把個老太太高興的喲,真是出門就遇見貴人了。 “爛肚寶”接著說,“我沒帶東西,先把雞蛋點點清楚,我付了錢回家再拿東西來裝。”“那好呀!”老太太忙一口應承,心裡掂量著這可真是個好人!“爛肚寶”說,“雞蛋放在地上數不方便,乾脆先用你的衣服兜上吧。”老太太想,不就用衣服兜著數數清楚嗎,數好了再放回籃子裡去,可以的。於是,老太太用手把衣服前襟給抻了出來,“爛肚寶”便把雞蛋一個個都放在了老太太胸前的衣服上,很快,老太太的衣服上就堆滿了雞蛋。突然“爛肚寶”象想起了什麼似的,“不好意思,我忘了帶錢了,我家離這很近,我去去就來”說完一溜煙就跑了。可憐這個老太太,從日出等到日落也沒見這“爛肚寶”再回來,又餓又累,手一松,雞蛋全打光了。
這“爛肚寶”不但捉弄鄉下人,連本地人也經常受到他的捉弄。一老漢挑著一擔糞顫巍巍的正欲過橋,一擔糞少說也得一百多斤吧,被“爛肚寶”看見了,好說歹說,硬是把扁擔給他奪了下來,說是要幫他一把。老漢怎么不知道“爛肚寶”的德行呢,說什麼也不相信。可“爛肚寶”說了,“你看,這橋這么長,你又累了,萬一挑到中途沒勁了,灑了一地,豈不影響路人的通行?”老漢聽了覺得言之有理,就問,“你怎么幫?”“爛肚寶”說,“我幫你抬過去吧。”老漢想了想,好吧,既然你堅持要幫,我也不能拂了你好意,萬一惹惱了你,不知又會生出什麼招來。於是,老漢跟“爛肚寶”一前一後把一桶糞給抬過了橋的另一頭,正欲來抬第二桶,老漢卻發現“爛肚寶”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沒了影蹤。這下可好,一桶糞在橋東,一桶糞在橋西,想挑不能挑,想抬又沒人幫,老漢頓時癱倒在地。

買壺

從此後,“爛肚寶”的名聲更是傳遍了岩寺街。只要“爛肚寶”在,周圍的人就遠遠的離開,怕一不小心招惹了他,弄一身麻煩。可外地的人不知道呀!有個賣茶壺的到這條街來叫賣,偏偏就遇上了“爛肚寶”。“爛肚寶”拿起了他的茶壺,左看看,右看看。賣茶壺的可高興了,碰到要買的主顧了。就問,您要買一隻嗎?“爛肚寶”說,“買是想買呀,可你賣的茶壺怎么都是有嘴的,我們這用的都是沒嘴的茶壺呀!”說完就走開了。賣茶壺的心想,這人怕是有病吧,茶壺怎么會沒嘴呢,沒嘴怎么能倒水?就又挑著上路了,剛轉過一弄堂,“爛肚寶”又出現了,不過現在他已經換了一身裝束,賣茶壺的一時還沒認出來。“爛肚寶”故伎重演,說了“此地人用的茶壺都是沒嘴之類”的話,又走開了。如此三番五次,因為有“爛肚寶”在,所以沒有人來買。賣茶壺的一隻壺也沒賣出去,心裡就嘀咕開了,這地方的人是不是真的就是用沒嘴的茶壺呀,我這有嘴的茶壺還賣的出去嗎?所以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把茶壺的嘴全敲掉了,然後重新挑起走向街頭。一個人過來了,拿起了一個茶壺,驚呼,“你這賣的是什麼茶壺呀,怎么都沒嘴呀,沒嘴的茶壺可怎么倒茶呀!”賣茶壺的委屈的說,“我遇上好幾人都說你們這用的都是沒嘴的茶壺呀!”那你肯定是遇見“爛肚寶”了。”賣茶壺的頓時傻了眼,結果一挑茶壺就這么白白的就報廢了。
“爛肚寶”的故事在孩提時就聽大人們說過了。他的聰明才智可與傳說中的“阿凡提”相比,但“阿凡提”卻是個正義的化身,專門捉弄那些為富不仁,欺負百姓的貪官巨賈,值得後人稱頌。而他呢?捉弄的對象有的居然是跟他無冤無仇的百姓,何樂之有呀?!但社會上的確存在著這種人,盡幹些捉弄人,損人又不利己的壞事,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從中獲得一種畸形滿足,用“爛肚寶”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吧。今天把它整理出來算是給大家一點啟示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