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詞語解釋]

燭火[詞語解釋]

燭火,漢語辭彙。 拼音:zhú huǒ 釋義:蠟燭燃燒時的火光。

基本信息

詞目

燭火

讀音

zhú huǒ

釋義

蠟燭燃燒時的火光,古代,主要是用於夜間照明。

出處與詳解

1、漢·郭憲 《洞冥記》:“臣游北極,至種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龍銜燭火,以照山之四極。”

2、《南史·戴僧靜傳》:“ 粲登城西南門,列燭火坐,台軍至射之,火乃滅。”

3、《舊唐書·張弘靖傳》:“[韋雍等]常夜飲醉歸,燭火滿街,前後呵叱。”

4、《花月痕》第二四回:“ 牛氏忙將燭火,來瞧秋痕 。”

5、《新唐書·張弘靖傳》:“官屬輕侻酣肆,夜歸,燭火滿街,前後呵止。”

例句

“燭火微不足以明滿室,怎敢有曉天通地光射九州”啊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