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甲午,太后杜氏崩,太后生病時,與太祖、趙普立下“金匱之盟”,定下在太祖百年之後由其弟光義繼位(《宋史紀事本末》記載說“汝百年之後,當傳位於光義,光義傳於光美,光美傳於德昭(太祖子)”)。後太祖逐漸加封光義直至“晉王”。
此間,宰相趙普一直反對光義繼位,主張立太祖之子,973年8月趙普被罷相,同年9月立太祖三弟光義為“晉王”。
而親王+京尹一直是五代以來皇儲的標配,也就是說早在開寶六年,趙光義就已經是“開封尹+晉王”,完全符合當時的皇儲身份,並且大權在握,參與各種朝中事務。與之相反的是,趙匡胤的兩個成年的兒子,趙德昭(26歲)和趙德芳(18歲)卻只是掛名的節度使和防禦使,不僅沒有實權,而且從未參與過國家政務。
事件經過
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招晉王趙光義議事,左右不得問。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當夜,太祖駕崩,宋皇后讓王繼恩去叫秦王趙德芳來。但在這時,王繼恩忽然叫道“晉王來了!”宋皇后見趙光義,大吃一驚!對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趙光義哭著回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後晉王光義繼位,史稱太宗,改元太平興國。
事件爭議
另據記載,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病重,宋皇后派親信王繼恩召第四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宋太祖二弟趙光義早已窺伺帝位,收買王繼恩為心腹。當他得知太祖病重,即與親信程德玄在晉王府通宵等待訊息。王繼恩奉詔後並未去召太祖的第四子趙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趙光義。光義立即進宮,入宮後不等通報逕自進入太祖的寢殿。王繼恩回宮,宋皇后既問:“德芳來耶?”王繼恩卻說:“晉王至矣。”宋皇后見趙光義已到,大吃一驚!知道事有變故,而且已經無法挽回,只得以對皇帝稱呼之一的“官家”稱呼趙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趙光義答道:“共保富貴,無憂也!”
史冊記載
《太祖本紀》
《宋史·太祖本紀》上只簡略的記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
《宋史紀事本末》
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晉王光義,囑以後事。左右皆不得聞,但遙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若有遜避之狀。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聲謂晉王曰:好為之,俄爾帝崩時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見晉王愕然。連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晉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甲寅,晉王光義既皇帝位,改名炅。
《續湘山野錄》
文瑩《續湘山野錄》記載,“上御太清閣四望氣……俄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開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可能這段傳聞在宋代流行很廣,因而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雖認為這一傳聞“未必然”,但也不得不摘錄在書中,留待他人詳考。由於《續湘山野錄》中的這段記載,語氣隱約,文辭閃爍,於是便給後人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千古之謎,自宋代以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學者探究過宋太祖真正的死因。
《續湘山野錄》原文:
祖宗潛躍日,嘗與一道士游於關河,無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無。每有乏則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劇飲爛醉。生喜歌步虛為戲,能引其喉於杳冥間作清徵之聲。時或一二句,隨天風飄下,惟祖宗聞之,曰:“金猴虎頭四,真龍得真位。”至醒詰之,則曰:“醉夢間語,豈足憑耶?”至膺圖受禪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自御極不再見,下詔草澤之。人或見於轘轅道中,或嵩、洛間,乃開寶乙亥歲也。上已祓禊,駕幸西沼,生醉坐於岸木陰下,笑揖太祖曰:“別來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後掖,恐其遁去,急回蹕見之,一如平時,抵掌浩飲。上謂生曰:“我久欲見汝,決一事,無他,我壽還得幾多?”生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上酷留之,俾宿後苑。苑吏或見宿於木末鳥巢中,或數日不見。上常切切記其語,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閣以望氣。是夕果晴,星斗明燦,上心方喜。俄而陰霾四起,天地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門,召開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太祖引柱斧翟懓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逮曉登明堂,宣遺詔罷,聲慟,引近臣環玉衣以瞻聖體,玉色瑩然如出湯沐。
《涑水紀聞》
司馬光《涑水紀聞》的記載則極力為宋太宗辯解。據《涑水紀聞》記載,“太祖初晏駕,時已四鼓,孝章宋後使內侍都知王繼隆(王繼恩之誤)召秦王德芳。繼隆以太祖傳位晉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徑趨開封府召晉王”。又遇醫官賈德玄(程德玄之誤),“乃告以故,叩門與之俱入見王,且召之。王大驚,猶豫不敢行,曰:‘吾當與家人議之。’入久不出。繼隆促之曰:‘事久,將為他人有。’遂與王雪下步行至宮門,呼而入。繼隆使王且止其直廬,曰:‘王且待於此,繼隆當先入言之。’德玄曰:‘便應直前,何待之有?’遂與俱進至寢殿。”下面這一段描述很有戲劇性:“宋後聞繼隆至,曰:‘德芳來耶?’繼隆曰:‘晉王至矣。’後見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
司馬光上距太祖太宗不到百年,其人又是謹嚴的歷史學家,(而且根據司馬光和李燾等宋朝史學家證實,除皇帝和尚未出閣的皇子以外,按照宋代宮廷制度,其他男子是不能夜宿宮廷的,因此太祖崩時唯有宋後在旁,太宗不在宮中,自不可能如僧文瑩《續湘山野錄》所言弒兄),其言當較可信。此說日後也為南宋學者李燾所采,編入《續資治通鑑長編》中。
據司馬光言,宋太祖駕崩,已是四鼓時分,宋皇后派宦官王繼恩召秦王趙德芳入宮,但王繼恩卻往開封府衙門召趙光義,晉王的親信左押衙程德玄已在門口等候。趙光義聞後大驚,說“吾當與家人議之。”王繼恩勸他趕快行動,以防他人捷足先登,趙光義便與王繼恩、程德玄三人於雪地步行進宮。據此,宋太祖死時,太宗當時不在寢殿,不可能“弒兄”。
宋後的初衷,是令德芳入承大統,誰料王繼恩竟然私召晉王光義,出賣宋後,宋後縱然既驚且怒。由此可見宋後之意在德芳,而不在晉王,甚至不在宋太祖趙匡胤的嫡長子趙德昭。皇位傳承的大忌就是廢長立幼,而且當時宋朝不僅沒有完成全國統一,且五代亂世的遺風依舊存在於社會及人們的思想中,加上當時的趙德芳年僅18歲,從未參與過朝中政務,職位也僅僅就是個掛名的“貴州防禦使”,而且還是個庶子(其生母不詳)。可謂,無名無權無人。一生雄才偉略的趙匡胤應不會如此糊塗到拿剛剛建立的宋朝如此冒險。而且,如果真的是宋太祖趙匡胤想傳位給幼子趙德芳,為何只召趙德芳一人進宮?歷代皇帝傳位年少的繼承人時都會召顧命大臣(也稱託孤大臣)交待後事,並囑託他們好好輔佐幼主。然而從宋代至今從沒有史料記載,趙匡胤駕崩之時有召見任何大臣的詔書,也沒有任何大臣進宮的記載。在國家尚未統一之時,就把國家交給一個手中沒有任何權力,沒有任何兵權,從來沒有參與過政務,甚至沒有一個朝中大臣支持的,年僅18歲的皇子,這是哪個皇帝都不會犯的低級錯誤。
另外,當時趙光義只是進宮,尚未繼位,並不是皇帝,在禮法森嚴的封建王朝,只有舉行完登基大典之後,才是帝王,才能被冠以皇帝的稱號,宋代稱“官家”。而宋皇后見到還是晉王的趙光義,全然不顧身後屍骨未寒的丈夫趙匡胤,就馬上就改口稱趙光義為“官家”!不僅不符合禮法,沒有半點身為皇后應有的氣度,甚至有投誠刻意討好之意。如果宋皇后真的是奉趙匡胤遺命召趙德芳進宮,而來的是晉王趙光義的話,宋皇后的第一反應應該是驚訝,從而質疑“為什麼來的是晉王”?而不是遽呼官家。宋皇后的這一舉動,更像是做賊心虛,陰謀被拆穿後的驚慌之下,曲意逢迎,從而祈求活命。
站在宋皇后的立場,如果趙光義登基,那么她僅僅只是皇嫂,而不是太后,不僅身份尷尬,而且禮遇也比太后差的太遠。宋皇后是趙匡胤的繼後,並不是原配,甚至比趙匡胤的嫡長子趙德昭還小几歲,而趙德昭17歲出閣離宮時,宋皇后尚未進宮,可以說二人僅僅是名義上的母子身份,而並沒有多少親情。與趙德昭不同,幼子趙德芳不僅生母不詳,而且比宋皇后小很多,宋皇后進宮時,他才只是個9歲的孩童,而被宋皇后撫養了8年之後,才於開寶八年(趙匡胤駕崩的前一年)年滿17歲出閣離宮。由此可見,本身無子的宋皇后和趙德芳之間是有不錯的母子親情的。因此,在趙匡胤駕崩之時(極有可能是猝死而沒有遺詔的情況下),宋皇后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惜越過宋朝早已確立的皇位繼承人-----晉王開封尹趙光義,和趙匡胤的嫡長子興元尹山南西路節度使趙德昭,而私立貴州防禦使趙德芳。只是宋皇后本人並沒有什麼政治經驗,以為召誰第一個進宮,迅速繼承皇位,就可以造成既定事實。而完全不知道,如果沒有前一任帝王的刻意鋪路----設立多個忠心且德高望重、能力極強的輔政大臣,沒有朝臣的支持,沒有自己的實力,即使成為了皇帝,也很快會被廢甚至被殺掉。
此外,有人認為司馬光的《涑水記聞》里“程德玄可以事先預知將有大事發生,而私自跑到晉王府待命”是趙光義篡位的佐證:“如果不是趙光義集團謀劃了趙匡胤的死亡,程德玄等人如何能事先預知?” 其實,這是古人寫史書,特別是帝王繼位時的一種常見手法,即渲染神秘力量的預知,來增加君權神授,增加帝王天命所歸的色彩。其實除了司馬光《涑水記聞》里程德玄被“神秘力量”告知之外,《續資治通鑑長編》里還記載了另外2處,有關太宗繼位的神秘預言:1)開寶末,上在晉邸,遣親信詣西邊市馬,還,宿要冊湫祠旁,中夕,夢神人語之曰:「晉王已即位矣,汝可倍道還都。」使者至京兆,果聞太祖升遐。2)開寶九年十月壬子(趙匡胤死前一天),太祖命內侍王繼恩就建隆觀設黃籙醮,令守真降神,神言:「天上宮闕已成,玉鏁開。晉王有仁心。」言訖不復降。可見,這只是古人寫書時一種迷信渲染手法而已,就像帝王出生時經常會有紅光、異象等等。
如果真的是“太宗指使的謀殺”,當王繼恩來請太宗入宮的時候,太宗的反映為什麼是“大驚,猶豫不行”而且還在府中很長時間不肯出來。直到王繼恩、程德玄兩人的言語諸如“事久,將為他人有”“便應直前,何待之有?”等更加不可思議的言語;晉王既負有太后、太祖顧命,便是當仁不讓的嗣君之選,何以意識到強敵的存在,唯恐落於他人之後?顯然,太祖駕崩這間事情,對於太宗來說,太過突然,他完全不知道這是不是有人想害他的政權圈套,深夜入宮,可是死罪無疑。如果有人想要謀害趙光義,而假稱趙匡胤已死,召趙光義進宮。如果趙光義貿然聽從而進宮,但事實上趙匡胤安然無恙,加上當時的時間是深夜,按照封建王朝的制度,深夜無詔私自進宮,罪同謀逆,是滅族的大罪!因此,趙光義在根本不知情的情況下才會猶豫。這裡也可以看出,王繼恩根本不是人們想像中的趙光義心腹,趙光義對他說的話是將信將疑,甚至是不信更多一些,於是他才會藉口和家人商議而躲到府里不出來了。當時趙光義府中的家人不過他的妾室(恰逢趙光義的正妻符氏去世沒有多久,而他哥趙匡胤為他定的新夫人李氏還沒有過門)和幾個年幼的兒子(當時長子趙元佐也才10歲),都不是能商議承續大統這種驚天大事的人。可見“與家人商議”不過是趙光義想躲入府中的藉口。
人只有在不確定,不知情的情況下,才會“大驚”才會“猶豫不決”。因此,司馬光在這裡已經表明的很清楚,太宗事先根本不知情,而且當王繼恩告訴他時,他本能是“大驚”“猶疑”,躲如府中打算拖到天亮,宮門開了後再進宮證實。只是,在程德玄和王繼恩的一再催促,一再表示事實的真實性,趙光義才最終決定進宮。
至於日後太宗會對宋皇后各種薄涼,也可以看出趙光義內心對宋皇后的不滿和不屑。在自己兄長猝死的情況下,面對趙匡胤的屍骨未寒,宋皇后就為一己私利,竟不顧整個大宋王朝的命運而想傳位給一個年僅18歲的少年,從而獲得更多的尊榮,甚至是達到操縱幼帝的目的,而謀奪趙家江山,這是身為大宋王朝另一重要締造人的宋太宗趙光義絕不可以容忍的。而且日後宋真宗、宋仁宗繼位後,對宋皇后的評價以及其家族的冷漠態度(完全不是對待皇后家族的態度),就可以得知。
因此,歷代正史《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四庫全書》等,甚至文人筆記《宋論》等都沒有懷疑過宋太宗繼位的合法性,而且不認為是宋太宗弒殺了自己的兄長。所謂的斧聲燭影不過是後代文人,在完全不了解何為“柱斧”的情況下而妄自揣度,而想像出來的謀殺。
其中,《四庫全書》就針對“斧聲燭影”的記載,進行了嚴謹的學術考證,考證文字出於紀昀、戴震、姚鼐、邵晉涵等著名學者之手:“《續錄》中“太宗即位”一條,李燾引入 《長編》,啟千古之論端,程敏政《宋紀受終考》,詆之尤力。然觀其始末,並無指斥逆節之事,特後人誤會其詞,致生疑竇,是非作者本意,未可以為是書病也。”
文字透露兩個信息:
1)自從李燾將“燭影斧聲”引入《長編》,謀殺論才開始出現(啟千古之論端)。也就是說謀殺論至少是南宋孝宗以後才出現的,而宋孝宗距離宋太祖趙匡胤去世已經過去200多年了。而就現存的文獻記錄來看,把“斧聲燭影”認為是謀殺案的出現時間最早是明朝末年(此時距離趙匡胤去世已經過去600多年了!)
2)紀曉嵐等著名清代學者認為“燭影斧聲”整篇文字完全沒有暗示任何弒君的事。而是後人誤會了作者的本意,才搞了個所謂的“疑案”。書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後世評價
“弒兄奪位”說
持此說的人以《續湘山野錄》所載為依據,認為宋太祖是在燭影斧聲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當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靈柩前即位,實難脫弒兄之嫌。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和李逸侯《宋宮十八朝演義》這兩部野史小說都沿襲了上述說法,並加以渲染,增添了許多宋太宗“弒兄”的細節。另一種意見認為,宋太祖的死與宋太宗無關,持此說的人引用司馬光《涑水紀聞》的記載為宋太宗辯解開脫。據《涑水紀聞》記載,宋太祖駕崩後,已是四鼓時分,孝章宋後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趙德芳人宮,但使者卻徑趨開封府召趙光義。趙光義大驚,猶豫不敢前行,經使者催促,才於雪下步行進宮。據此,太祖死時,太宗並不在寢殿,因而不可能“弒兄”。畢沅《續資治通鑑》即力主這一說法。
偶然致死說
近世學術界關於宋太祖的死有多種說法。一是從醫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太祖死於家族遺傳的躁狂憂鬱症。其實,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的記載,宋太祖趙匡胤不僅有酗酒的惡習,而且從開寶八年之後身體急劇下滑。開寶八年甚至出現了趙匡胤打獵時坐不穩馬,而“墜馬”的事件。此事後,趙匡胤不僅斬殺了自己的坐騎,而且從此再不打獵。其次,開寶九年四月,宋太祖趙匡胤出巡洛陽時,經過自己父母的永安陵,痛哭跪拜之餘,竟說出“此生將不復至”(這輩子再也來不了的言辭)。永安陵距離開封不過幾十里,宋代交通最多2日即可到達,而宋太祖趙匡胤卻說出如此喪氣之言,不難想像他的身體已經非常不好了。而且此行中,宋太祖一反五代以來帝王生前不選陵墓的常態,為自己選了陵地。諸多蛛絲馬跡可以看出,此時的趙匡胤已經非常清楚,他將不久於人事。最後《續資治通鑑長編》在開寶九年十月明確記載“上(趙匡胤)不豫”。皇帝一般生很重的病時,才會被稱為‘不豫’。果然,10幾天后,宋太祖趙匡胤駕崩。
趙匡胤死時50歲,對比整個趙宋王朝15帝(最後三個小孩不算),除了生育有問題後來一心養生的宋高宗趙構(活到80歲)之外,趙宋319年,14位皇帝竟然沒有一個活過60歲!50來歲去世的趙宋帝王比比皆是。可見,是當時的醫療水平,趙家的家族遺傳病,以及趙匡胤極其糟糕的生活習慣(瘋狂酗酒)導致其英年早逝。
另有引用清末光緒時期的野史《燼餘錄》認為“太祖與太宗之間有較深的矛盾,但認為“燭影斧聲”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發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際,調戲其寵姬花蕊夫人費氏,被太祖發覺而怒斥之。太宗自知無法取得胞兄諒宥,便下了毒手。” 然而此書各種荒謬不堪,且於歷史相悖的記載,早已被史學界認定為不可信。而且歷史上有無“花蕊夫人”,這個人是不是“費氏”都有爭議。可見這種說法比“斧聲燭影”更不可取。
此外,據吳蔚所著《宋史疑雲》里之考證,“燭影斧聲”之“斧”不指“斧頭”,而是指“紙鎮”,是不可能殺人的。
金匱之盟說
諸多史料記載,在太祖時太后杜氏死前,已立下約定,太祖百年之後由其弟光義繼位,所以太宗繼位並不存在謀權篡位,罷黜反對光義繼位的趙普,擁立光義為“晉王”也可窺見太祖對繼位之人的看法。
據記載,一次太祖和太宗去看杜太后,太后問太祖:“你知道為什麼你可以奪得天下嗎?”太祖說“:是祖宗保佑我啊!”杜太后搖頭說,“那是因為後周的皇帝小,主少國疑,你才得以黃袍加身當上皇帝。所以以後傳位,應該先傳給你的弟弟光義,光義之後傳給光美,然後再讓光美傳位給德昭,這樣我大宋江山才可以永固。”太祖太宗於是叩頭說:“一定遵照母親說的做。”於是,杜太后命趙普起草了盟約,藏於金匱之中。
金匱之盟從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被公之於眾後,被歷代學者、史學界所公認。直到建國以後(公元1949年以後),才有現代學者對金匱之盟提出疑點,認為不符合邏輯。實際上現在人不理解1000年前古人的邏輯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太祖的長子趙德昭已經不是“幼年”了,而且杜太后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趙匡胤什麼時候會去世,怎么知道趙匡胤去世時,趙德昭就一定是幼子呢?”其實,宋之前五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時期,不僅國土四分五裂,而且禮信等傳統道德宣布淪喪,中原王朝更是平均每3年換一個皇帝。杜太后去世時,僅僅是宋朝開國第二年,即建隆二年,那時根本沒有人知道宋朝會統一全國,能成為一個長治久安的朝代。因此杜太后擔憂宋朝重蹈後周的覆轍是完全符合當時現實的。杜太后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長命百歲,江山永固,但是五代的現實是,皇帝善終的很少,而且基本都是王朝第二代就被滅國,滅族,皇帝壽命過40的都不多。面對如此亂世,身為母親的杜太后自然擔心自己的兒孫會重蹈覆轍,落得一個身死國滅的悽慘下場,於是才提出在當時更為合理,且常見的“兄終弟及”。此外,在五代宋初的亂世中,並不是過了18歲,行了冠禮在人們眼中就不是“幼年”了。周世宗柴榮繼位的時候30歲,朝臣依舊以“幼君”呼之,宋太宗趙光義繼位的時候38歲,依舊自稱“幼沖”。畢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特別是身在亂世的國家來說,30來歲的領導人都不算大。因此,杜太后死時年僅10歲的趙德昭(趙匡胤死時,他也才26歲)較之比自己大12歲的叔叔趙光義來說,自然一直是“幼年”。
還有這一說法認為:“《金匱之盟》並不是太宗即位之時就宣告的,而是太宗即位一段時間之後才有趙普道出的。如果此事屬實,太宗、宋皇后應該早就宣告,為何又要等些年再說這事情呢?” 從而懷疑《金匱之盟》是否存在。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裡面已經說的很清楚:《金匱之盟》是杜太后、趙匡胤、趙普三人訂立的,而趙光義並不不情,更不要說當年年僅9歲,還沒有入宮的宋皇后了。而此事機密之極,加上後來趙匡胤猝死,因此,知道《金匱之盟》的只有趙普一個人了。而趙普一直反對“兄終弟及”,因此他一直等到宋太宗在位6年後,即太平興國六年,趙普自己被政敵盧多遜逼的走投無路的時候,不得不依靠皇帝保命的時候,才拿出了《金匱之盟》作為自己東山再起的政治籌碼。直到此時,《金匱之盟》才被共諸於天下。
需要注意的是:杜太后去世於宋建隆二年六月,僅僅一個月後,即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趙匡胤就正式封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為“開封尹”。五代時期的皇室成員,一旦被確立為京城的府尹,也就是想當於皇儲,皇位的繼承人。如後晉少帝石重貴,後周世宗柴榮,在繼位前的實際職位都是“開封尹”。由此可見,杜太后的《金匱之盟》並非空穴來風。
最後,杜太后雖然在史書中素有賢名,但說到底,她也是個母親。歷史上,溺愛幼子,希望長子可以把王位或者皇位傳給弟弟的太后屢見不鮮,如鄭莊公的母親,和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等等。因此,杜太后心存私心,溺愛幼子趙光義,希望二兒子趙匡胤日後能把皇位傳給自己最喜歡的兒子趙光義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宋史》《續資治通鑑》等正史也明確記載了:杜太后“尤愛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