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文明

Gamespot: Game Game

文明
目錄 詞語解釋 其他解釋 社會文明 文明含義 國外釋義 歷史文化 遊戲介紹 唐睿宗年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秘書長 楊凌示範區管委會主任助理 雜誌 長安大學導師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秘書長 楊凌示範區管委會主任助理 雜誌 長安大學導師
[編輯本段]
詞語解釋[/title]【詞語】文明
【讀音】wénmíng 開封鐵塔

【基本釋義】
(1) [civilization; culture]∶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 
例句: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
(2) [civilized]∶指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
(3) [modern]∶舊指具有當時西方色彩的 
例句:文明戲
(4) [bright]∶光明,有文采
例句:天下文明
【詳細解釋】
1.文採光明。《易·乾》:“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孔穎達 疏:“天下文明者,陽氣在田,始生萬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南朝宋鮑照《河清頌》:“泰階既平,洪水既清,大人在上,區宇文明。” 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以文明鴻業,授之元良。”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陶埏》:“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 清鈕琇《觚賸·石言》:“予既喜身親古人未言之見聞,復重慨夫文明之璞一旦割裂而出,天地真蘊,山川元氣,漸至竭耗。”
2.指文采。與“質樸”相對。 唐蘇鶚《蘇氏演義》卷下:“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則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則以青繒為囊,盛印於後也。謂奏劾尚質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
3.謂文德輝耀。《書·舜典》:“濬哲文明,溫恭允塞。” 孔穎達疏:“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宋書·律曆志上》:“是以君子反情以和志,廣樂以成教,故能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 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主上文明,吾輩苟以觀書得罪,不猶愈他咎乎?” 元耶律楚材《繼宋德懋韻》之一:“聖人開運億斯年,睿智文明稟自天。”
4.謂文治教化。 前蜀杜光庭《賀黃雲表》:“柔遠俗以文明,懾凶奴以武略。” 宋司馬光《呈范景仁》詩:“朝家文明所及遠,於今台閣尤蟬聯。” 元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二》:“想見先朝文明之盛,為之慨然。”
5.文教昌明。 漢焦贛《易林·節之頤》:“文明之世,銷鋒鑄鏑。” 前蜀貫休 《寄懷楚和尚》詩:“何得文明代,不為王者師。” 明高明《琵琶記·高堂稱壽》:“抱經濟之奇才,當文明之盛世。” 魯迅 《準風月談·抄靶子》:“ 中國 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國度。”
6.猶明察。《易·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 文王以之。”《後漢書·鄧禹傳》:“ 禹內文明,篤行淳備,事母至孝。”《新唐書·陸亘傳》:“ 亘 文明嚴重,所到以善政稱。”
7.社會發展水平較高、有文化的狀態。 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若因好句不來,遂以俚詞塞責,則走入荒蕪一路,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 清秋瑾《憤時迭前韻》:“文明種子已萌芽,好振精神愛歲華。” 老舍《茶館》第二幕:“這兒現在改了良,文明啦!”
8.新的,現代的。《老殘遊記》第一回:“這等人……只是用幾句文明的辭頭騙幾個錢用用罷了。”
9.合於人道。 郭孝威《福建光復記》:“所有俘虜,我軍仍以文明對待,拘留數時,即遣歸家。”
[編輯本段]
其他解釋[/title]《博弈聖經》中的文明的解釋:文化進程里恩怨遊戲的終結就是文明。
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包涵心性智慧與思想知識;物質文明包涵工藝性文物與無意識文物;在此,我們當讚嘆西方文明的思想知識與無意識文物;但是,東方文明的心性智慧與工藝性文物,卻是人類的生存發展的————基因
一種發自內心用言語表達的感謝,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常掛在嘴邊,也常用於受到別人幫助、得到別人寬容等場面。乃經久不衰的時髦語言!
[編輯本段]
社會文明[/title]社會文明,從簡單點的層次理解就是社會生活的一種邏輯,這種邏輯包括理解生活的基本方式,基本的價值取向和運作社會生活的基本模式。上述三個要素構成一個獨具特色的整體,這就是社會文明。
文明與先進落後沒有關係,不能說城市了就是文明,鄉村了就是野蠻!
[編輯本段]
文明含義[/title]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經濟文化的地區。它的含義有時與文化相同(但在考古學人類學里,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的含義)。文明經常與城市有很密切的聯繫。文明一詞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義。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和睦的生活於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引申後意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
[編輯本段]
國外釋義[/title]人類審美觀念和文化現象的傳承、發展、糅合和分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總稱。是人類開始群居並出現社會分工專業化,人類社會雛形基本形成後開始出現的一種現象。是較為豐富的物質基礎上的產物,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基本屬性。文明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觀念以及不斷進化的人類本性的具體體現。
“文明”一詞在國外辭書中的含義
“文明”一詞,在世界各國出版的辭書中,對其含義的解釋不盡相同。
1961年,法國出版的《法國大拉羅斯百科全書》解釋“文明”一詞為:一指教化;二指一個地區或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精神、藝術、道德和物質生活的總稱。
1973年至1974年,英國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解釋“文明”一詞為:一種先進民族在生活或某一歷史階段中顯示出來的特徵之總和。
1978年,蘇聯出版的《蘇聯大百科全書》認為“文明”一詞的含義指:社會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程度;繼野蠻時代之後社會發展的程度。
1979年,原聯邦德國出版的《大百科詞典》認為“文明”一詞從廣義來說,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風尚,從狹義來說,指社會脫離了人類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後,通過知識和技術形成與起來的物質和社會狀態。
[編輯本段]
歷史文化[/title]1.文明的出現
對於文明出現的判定標準,主要是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城市的出現,可以說城市是文明的發源地。現在一般認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那裡出現的。
文化變遷對於文明的產生有很大的作用。農耕方法的改變,勞動的分化,統治階級,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現以及社會階層的出現都是文明產生的重要特徵。
1.1古代文明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這段時期,就稱做是古代文明時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及流域為發源地。不同的時期往往由不同的文明占據,以地域環境大致分為:
兩河文明:發源於亞洲底格里斯河(Tigris)與幼發拉底河(Euphrates)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文明。兩河文明也是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形成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正式形成於約公元前3500年。當時生活在兩河流域的是蘇美爾人,建立了蘇美爾文明。之後陸續有閃米特人、西臺人、亞述人、波斯人、馬其頓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相繼入侵。兩河流域繼蘇美爾人之後最偉大的文明就是由閃米特人漢穆拉比建立的巴比倫。
尼羅河文明:發源於非洲尼羅河(Nile)流域,又稱古埃及文明,其歷史也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開始了史稱的埃及王朝時期,也就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正式開始。
印度河文明:發源於亞洲印度河恆河(Ganges)流域。文明的開始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最終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
愛琴文明:發源於希臘愛琴海地區,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米諾斯文明發源於歐洲地中海的克里特島(Crete),又稱克里特文明,後被麥錫尼文明所取代。
商文明:發源於亞洲黃河流域的商文明形成於公元前1600年左右。更早(但缺乏考古證據)的夏文明據推測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
奧爾梅克文明:發源於中美洲,形成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
1.2古典時期的文明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這段時期,許多文明進入繁盛時期,通常也被稱做古典時期。
古希臘文明在大約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00年間達到鼎盛,創造了燦爛的古希臘文化。隨著亞歷山大的征服,古典希臘文化被傳到整個地中海地區和中東地區。
古羅馬文明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間達到輝煌,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帝國。
印度文明最繁盛的時期是公元前三世紀前後的孔雀王朝和公元四世紀前後的笈多王朝
瑪雅文明的輝煌時期在大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900年間。
中華文明在大約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間(春秋戰國時代)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在大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漢王朝時期,帝國達到鼎盛。
1.3失落的文明
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些只是傳說中的文明,但依然有很多相信者。
姆大陸文明
亞特蘭蒂斯大陸文明
2.關於文明出現的理論
文明是怎樣出現的?這對於哲學家和人類學家都是很吸引人的課題,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理論來闡述各自的觀點。大部分的觀點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集權的出現是文明存在的起點。因而研究中央集權的出現成為了一個焦點。但是所有的理論都還不能解釋所有文明的起源,它只能適用於部分的文明。
灌溉系統(或者稱為水利系統)
卡爾·威特福格爾使這一理論的最有力的支持者。這種理論認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民認識到洪澇災害雖然會毀壞莊稼,但是也能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因此開始修建水壩。然後用來灌溉農田。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便開始出現了專門負責管理灌溉系統的人。通過這種灌溉系統的集中管理,逐漸發展出最初的統治階層,文明由此產生。但是反對意見認為,當時一些興盛的城市,其灌溉規模很小;如果由國家管理灌溉,考古發掘的資料應該會更多,而實際情況相反。而且文獻中記載,當時的灌溉系統是有神廟管理,而不是政府機構。也有觀點說,灌溉工程是文明發展的結果,而不是起因。
當代人學家,文明學的奠基人張榮寰2001年6月首次提出文明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態的上升直接導致文明的出現,文明是血緣、種族融合與信仰探索的發展結果,人類文明更高的層次應當是在全人類在建設“人格及其生態修養的實踐工程”中:將一個科學的人類學、一個哲學的人類學、一個神學的人類學來求出人存在的某一層面“個性和共性”關係的成果,即更高質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層次、在歷史性層次、在社會性層次、在自我性層次予以貫通後,產生人類共同體文化的結果。文明社會和文明存在是循環的,是循環的生命群體存在,並在人類共同體文化的基礎上達到頂峰。文明社會一直在發展中走向人類社會的高級趨勢,是自然與人類、物性與人性、神與人共通、共一、共榮、共生的發展;是人類幸福(高級文明)只能是人格社會的產物;是新人格,是新生態和諧共進的結果。應當以文明學的研究及其套用來解決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信仰之間、人類之間、人及其環境之間等等發生的所有不幸,因此,必須從人自身及其生態的上升與和諧入手,實現人類文藝復興與人類共同體是邁向人類更高文明的必由之路。
貿易網路
有種理論認為貿易在文明的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在生態多樣化的地區,要獲得稀少的資源,就需要貿易機構來組織貿易,這樣就需要某種中央集權的形式。但是這種理論對於某些文明是正確的,對於另外一些文明卻不正確。
環境與社會的限制
這是羅伯特·卡內羅提出的一種理論。認為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例如山脈、海洋對人類的阻隔,才產生了文明。由於人口增長而沒有擴張的餘地,從而開始爭奪稀少的資源。這樣就導致在內部出現了階級,其中由統治者控制稀少的資源。對於外部就有了擴張的需要,這些都需要有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來嚴密組織。
宗教信仰
這種理論認為宗教信仰對於文明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文明所帶來的問題
文明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衛生問題。還有傳染病的問題。此外不同文明間的衝突以及文明內部的鬥爭使戰爭成為了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在文明內部則還有一個階級之間的衝突問題。
[編輯本段]
遊戲介紹[/title]文明
一款陸地4x遊戲,即Explore/Expand/Exploit/Exterminate,探索/擴張/開發/戰爭。
在遊戲界,文明這兩個字和席德·梅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它的表現內容之廣泛,變化之豐富以及操作之簡便,實為其他遊戲作品難以逾越的高峰。
文明 Civilization
——3.5MB開始一個新世界。
開場白:最始之時,世界無形,虛空到處...
"In the beginning, the world was without form, and void..."
-- from the intro to Civilization I
出版: Microprose
開發: Microprose
日期: 1991
類型: 回合策略 建設
無多人遊戲
資料片:
文明:權力之爭Civilization: Call to Power (其實在文明二之後)
文明:權力之爭二Civilization: Call to Power II
文明二 Civilization II
——文明從這裡流行。
發行信息:
出版: Hasbro Interactive
開發: Microprose
發售日期: 1996
類型: 回合策略 建設
銷量: 超過850,000份
無多人遊戲
媒體評價:
Gamespot: 9.2/10
PC Gamer: 96/100
All Game Guide: 5/5
IGN 史上最佳100個遊戲(最新讀者評出)
資料片:
文明二:多人遊戲金版 Civilization II: Multiplayer Gold Edition
文明二:時間的考驗 Civilization II: Test of Time
席德梅爾的文明三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II
——史上最令人上癮的遊戲之一。
完美怎能被超越? ——發售前文明冬粉的疑問
"How do you improve on perfection?"
發行信息:
出版: Infogrames
開發: Firaxis
類型: 回合策略 建設
發售日期: 10/30/01
無多人遊戲
媒體評價及所獲獎項:
Gamespot: 9.2/10
IGN: 9.3/10
Gamespy: 93/100
PC Gamer: 92/100
2001評論家精選
美國時代周刊
Critic's Pick
2001, Time Magazine
2001年度最佳策略遊戲(以下網站或雜誌評出)
互動科學藝術學院Academy of Interactive Arts and Sciences
Computer Games Magazine
Gamespot.com (單人遊戲獎)
Gamepen
Gamespy.com
Game Revolution
Wargamer.com
資料片:
文明三:玩轉世界Civilization III: Play the World
文明三:征服Civilization III: Conquests
席德梅爾的半人馬阿爾法星 Sid Meier's Alpha Centauri
——宇宙版文明,席德梅爾新的高度。
發行信息:
出版: 電子藝界 Electronic Arts
開發: Firaxis
平台: PC
類型: 回合策略 建設
發售日期: 02/12/98
多人遊戲:多至七玩家 Internet 或LAN.
媒體評價及所獲獎項:
Gamespot: 9.1/10
IGN: 9.5/10
PC Gamer: 98/100 (估計是PC Gamer的最高分了,比Half Life2 96分還高)
Game Pro: 5/5
1999年度最佳回合策略遊戲(以下網站或雜誌評出)
互動科學藝術學院Academy of Interactive Arts and Sciences
Gamespot.com
PC Gamer Magzine
資料片:
席德梅爾的異形交叉火力Sid Meier's Alien Crossfire
文明四 Civilization IV
--一個正在玩《文明4》的玩家停止進行遊戲的唯一原因會是他為了告訴別人這個遊戲有多么的優秀。
發行信息:
出版: 2K Games
開發: Firaxis ESRB
發售日期: 2005年10月
類型: 回合策略 建設
多人遊戲:支持
媒體評價:
Gamespot: 9.4/10
PC Gamer:
All Game Guide: 5/5
資料片:
文明4:戰神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 Warlords (2006年7月)
文明4:超越刀鋒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 Beyond the Sword (2007年7月)
[編輯本段]
唐睿宗年號[/title]文明(684年2月27日—684年10月18日),是唐睿宗李旦第一次在位時所使用的第一個年號,使用時間總計8個月不到。由於該年號使用期間皇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掌握實際大權,所以有些史書把它作為武則天的年號,不過大部分史書還是把它作為唐睿宗的年號。該年號才使用8個月不到(即文明元年九月初五,公元684年10月18日),武則天便以自己的名義發下敕令,改元光宅,並改革官制、旗幟、服色等,“文明”年號隨之廢止。“文明”年號的廢止和“光宅”年號的建立,標誌著一個新的時代——武則天時代正式開始了。
[編輯本段]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秘書長[/title]文明,男,漢族,1951年11月生,廣西南寧人,197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9月參加工作,廣西民族學院中文系中文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高級政工師。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第九屆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秘書長,中共玉林市委書記,玉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1969.09-1972.07 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插隊知青(其間:1970.12- 1971.12參加枝柳鐵路建設大會戰,任連部文書),1972.07-1972.08 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同樂公社農機廠出納,1972.08-1975.08 廣西民族學院中文系中文專業學習,1975.08-1980.05 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文化局創作組組長、文藝隊隊長,1980.05-1982.06 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文化館第一副館長,1982.06-1984.06 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文化局副局長,1984.06-1984.10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1984.10-1990.08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委常委、副縣長,1990.08-1990.11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文化局副局長,1990.11-1993.09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林業局局長、黨組副書記,1993.09-1996.08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委書記,1996.08-2000.07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其間:1998.03-1998.07在中央黨校學習;1997.09-2000.07在廣西大學商學院在職研究生班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2000.07-2001.05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委常委,2001.05-2003.04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副主任、黨組成員,2003.04-2007.04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廳長、黨組書記,2007.04— 中共廣西玉林市委書記,2007.12— 玉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2009.01當選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第九屆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
[編輯本段]
楊凌示範區管委會主任助理[/title]文明, 男,漢族,四川廣安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81年參加工作。1987年畢業於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政治專業。南開大學社會學碩士,復旦大學與日本國立一橋大學聯合培養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後,中組部、團中央2001年度"博士服務團"成員,第九屆全國青聯委員。歷任湖南省祁陽縣農機局技術專乾、祁陽縣上馬公社團委書記、共青團祁陽縣委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長和政協祁陽縣委常委、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陝西利君製藥股份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系我國最後一屆"中日聯合培養"經濟學博士、華東地區第一位企業管理方向出站博士後。曾在日本國立一橋大學和美國俄勒岡大學留學和研修,考察訪問過14個國家和地區。
現任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管委會主任助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長安大學兼職教授等。
協助張宏同志分管招商引資工作。
[編輯本段]
雜誌[/title]文明簡介:“中國人眼中的人文世界”。立足於中國人的視角,詮釋古今中外人類一切文明成果。
文明月談:該欄目由國際、國內廣受尊敬的專家、學者、資深政府人士、社會活動家等撰寫,立意深刻,題材廣泛,體現了《文明》一貫堅持的高品位。
文明隨筆:由各個學科、行業有突出建樹的人士執筆,以輕鬆活潑的筆調,介紹不同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念。
特別策劃:每期由奉獻給讀者的深度人文大餐,多角度展現人類文明的不同形態。
考古:人類古代文明的當代再現,廣泛吸取歷史學、考古學等學科的最新成果,帶您走進那些曾經輝煌的時代。
地理科考:該欄目以各類地理考察、科學探索內容為主,記錄人類對外部世界新的發現與認知。
生物圈:關注與人類共處地球其他物種,探尋生態系統發展變化的軌跡,發現人類與自然界和諧共處的客觀規律。
民族民俗: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反映中國各民族、各地區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及他們極具特點的自身生存狀態。
科技發現:科技成果推動了人類認識自我和外部世界的進程。展示最新科技成就對文明進步的推動。
收藏:各個時代的藏品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經歷漫長歲月,它們背後大都有著多數人不知的故事。
異域人文:介紹世界其他各種文明形態中的重要成就,增進當代不同文明形態之間的了解與和諧共處。
文明紀實:關注當代社會發生的文明演進的不同形態,揭示不同時期人類自身生存狀況的客觀變化。
探索發現:揭開在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發展過程中隱藏的未解之謎,及人類在探索自身與外部世界的最新發現成果。
[編輯本段]
長安大學導師[/title]社會學碩士、經濟學博士、企業管理博士後,第九屆全國青聯委員,中組部、團中央2001“博士服務團”成員,現任長安大學兼職教授。出訪過日本、美國、新加坡、德國、義大利、丹麥、瑞典、芬蘭、韓國等14個國家。
研究領域或方向
現代企業制度、中國東西部經濟文化差異比較、西部開發熱點問題、組織行為學、產業經濟學、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產權改革與經營創新、知識經濟學、企業管理前沿課題、市場行銷最新理論與實踐等。
學術及科研成果
1、《論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的體制根源》,《當代財經》2000年第3期。
2、《論“官僚主導”與日本行政體制改革》,《日本研究集林》2000年第1期。
3、《“利君沙”成為中國馳名品牌的啟示》,先後被《市場行銷導刊》2002年第3期,《陝西經濟》2002年第3期全文刊出。
4、《利君沙成為中國馳名品牌的奧秘》,《中華醫藥報》2002年5月20日,2002年10月23日《經濟日報》。
5、《“利君沙”何以成為中國馳名品牌?》,《調研與決策》2002年12期。
6、《國有企業產權改革要防止三種傾向》,2003年3月《華商報》刊出,2003年3月7日《經濟日報》摘發。
7、《新紀元的第一國策——知識經濟與人才資源》,民主與建設出版社,1999
8、《產業經濟學》國家教育部審定主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已開發國家國有企業經營創新的經驗》,中國言實出版社,2000
10、《中國人才隊伍建設百題》,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