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名伶傳

有感於晚清梨園“英才輩出”,遂為之傳諸於世。 ”李大序稱其“足資文獻之徵,備史乘之采。 其中關於伶人的掌故、逸事,也均可“足資文獻之徵,備史乘之采”。

張次溪著。有感於晚清梨園“英才輩出”,遂為之傳諸於世。“上溯道鹹,迄於近今。”百多年間的名伶,如程長庚、楊隆壽、劉趕三、譚鑫培、時小福、汪桂芬、孫菊仙、陳德霖、時慧寶、王長林、汪笑家、程硯秋、荀慧生等均有傳焉。佟賦敏評論其文稿:“其事傅,其詞約,其評論也精確,其托旨也深遠。”李大序稱其“足資文獻之徵,備史乘之采。”是有道理的。蓋道鹹年間,正是皮黃崛起以後的鼎盛之世。人才輩出,流布全國。通過這些伶人傳,可進一步了解京劇早期孕育成形及長足發展的大概過程。傳中並可看出各家的淵源,師承及流派發展等情況。其中關於伶人的掌故、逸事,也均可“足資文獻之徵,備史乘之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